2019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1.考试形式:笔试、闭卷。
2.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300分。
3.试卷结构与题型:试卷包括Ⅰ、Ⅱ两卷。
第Ⅰ卷为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
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共计140分。
第Ⅱ卷由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和历史、地理学科的选考题组成,共计160分。
试题只涉及单学科的内容,不涉及跨学科综合。
必考题为政治、历史、地理各学科的必修内容。
政治学科还包括年度间重要时事政治;地理学科涉及初中地理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相关内容。
选考内容包括地理、历史两个学科的部分选修模块。
4.分值比例:政治、历史、地理科目各100分。
5.组卷: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的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1、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1、思想性与实践性2、时代性与阶级性3、多样性与共同性2、理想信念的作用:1、人生的精神导向2、人生的精神动力3、人生的精神支柱3、马克思理想信念的特点:1、现实性2、科学性3、崇高性4、健全性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内容:1、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3、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任5、大学生确立理想信念应注意:1、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2、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3、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6、爱国主义最基本内容:1、爱故土2、爱人民3、爱祖国7、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1、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2、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3、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4、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8、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1、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2、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3、是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9、新时期爱国主义特征: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2、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统一3、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统一4、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的统一5、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10、如何成为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1、培育爱国情感,保持民族自尊和自信2、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3、努力学习和工作和贡献履行爱国义务11、人生观的内容:1、人生目的2、人生态度3、人生价值12、人生目的在人生观的核心地位:1、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2、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3、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目标13、大学生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1、是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的要求和期待2、是大学生成长成才你的内在要求3、是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影响的有力武器14、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意义:1、能促进人生目的的达到2、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3、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15、正确把握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和方法:1、是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2、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3、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16、保证身心健康的途径和方法: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3、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3、注重与他人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17、个人与他人交往中应遵循的原则:1、平等2、诚信3、宽容4、互助18、灵活运用交往的方法和艺术:1、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2、注意交往的第一印象3、运用适当的沟通方法19、如何协调好人与社会的关系:1、科学把握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实质2、在社会发展中认识自我,调整和充实自我3、在个人发展中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20、如何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1、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2、需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3、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1、道德的起源:1、起源于“天”的意志、“神”的启示或“上帝”的意志2、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3、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4、人类的道德是动物的合群感和社会本能的简单延续和复杂化你的“自然起源论”22、道德产生的条件:1、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2、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你的客观条件3、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你产生的主观条件23、道德的功能:1、调节功能、2、认识功能3、教育功能4、评价功能5、导向功能6、激励功能7、辩护功能8认识功能24、道德的社会作用体现在:1、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2、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3、是影响社会发展力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4、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交往5、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25、道德发展的规律:1、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不断进步2、有自身发展的相对独立性,道德进步是一个曲折前进的历史过程26、中华民族的美德:1、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2、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3、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4、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5、励志自强,崇高精神境界6、德性修养,重视躬行慎独27、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客观要求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3、为人民服务体现着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2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以集体主义为原则:1、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2、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3、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集体主义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29、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1、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2、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3、强调重视、保障、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觉创造精神30、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一心为公2、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已3、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3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1、是为人之本,成事之基2、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3、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32、“八荣八耻”的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1、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2、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3、以崇高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4、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5、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6、以诚实守信为荣,见利忘义为耻7、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8、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33、如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1、重视荣辱,树立荣辱意识2、明荣辨耻,掌握科学内涵3、趋荣避耻,贵在践行。
34、公民基本道德的(内容)含义:1、爱国守法2、明礼诚信3、团结友善4、勤俭自强5、敬业奉献”35、提出和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意义:1、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2、是对公民道德要求的高度概括3、有利于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
36、公共生活的特点: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3、活动结果的相关性37、公共秩序对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1、有利于社会生活的安定有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2、有利于人们社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3、为人们创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4、体现出人们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的提高,是国家现代化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38、社会公德的含义和特点: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特点:1、基础性2、全民性3、相对稳定性39、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文明上网40、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是什么?):1、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2、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3、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41、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1、规范性和专业性2、可操性和准强制性3、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42、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1、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3、办事公道4、服务群众5、奉献社会43、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1、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2、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貌的重要手段3、是提高从业者素质的重要途径4、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44、培养职业道德素质:1、努力学习,增强职业道德意识2努力锻炼实际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的能力45、爱情的基本特征:1、平等互爱性2、专一排他性3、强烈持久性4纯洁严肃性46、男女恋爱的基本道德包括:1、真诚负责2、平等互尊3、文明相爱47、家庭美德的内容:1、尊老爱幼2、男女平等3、夫妻和睦4、勤俭持家5、邻里团结48、加强美德建设对个体人生的重要意义:(遵守家庭美德的意义是什么?)1、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建立美满温馨的幸福家庭,创造和睦的邻里生活是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2、加强家庭美德修养,认真严肃地对待两性关系,提高个人生活情趣和道德情操,能净化美化心灵,提升人生境界,增进人生价值49、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对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1、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建立稳定和谐的幸福家庭,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2、加强家庭美德建设,提高家庭成员的文明素质,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