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原理l两套试题以及答案(整理) 2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一(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高速柴油机的实际循环接近于 ( D ) A、定压加热循环 B、定容加热循环 C、定温加热循环 D、混和加热循环 2、增加排气提前角会导致 ( C ) A、自由排气损失增加 B、强制排气损失增加 C、提前排气损失增加 D、换气损失增加 3、汽油机早燃的原因是混和气 ( C ) A、自燃 B、被火花塞点燃 C、被炽热表面点燃 D、被废气点燃 4、对自然吸气的四冲程内燃机,提高充气效率的措施中有 ( D ) A、提高进气气流速度 B、加大进气迟闭角 C、提高进气管内压力 D、合理选择进气迟闭角 3 4
转角 C、大于180° 曲轴转角 D、不小于180° 曲轴转角 10、发动机的工况变化取决于其所带动的工作机械的 ( A ) A、运转情况 B、功率情况 C、速度情况 D、传动情况 11、柴油机出现不正常喷射的各种原因中包括 ( C ) A、高压油管过细 B、油管壁面过厚 C、喷油压力过高 D、喷油数量过多
12、描述发动机负荷特性时, 不能 代表负荷的参数是 ( A ) A、转速 B、功率 C、扭矩 D、油门位置 13、汽油机的燃烧过程人为地分为 ( C ) A、5个阶段 B、4个阶段 C、3个阶段 D、2个阶段 14、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 ( C ) 5
A、定压过程 B、定温过程 C、多变过程 D、绝热过程 15、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 D )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 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16、为了评价发动机进、排气过程中所消耗的有用功,引入的参数是 ( A ) A、泵气损失 B、传热损失 C、流动损失 D、机械损失 17、柴油机间接喷射式燃烧室类型中包括下面列出的 ( D ) A、半开式燃烧室 B、开式燃烧室 C、统一室燃烧室 D、预燃室燃烧室 18、发动机的外特性是一种 ( B ) A、负荷特性 B、速度特性 C、调整特性 D、万有特性 19、柴油机的理想喷油规律是 ( B ) 6
A、均匀喷油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 D、先快后慢再快 20、汽油机燃烧特点中包括 ( A ) A、有时缺氧 B、空气过量 C、扩散燃烧 D、喷雾燃烧 21、汽油机的实际循环接近于 ( B ) A、定压加热循环 B、定容加热循环 C、定温加热循环 D、混和加热循环 22、减小排气提前角会导致 ( B ) A、自由排气损失增加 B、强制排气损失增加 C、提前排气损失增加 D、换气损失增加 23、汽油机爆震的原因是混和气 ( A ) A、自燃 B、被火花塞点燃 C、被炽热表面点燃 D、被废气点燃 24、提高柴油机混合气质量的措施中有 ( C ) A、提高进气气流速度 B、加大喷油嘴油 7
孔直径 C、加强缸内空气运动 D、合理选择喷油提前角 25、为了增加流入气缸的新鲜工质数量,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后才关闭气门。 从上止点之间到气门关闭的角度称为 ( D ) A、排气提前角 B、进气提前角 C、排气迟闭角 D、进气迟闭角 26、汽油机的火焰速度是指 ( A ) A、锋面速度 B、点火速度 C、燃烧速度 D、气流速度
27、汽油机混合气形成的过程中, 不使用 的辅助手段是 ( A ) A、大压缩比 B、高压喷射 C、进气运动 D、加热进气道 28、最大压力及其出现时刻用于评价 ( B ) A、着火延迟期 B、速燃期 C、缓燃期 D、后燃期 8
29、四冲程发动机实际的进气过程的持续长度 ( C ) A、小于180° 曲轴转角 B、等于180° 曲轴转角 C、大于180° 曲轴转角 D、不小于180° 曲轴转角 30、汽车发动机的工况变化范围在转速、功率坐标图上是 ( D ) A、一个点 B、一段直线 C、一段曲线 D、一个平面区域 31、汽油机出现的不正常燃烧现象中包括 ( C ) A、气缸内燃烧波动 B、各气缸燃烧不均匀 C、混合气自燃 D、点火提前角偏小 32、描述汽油机速度特性时,表示负荷不变的参数是 ( D ) A、转速 B、功率 C、扭矩 D、油门位置 33、柴油机的燃烧过程人为地分为 ( B ) A、5个阶段 B、4个阶段 C、3个阶段 D、2个阶段 9
