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大《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业及试题

电大《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业及试题

电大《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业及试题作业一一单选1. 素质的调节者是(C )A. 身体素质B. 心理素质C. 养成素质D. 科学素质2. 政治思想素质的前提是(D)。

A.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B. 爱国主义C. 社会主义信念D. 爱国意识3.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政治思想素质的(C )。

A. 根本B. 基础C. 核心D. 前提4. 集体主义观念是政治思想素质的(A )。

A. 基础B. 中介C. 核心D. 调节者5.养成素质是其他素质(D )A. 基础B. 核心C. 中介D. 调节者6. 社会主义信念是政治思想素质的(A )。

A. 根本B. 基础C. 核心D. 前提7. 素质教育的发展性特征是指(A )A. 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B. 科学素质的发展C. 心理素质的发展D. 文化素质的积淀8. 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相结合是我国的基本(C )。

A. 方针B. 政策C. 治国方略D. 法律前提9. (A)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阶级内容和一定的个性色彩。

A. 政治思想素质B. 心理素质C. 养成素质D. 科学素质10. 政治思想素质的核心是(C)。

A. 科学发展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D. 邓小平理论11. 素质的基础是(A)A. 身体素质B. 心理素质C. 养成素质D. 科学素质二.多选1.集体主义道德观的内容:(ABCD )A. 关心集体B. 刻苦学习C. 遵纪守法D. 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2.素质的类别主要有三类:(ABC )A. 身体素质B. 心理素质C. 养成素质D. 文化素质3.素质教育的要义(ABC)A. 面向全体学生B.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C. 让学生主动发展D. 面向全体公民4.素质的主要特征是(ABCDEF )。

A. 遗传性与习得性B. 群体性与个体性C. 自然性与社会性D. 内潜性与外显性E. 稳固性与可塑性F. 整体性与个别性5.下列哪些属于养成素质(ABCD )A. 文化素质B. 科学素质C. 道德素质D. 政治素质6.集体主义的基本内容是:(ABC)A. 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B. 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有机结合C. 坚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D. 坚持集体利益服从个人利益三判断1.把智育或德育放在首位,都是不科学的。

V2.集体主义观念是政治思想素质的基础。

V3.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基础,没有知识就不可能形成能力。

V4.身体素质是其他素质的基础。

V5.素质教育不是消除差异。

V6.社会主义信念是政治思想素质的根本。

V7.爱国意识是政治思想素质的根本。

X8.群体具有共同素质。

V9.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的中介或核心。

V10.素质教育就是消除个性差异。

X11.政治关系集中地、直接地反映阶级之间的利害冲突,为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

V12.政治思想素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阶级内容和一定的个性色彩。

V13.集体主义观念是政治思想素质的的核心。

X14.在教育中德育是首位的。

X15.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政治思想素质的核心。

V四简答1.简答大学生政治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答: 1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2 坚信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核心力量。

3 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

2.什么是素质教育?答: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途径,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 简述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

知识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或内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一种主观反映。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有知识,就没有人类的一切。

知识也是形成人的素质和能力的阶梯或载体,没有知识,人的素质和能力就没有必要的基础。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扎实的知识功底、广博的知识视野和合理的知识结构都是教育所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

人的素质是指构成人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规定性,即人的各种属性在现实的人个体、群体和类身上的具体实现以及它们所达到的质量和水准,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具备的主体条件。

人的素质的规定根源于我们对人性的理解与界定。

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长期内化的过程,其中主要是知识的升华与内化。

能力,通常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

作业二一单选1.(A)主要是规范公民与职业的道德关系。

A. 敬业B. 奉献C. 团结D. 诚信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倡导的首要规范是(A)A. 爱岗敬业B. 诚实守信 C. 利润第一 D. 互相支持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提倡(A)的人生态度。

