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工岗位培训课堂培训大纲与辅导教材(泥浆工)长庆钻井职工培训中心青工岗位培训课堂培训大纲与辅导教材(2008年度)项目部(专业公司)基层队(站)泥浆工青工岗位培训课堂钻井泥浆工培训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开课单位:川庆钻探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钻井队。
施教对象:钻井队在岗泥浆工。
适用性质:岗位专业知识补充、技能提高培训。
考核方式:理论专业知识采取综合闭卷考试(每月至少1次);操作技能采取现场单项考评。
通过月考、季赛、年总结等重要环节的综合考评,产生月度、季度、年度岗位明星。
总学时:170课时。
选用教材:职业技能培训教程与鉴定试题集石油钻井泥浆工自编教材:青工岗位培训课题辅导教材钻井施工作业文件警示教材参考教材:钻机操作维护手册井控技术井控设备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教学目标(一)性质:钻井液技术知识涵盖面广泛、内容庞杂,是系多门学科于一体的完整体系。
钻井技术既涉及石油地质知识,又涉及到机械设备维护检修技能,还与井下复杂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受着操作者本人的生产经验影响。
其综合技能既来源于系统性、层次性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又少不了操作者日积月累的现场生产经验。
石油钻井液工的技能培训,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短期行为,是长期坚持不懈的系统性学习,是随着岗位的需求而不断进行补差的日常学习行为。
(二)任务:本大纲针对钻井队岗位员工技能现状、人员结构,结合岗位要求,突出岗位应知应会,制定了岗位标准,使岗位员工参照标准寻找自身技能差距,开展日常的知识、技能培训学习活动。
从而夯实岗位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最终实现岗位与岗位员工的专业知识、综合技能及素质相吻合的局面。
(三)教学目标:通过岗位系统培训,使钻井队泥浆工有计划、有步骤地掌握岗位应知内容和应会技能,夯实岗位基础知识,逐步提升安全生产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经过一完整周期的培训学习,使泥浆工能够增强安全生产意识;熟知、岗位职责、巡回检查及岗位交接班、岗位负责制内容并自觉认真履行;熟练掌握钻井液性能、仪器使用和维护;掌握不同工况下的钻井液调整技术;掌握各种井下复杂及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经过技能等级考核,最终达到钻井泥浆工中级工水平。
三、培训内容和基本要求及课时分配:四、大纲说明及其他教学环节安排本大纲适用于石油钻井泥浆工岗位日常培训学习。
根据岗位培训大纲要求,结合生产形势,利用生产现场或生产间隙,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季度、年度培训任务。
培训过程,以辅导教师和岗位青工每月一次双向考核为手段,促进培训任务如期完成、有效完成。
培训中心将以巡回辅导、检查的形式,阶段性进行综合考核。
五、教学建议培训过程,以生产现场为课堂,以现场设备、工具为教具,在工作实践中贯穿学习活动;培训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具体内容以岗位要求为标准,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补差学习;个性问题以自学为主,兼职教师辅导为辅;共性问题以组织探讨、交流、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等方式进行;对于生产中出现的新疑难及条件限制等因素造成现场上不便解决的难题,以电话咨询或参加岗位轮训培训班的方式,逐步解决生产中的各类问题,最终实现建设一支安全、高效、优质生产的钻井队伍。
六、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因石油钻井的综合性和特殊性,涉及到了钻井地质、钻井液技术、柴油机、机械设备、井下复杂与事故等较多的专业知识。
一个合格的石油钻井液技术工作人员,在熟练掌握钻井专业知识、技能外,还必须掌握较系统的相关知识,才能满足岗位复杂性的需要。
为此,在编写岗位辅导教材时,参考了诸多的专业知识资料,针对岗位的不同层次,使培训内容尽可能的贴近岗位实际,以满足生产岗位对岗位员工的知识、技能的要求。
本大纲制定:长庆钻井职工培训中心技能培训站执笔人:杨辉审定人:田金江青工岗位培训课堂学习辅导材料(钻井泥浆工岗位)钻井职工培训中心一、钻井泥浆工岗位基本职责负责对钻井液性能的日常维护,使其符合设计和井下要求,确保井下安全正常。
二、钻井泥浆工应知理论知识一)钻井液基础知识和相关概念1.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又称高聚物,是由许多简单的结构单元以共价键重复结合而成的;构成高分子的基本结构单元称为链节;组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一个分子链节的数目称为聚合度;能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低分子原料叫做单体。
单体的基本构成,通常具有不饱和键。
例如:烯烃:乙烯、丙稀。
炔烃:乙炔、丙炔。
聚乙烯:{C2H4}n1.1高分子化合物的聚合反应由一种或几种单体聚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称为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又可分为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两种。
1.1.1加聚反应:由不饱和的低分子化合物相互加成或由环状化合物开环相互连接而成的反应叫加聚反应。
该反应的特点是反应过程中没有低分子化合物的产生,聚合物的基本结构单元和单体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链节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倍。
由同种单体进行的聚合反应称为均聚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进行的聚合反应称为共聚反应。
1.1.2缩聚反应:缩聚反应是由相同或不同的低分子化合物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反应特点是反应过程中同时产生某些小分子物质,参加反应的单体分子内至少具有两个以上能够相互作用的官能团,所得的高聚物的组成与原料单体的组成不同。