34、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 ( C ) A、定压过程 B、定温过程 C、多变过程 D、绝热过程 35、研究发动机的性能时,用指示指标评价实际循环,因为指示指标以 ( C )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B、理论循环的功为基础 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36、为了评价发动机进、排气过程与理论循环的差异,引入的参数是 ( D ) A、泵气损失 B、传热损失 C、流动损失 D、换气损失 37、柴油机直接喷射式燃烧室类型中包括下面列出的 ( A ) A、开式燃烧室 B、火球燃烧室 C、涡流室燃烧室 D、预燃室燃烧室 38、在发动机试验装置中,发动机试验台架的基本设备是 ( C ) A、发动机 B、试验台架 C、测功机 D、测量系统 10
39、汽油机的理想燃烧情况是 ( C ) A、等速燃烧 B、等温燃烧 C、等容燃烧 D、等压燃烧 40、柴油机燃烧特点中包括 ( B ) A、有时缺氧 B、空气过量 C、预混燃烧 D、均质燃烧
二、是非判断题 1、柴油机的压力升高率高于汽油机。 [ √ ]
改正或理由:柴油机的速燃期是多点自燃,燃烧速度快。 2、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中,被冷却水带走的部分比例最大。 [ √ ]
改正或理由:热效率小于50%,因此放热量在总热量的比例大。 3、汽油机表面点火发生在电火花点火之前。 [ × ] 11
改正或理由:汽油机的表面点火与电火花点火无关。 4、充气效率总是小于1的。 [ √ ]
改正或理由:充气效率表示气缸容积的利用效率,最多为100%。 5、在发动机万有特性中,各条曲线存在一些交点。 [ × ]
改正或理由:在发动机万有特性中,各条曲线是没有交点的。 6、柴油机的压缩比高于汽油机。 [ √ ]
改正或理由:柴油机的着火燃烧是柴油的自燃,大压缩比可以提供燃烧需要的温度。 7、机械损失功率中,驱动各种附件部分的比例最大。 [ × ]
改正或理由:机械损失功率中,摩擦损失的比例最大。 8、汽油机爆震发生在电火花点火之前。 [ × ] 12
改正或理由:汽油机爆震是电火花点火之后发生的。 9、发动机热效率总是小于1的。 [ √ ]
改正或理由:燃料燃烧放出的能量不可能全部转换为功。 10、在发动机万有特性的有效燃油消耗率曲线图中,最内层区域的经济性最好。 [ √ ]
改正或理由:万有特性图中的曲线是等值线,而发动机在中等负荷、中等转速时油耗最低。 三、填空题 1、在最高燃烧压力和燃烧温度相同时, 定压加热 循环的热效率最高。 2、对汽车发动机,不仅希望有足够的扭矩,还要求发动机的扭矩随转速下降而增加。为衡量发动机的爬
坡能力和克服短期超载能力,可以用 扭矩储备系数 和适应性系数等指标。 3、同样排量的两种汽油机,若它们功率大小不相同,则说明强化程度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衡量指标是 13
升功率。 4、汽油机热效率比柴油机低的重要原因是汽油机的 压缩比小。 5、柴油机负荷调节方式是通过改变进入气缸的燃油质量来控制混合气的浓度,这种负荷调节方式称为 质调节 。 6、为了降低发动机排气门的热负荷,增压柴油机往往采取扫气的措施。所谓扫气是指进入气缸的新鲜充
量不在气缸中停留,利用 气门重叠,直接从排气门流出。 7、控制进气气流速度不能过高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有
较高的 充气效率 。 8、油束的几何特性可用三个参数描述,即油束射程、喷雾锥角和最大宽度 。 9、汽油机燃烧室基本要求是 面容比小 、结构紧凑;充气效率高;组织适当的气流运动以及 火焰传播距离短。 14
10、在压缩比和加热量相同时, 定容加热循环的热效率最高。 11、每小时耗油量的测量可以用流量法、容积法和 质量法 等。 12、在发动机全部工作转速范围内都起作用的调速器是 全程调速器 。 13、有效功率相同的两种柴油机,若它们的干质量大小不相同,则说明强化程度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衡
量指标是比质量 。 14、汽油机振动比柴油机小的重要原因是汽油机的 压力升高率 小。 15、改变进入气缸的混合气数量来调节汽油机负荷,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量调节 。 16、进气门直径比排气门大的原因是为了保证有较高的 充气效率。 17、油束的微观特性可用油滴平均直径和 均匀度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