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4057号提案内容及办理复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4057号提案内容2012-02-24案由:关于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提案提案人:李玉光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工业信息部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银监会、财政部办理主题词:知识产权企业近年来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深入推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有了显著增强。
但中小企业在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方面还面临着不少困难与问题,其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仍不能适应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一是企业运用知识产权的意识和能力仍然不足。
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中提出专利申请的仅有5.9%。
二是专业人才的规模、水平和结构滞后于发展需要。
大多数企业反映知识产权人才非常缺乏,遇到海外诉讼只能请海外律师团队。
三是公共管理和服务能力仍然薄弱。
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职能分散、人员短缺,影响了管理和服务的效能,制约了综合、高效的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四是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尚待优化。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仍然不够,效率不高。
企业往往“赢了官司输了钱”,甚至“输了市场”,挫伤了企业创新和维权积极性。
总体上看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正处在由政府引导、企业被动接受向企业主动、积极探索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实现创新发展的转变阶段。
一些走在前面的企业,有效运用知识产权促进了企业发展,企业对知识产权重要作用认识越来越深刻。
企业发展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指导和引导,需要政府继续加强知识产权基础性工作。
随着创新型企业的不断涌现,企业对国际竞争的参与度不断提高,部分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对高水平知识产权公共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日益强烈的要求。
这就需要我们从提升知识产权公共管理和服务的水平入手,不断拓展管理和服务领域,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发展的环境。
一方面满足企业日益迫切的普遍性需要,引导更多企业向创新发展的方向上升级转型;另一方面又要切实改善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所需要的高端人才、深加工信息等重要基础性条件;还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创新型企业的快速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一、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力度,拓展服务领域,引导企业、科研院所等主体参与基本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发特色服务平台。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平台建设,鼓励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服务。
鼓励中小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水平,增强创新能力。
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二、切实提升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水平。
请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税收优惠、风险补偿和奖励等政策,引导各类担保机构积极为中小企业创新、知识产权产业化提供服务。
大力推进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加强和改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投融资服务。
探索建立集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中介服务、仲裁调解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层知识产权组织,建立知识产权巡回审判法庭,面向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培育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引导和帮助企业建立行业自律组织和知识产权同盟。
设立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基金。
三、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
政府相关部门应着力建立一批重点知识产权学科点。
推动建立一批人才培养基地,以培养更多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
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专业技术职称制度。
建立面向企业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创新人才激励机制,鼓励中小企业加大知识产权人才培养。
4057号提案复文2012-02-2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年8月29日以工信提案〔2011〕72号文函复:李玉光委员:您提出的《关于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提案》收悉。
经商知识产权局、银监会、财政部,现答复如下:非常赞同您对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由政府引导、企业被动接受到企业主动、积极探索运用转变的判断。
您的建议抓住了当前影响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水平提升的关键。
我国工业法人企业中,小、微型企业占90%以上,它们既是企业中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体。
但这些企业受规模影响,在获取信息、技术、资金、人才等创新资源方面处于市场弱势地位。
因此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对于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在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方面,我们与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共同推动开展了一些工作。
一、关于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1.加强政策引导。
为营造环境、促进中小企业提高信息技术运用水平,2008年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强化服务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意见》(发改企业〔2008〕647号),明确提出了“支持行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扶持基础性信息资源平台建设,推进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形成宽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信息服务体系”、“鼓励公共技术平台利用信息技术,为中小企业开展‘专、精、特、新’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提供服务”等要求。
2.加大资金扶持。
中央财政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作为支持重点。
一是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中增设公共技术服务业务补助资金,鼓励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创新资源共享、技术转移等服务。
二是采取投资补助方式,支持在中小企业集聚的区域和行业建设公共服务平台,2007—2010年安排资金5亿元,带动社会投资建设了238家公共服务平台。
20余个省级财政通过资金支持,推动建立了1481个公共服务平台。
这批平台在提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推广、产学研合作、技术人才培养以及国内外行业技术和市场信息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为解决中小企业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能力与资源不足问题,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5亿元,支持10个省、市用三年时间,统筹规划建设省服务平台与所辖主要城市和重点产业集群服务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促进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各公共服务平台间的协同服务水平和整体服务能力。
3.加强工作推动。
2005年以来我们组织实施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
一是通过加强服务,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
金融危机以来,针对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我们推动实施了以提升管理水平为重点的中小企业健康成长计划和育林计划,以提升市场开拓能力为重点的电子商务服务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特别行动计划,以探索解决微型企业融资问题为重点的电子商务信用之星计划等,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二是推动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
提供行业内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服务,集成软件开发商、设备供应商和电信运营商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加大推广宣传,并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开展“一揽子”服务。
三是树立试点示范。
组织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典型案例解读与专家点评,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参考。
引导地方树立信息化示范企业、信息化服务示范单位等,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开展。
4.加强信息服务。
一是加大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到目前为止,该系统已经由一个国家总站迅速扩展到全国47个省市分站、949个二级分站。
服务功能由政务信息扩大到创业辅导、大学生网上招聘、银河培训、中小企业国际博览会、专精特新产品介绍、管理咨询等各个方面。
二是推动建立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立了覆盖全国的300家信息化辅导站,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咨询诊断、建设方案设计、免费软件试用、人员培训、信息化实施等“一揽子”、“交钥匙”式服务。
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连续12年举办重点技术领域专利态势分析与发布活动,指导企业合理运用专利资源,做好专利分析与预警。
知识产权局已完成“国家知识产权基础信息资源和服务系统”和“国家重点发展产业专利信息及技术运用转化平台”重大信息化工程项目规划。
2009年发布了《全国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确立了建设1个国家专利数据中心、5个区域和47个地方专利信息服务中心的三级专利信息服务体系框架。
2010年已确定了5个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为47个地方专利信息服务中心配备了世界主要国家专利数据库、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工具以及硬件设备。
二、关于切实提升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水平1.关于出台政策,引导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创新和知识产权产业化服务。
中央财政自2006年起已实施相应的鼓励政策,采取业务补助、保费补助及资本金投入等方式,支持信用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增强业务能力,扩大中小企业担保业务,降低收费标准。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进一步强调“落实好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准备金提取和贷偿损失税前扣除的政策”。
2010年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10〕72号),明确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的支持重点、支持方式等内容。
银监会构建了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行业规范制度。
2.关于加强和改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加大了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工作力度。
一是试点推动。
2008年年底知识产权局先后分三批在北京等12个省的16个地区开展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地方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及中介机构作用,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采取知识产权质押、出资入股等方式拓展融资渠道。
二是政策引导。
2009年银监会、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鼓励各银行采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多种方式,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2010年财政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与评估管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知》(财企〔2010〕199号),要求各有关部门指导和支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多种模式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扩大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
鼓励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以自主知识产权质押的贷款项目予以优先支持。
同时明确要“充分利用国家财政现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政策,对担保机构开展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业务给予支持”。
三是完善配套措施。
2008年知识产权局会同财政部指导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出台了《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和《专利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对规范注册资产评估师开展无形资产评估业务,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是开展专题调研。
为加大政策推进力度,2010年银监会与知识产权局等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专题调研,根据我国现阶段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已初步形成了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指导意见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