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双方协商过程征求职工意见表-优秀word范文 (9页)

【最新】双方协商过程征求职工意见表-优秀word范文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双方协商过程征求职工意见表
篇一: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规程
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规程
按照《工资条例》和人民厅、总工会联合发的内工发(201X)7号《内蒙古自
治区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资规程》(简称,《规程》,下同)规定,开展工资
集体协商工作规程如下。

第一步成立组织机构
为了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集体协商,应成立工资集体协商领导小组,负责集体协商的组织领导工作。

组长有企业党组织或行政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有工会主席担任。

成员有企
业相关部门和工会工作人员组成。

第二步推选工资集体协商代表
1、基本条件及人数
工资集体协商代表是指按照法定程序产生,有权代表本方利益进行工资集体协
商的人员。

协商代表一般应在本企业连续工资满一年以上。

具备:懂法律、制
政策、会维权、善协商、有激情。

工会工作人员不得担任企业法的协商代表;
企业负责人、出资人、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不得担任职工方的协商代表。

双方代表不得互相兼任。

双方代表人数按照对等原则确定,一般每方3至9人。

女职工和少数民族职工较多的企业,职工协商代表应当有女
职工和少数民族职工的代表。

具体人数根据情况和实际需要,由双方协商确定。

2、工资集体协商代表产生
职工方资格认定:提名(推荐)一职代会确认一资格认定一公告
(1)职工方协商代表有企业工会提名推荐,经职工代表
大会确认。

也可以由工会组织职工推选,经公告产生;尚未建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须经半数以上职工同样,按《规程》进行资格认定。

在选举、确定协商代表的同时,可以多选1至2人走位后补协商代表。

(2)企业方协商代表有企业法定代表人确定。

(3)双方协商代表一经产生,应当向去啊你职工公告。

并填写《协商代表基本情况登记表》存档。

(4)已签订综合集体合同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职工
方代表可以由集体合同的协商代表担任,也可以按本规程规定重新确定。

首先代表
双方各确定一名首席协商代表,负责工资集体协商有关工作,轮流担任协商会议主席,并对协商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

(1)职工方首席代表有工会主席或由其书面委托的职工
方其他协商代表担任。

工会主席空缺的,首席代表可
由工会主要负责人担任。

(2)企业方首席代表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由其书面委托
的企业方其他协商代表担任。

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协商代表
1、职工方代表由区域,行业工会联合会或行业工会提名,经区域、行业职工代表大会通过;未建立职工代表大会的,由区域工会联合会或行业工会选派并经公示后产生。

2、企业方代表由企业代表组织的成员企业民主推举并经公示后产生,或者由区域、行业的企业代表组织选派并经公示后产生。

首席代表
职工方首席代表由职工方协商代表民主推举产生,或由区域工会联合会、行业工会主席担任,也可由上级工会选派。

企业方首席协商代表由企业方协商代表民主推举产生,也可由上级企业代表组织选派。

工资集体协商代表的职责与权力
《工资条例》第十五条工资集体协商代表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参加工资集体协商;
(二)接受本方人员询问,及时向本方人员公布协商情况
并征求意见;
(三)提供与工资集体协商有关的情况和资料;
(四)代表本方参加工资集体协商争议的处理;
(五)监督工资集体合同的履行;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六条协商代表当保守企业商业机密,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工作秩序,不得采取威胁、欺骗等方式干扰工资集体协商。

第十七条企业应当为职工协商代表履行职责提供必要的工作时间和条件。

职工协商代表团因履行职责占用劳动时间的,视为提供了正常的劳动,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福利等待遇不受影响。

第十八条协商代表因故不能履行职责的,其所在方应当按照程序及时更换,并通知对方。

先协商代表培训
按照《规程》规定,上级工会对基层工会协商代表负有教育的职责,必要时提
供相应的保护措施。

培训内容:
1、学习和掌握《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发》《集体合同
条例》、《工资集体协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为集体协商
提供法律支撑。

2、学习掌握准备的资料和相应的基础知识。

3、熟悉掌握《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基本内容、程序、操作规程等所需的基
本知识。

4、工资集体协商的谈判策略与技巧。

第三步协商准备
1、准备协商资料。

双方协商代表在协商前应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
和政策,了解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发布的最低工资标准、企业工资指导线、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