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功力,无疑也成为当时品牌商入驻的核心抓手之一。
更名拉开供销元年(2013.1-6)
2013年伊始,淘宝分销平台正式更名为天猫供销平台()。
分销到供销,简单一字之差,对平台来说就是一场变革。
供销平台是一个贯穿B、C两大市场的电子商务供应链协作平台,从先前的前端采购市场,退居到实实在在的后端支撑平台;平台是以品牌商(供应商)为核心主体,同时面对分销商的双边市场,协同品牌商搭建“线上、线下”两张网。
天猫供销的成立,意味着品牌商全渠道运营之路正式打响。
在329供销平台的年会上,平台提出了“从单店到全渠道”的全新电商运营概念和“1 N n”全渠道运营模式,(即品牌(1)主导下的,天猫多店(N:旗舰店专卖店专营店)、淘宝多店(n:分销卖家))到会的品牌商、供应商、分销商眼前为之一亮,颠覆了他们一直以来上淘宝、天猫开店的看法,迅速被品牌商们所认可,对于他们而言这种模式相对更为熟悉。
品牌专注于品牌建设和产品建设,在保持与消费者接触的同时,让熟悉互联网零售的渠道终端(淘宝卖家-分销商)去实现终端零售;品牌通过数据化的工具参与到整个市场的建设和调控。
329年会后,从传统企业中的知名品牌到外贸工厂,纷纷想争先挤入这个行列。
然而,现实的问题出现了,入驻平台的品牌虽然很多但是真正把全渠道业务开展起来却屈指可数。
在品牌商(供应商)认知此事复杂性的同时,平台也在思考,对策在哪里?1)基础建设薄弱,工具建设势在必行。
品牌渠道中心的上线,对平台和商家来说无疑是一剂强行针,渠道关系的盘点、全景数据的透视,为品牌商们做业务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2)内部开始梳理原有客户体系,与核心客户相互分享,业务共创。
小熊、韩都衣舍、苏泊尔、361°、九牧纷纷脱颖而出。
3)平台“开放”战略,搭建全渠道运营生态圈,通过外部服务商的力量来培养更多的品牌客户开展业务。
渠道托管服务商被全新提出,“又一城”“富润”“维富友”“宝尊”等都成为了首批渠道托管淘拍档。
供销攻坚战,百亿悄然而至(2013.6-至今)
2013过半,随着阿里集团组织架构的调整,天猫供销平台也归属到集团,对平台规则、平台接待流程、自助操作后台系统及运营工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到这个点上,集团内部寻求合作的部门也越来越多,农业、图书、汽车甚至社会责任的壹基金都主动上门“求亲”。
内、外需求的膨胀,平台下一步该如何走扎实?这次平台不仅仅只是聚焦核心客户,而是希望通过客户沉淀来服务大多数的品牌商(供应商)。
举措之一,平台运营团队加强,独立出分销商运营团队和渠道营销团队;新增产品运营团队,做好产品与客户的连结与互动;产品团队清晰规划,产品经理与业务捆绑更紧密。
变阵后的供销团队紧紧围绕“突破、聚焦、成效”三个关键词。
举措之二,520新规上线保证金的推出,加强了对供应商资质的管控,坚定要的就是有资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