1.2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1.2.1根据来源分类,可将其分为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两大类。
例如:树脂、橡胶,是属于天然高分子聚合物;酚醛树脂、聚丙烯酸钾是合成高分子聚合物。
1.2.2按高分子主链的结构分类,可将其分为碳链高分子、杂链高分子、元素有机高分子和无机高分子四大类。
1.2.3根据工艺性质分类,可将其分为塑料、橡胶、纤维三大类。
1.2.4根据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类型分类,可将其分为加聚物和缩聚物两类。
高分子化合物的命名主要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习惯上用俗名;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常根据原料名称和制备方法命名,例如:加聚反应制得的高分子化合物大多在原料名称前加“聚”字,由缩聚反应制得的高聚物则通常在原料名称后加“树脂”二字,加聚物在制成成品之前也常用“树脂”称呼;此外,聚合物还有商品名称。
1.3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1.3.1具有很大的相对分子量,一般在103~107。
1.3.2具有多分散性。
指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组成成分相同而相对分子量和结构各异的特性。
1.3.3高分子链的柔顺性。
指高分子链中单键的内旋转性。
1.3.4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形态。
从几何观点来看,高分子化合物有直链型(线型)、支链型和体型三种。
线型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链呈线状长链,常呈卷曲状态,主链上可连有取代基,在适当的溶剂中可以溶胀并能溶解,具有弹性和塑性。
支链型高聚物可看成是带有与主链结构基本相同的支链的线型分子,支链的长短和数量可以不同,甚至支链上还有支链,性能较线型差。
体型高聚物是在线型或支链型分子间存在化学键、具有空间网状结构的高聚物,几乎没有柔顺性,脆性打,没有弹性和塑性,不溶于任何溶剂。
2.胶体化学基础知识2.1分散体系的概念及胶体性质2.1.1分散体系及其有关性质⑴分散体系: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成微小的质点而分布于另一种物质中,这类体系称为分散体系。
例如:一杯清水,投入一定量的粘土,搅拌后,变为浑浊液,则浑浊液是粘土颗粒分散在水中的分散体系。
胶体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颗粒分散体系。
⑵分散质及分散剂: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质;分散其他物质的介质称为分散介质,又称为分散剂。
例如在纯水中投入粘土后形成的浑浊液中,水是分散剂,粘土是分散质。
⑶相和相界面:所谓相,是指那些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完全相同的均质部分。
体系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称为多相体系。
相标志着物质的存在形式和性质的差别。
例如:00C时冰水体系中的水和冰,是一种物质的两种存在形式,所以,我们称冰和水为两个不同的相;又如油水体系中的水和油,虽然都是以液体形式存在,但二者的性质不同,故油和水也是两个不同的相。
钻井液中,主要是粘土分散在水中形成的分散体系,粘土以固体颗粒形式分散在液态水中,两者状态、性质完全不同,所以是两个相的多相体系。
相界面,是相与相之间的接触面。
如果相互接触的两相中,一相为气体,这样的相界面又称为“表面”。
液体与固相之间的分界面称为“界面”。
目前,“表面”与“界面”两个概念通用。
凡是发生在相界面上的物理化学现象都称为表(界)面现象。
⑷分散度和比表面:分散度是某一相分散程度的量,通常用分散相颗粒(或滴液)平均直径或长度的倒数来表示。
⑸分散体系的分类:按分散度不同,可将分散体系分为细分散体系和粗分散体系。
胶体实际上是细分散体系,其分散相的比表面≥104 m2,其颗粒长度在1至1之间。
悬浮体、泡沫等则属于粗分散体系。
2.2溶胶及其性质2.2.1溶胶: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直径为10-9~10-7m的颗粒范围分散在另一种互不相溶的分散介质中形成的比较均匀、比较稳定的多相体系,称为溶胶。
一般将溶胶分为亲液的和憎液的两种。
亲液溶胶指分散相和分散介质之间有较好的亲和能力和很强的溶剂化作用,它与普通的真溶液一样,是热力化学稳定体系。
憎液溶胶是指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之间亲和力较弱,有明显的相界面,它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这里重点学习憎液溶胶。
2.2.2溶胶的制备和纯化:溶胶的制备通常有两个途径:一是分散法,将大块分散相物质分散成小颗粒,其颗粒大小落在溶胶范围内,使它分散在液体介质中;二是凝聚法,即由小分子或离子凝聚成分散相。
从化学反应所得到的溶胶都带有电解质,而电解质的浓度过高会影响溶胶的稳定性,要使溶胶稳定,必须纯化。
溶胶的纯化要用半透膜进行透析,不能用一般过滤方法除去电解质。
因为滤纸的最小孔径为1,溶胶粒子能顺利通过,故必须用孔径更小的半透膜,才能阻止溶胶粒子通过。
用半透膜提纯溶胶的方法,叫透析。
2.2.3溶胶的性质:⑴运动性质⑵光学性质⑶电学性质电泳、电渗、流动电位、沉降电位2.3溶胶粒子表面带电核的主要来源⑴电离作用⑵晶格取代作用⑶离子吸附作用⑷未饱和价键3.粘土矿物基础知识3.1粘土矿物3.1.1粘土矿物的组成:粘土矿物颗粒一般很细,约在1~5。
大多数是结晶质,具有层状结构,表现出片状或板状形态,少数为链状结构、纤维状或棒状形态。
有不定量的化学元素,主要是铝()、硅()、氧(O)、氢(H),少量的镁()、铁()、钠()、钾(K)等。
3.1.2粘土的分类:据粘土中矿物含量的不同大体分为三类:⑴高岭石粘土⑵微晶高岭石粘土:也成蒙脱石、膨润土、胶岭土,主要由微晶高岭石粘土组成。
⑶伊利石粘土3.2粘土的化学成分核结构3.2.1粘土的化学性质:主要有二氧化硅(2)、三氧化二铝(2O3)和水,还有氧化铁(2O3)、氧化钠(2O)、氧化钾(K2O)、氧化镁()、氧化钙()等。
3.2.2粘土矿物的基本结构:⑴四面体:由4+在中心,O2-在四周构成的立体几何图形,又称四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