A. 艰苦奋斗 B. 崇尚节俭C. 努力奋斗 D. 责任感4.实事求是的“实事”是指(A)。

A. 客观存在着的事物 B. 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 C. 研究D. 真相5.(B)是对公民个人提出来的道德要求。

A. 敬业 B. 勤俭C. 团结 D. 诚信6.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础是(D) A. 是非 B. 公平C. 爱D. 责任感7.(B )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职业活动中人们相互联系的道义凭借。

A. 爱岗敬业 B. 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 奉献社会8.道德的内核是(A ) A. 责任感 B. 爱C. 同情心D. 廉耻心二多选1.文化素质的基本构成因素有(ABCDE )。

A. 文化知识B. 文化经验C. 文化智能D. 文化应用能力E. 创造发明能力2.科学素养的基本内容(ABCD )A. 对科学的态度和感情B. 对科学知识拥有的水平和结构C. 科学的思维方法D. 科学的生活习惯3.文化的核心是(ABC )。

A. 价值观B. 道德观C. 人生观D. 哲学4.《全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了我国基本道德规范(ABCDE )。

A. 爱国守法田B. 勤俭自强C. 团结友善D. 敬业奉献E. 明礼诚信5.人类知识包括(ABC )。

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哲学D. 思维科学6.下列哪些是文明礼貌的内容(ABCD )。

A. 尊重他人B. 守时守约C. 说话和气D. 相互礼让7.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ABCD )A. 思维方式教育B. 审美情趣教育C. 创新精神培育D. 人格意识培育8.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ABCD )A. 恪尽职守B. 兢兢业业 C. 精益求精D. 视责任为生命三判断1.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民族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文化。

V2.守法主要规范公民与社会的道德关系。

X3.科学精神之本是实事求是。

V4.人文精神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精神。

V5.科学是人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V6.道德修养是培养良好品德的决定因素。

V7.物质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V8.科学素质是指人们从事科学活动所具有的素养、品质和智能的总和。

V9.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倡导的首要规范。

X10.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V11.教育发展程度一般地决定着该国国民总体的文化素质。

V12.道德素质是指人类主体认识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水平,以及用以处理相互关系的实际能力的总和。

V13.提高科学素质的重点是弘扬科学精神。

V14.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起作用的。

V15.人文精神是历史的产物。

V四简答1.发展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要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绝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

2、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

3、要高度重视信息网络文化对先进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4、要切实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

2.简述道德和法律的联系和区别。

区别:1、道德是与人类社会共存亡的。

法律则不同,道德先于法律而产生,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了道德,但尚无法律。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强制性的行为规范,道德则是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起作用的。

3.道德和法律起作用的范围不同联系:1、道德是不成文的法律,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2、道德和法律的作用是相互补充的。

3 简答当前弘扬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

1、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的精神。

2、民族的主体性和开放的广阔视野相统一的精神。

3、为人民服务和个人正当合法利益相统一的精神。

作业四一单选1.法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A )A. 责任公民B. 绅士、淑女C. 高尚品格的公民D. 公民道德观2.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在素质教育形式上具有( A ) A. 独特性 B. 创新性C. 自律性D. 示范性3.素质拓展认证体系的生命线是(A ) A. 管理机制 B. 认证标准 C. 拓展形式D. 拓展认证成本二多选1.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是(ABCD )A. 因人制宜B. 循序渐进C. 负荷适宜D. 持之以恒2.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系统建设中,应把握的原则是(ABCD ) A. 纪实性 B. 以学生为本C. 以非业务素质为重点内容 D. 紧密结合现有工作开展3.素质拓展认证体系设计的主要特点是(ABCD ) A. 描述的规范与权威 B. 数据的安全性C. 低成本和易用性 D. 系统的可扩展性4.现行的教育法规有(ABCD ) A. 教育法 B. 教师法C. 义务教育法 D. 高等教育法5.健美运动主要有(AB ) A. 举重 B. 舞蹈C. 太极拳D. 爬山6.澳大利亚的素质教育目标是(ABCD ) A. 学习科学知识 B. 解决实际问题 C. 学会理解与合作 D.获取个人发展机会7.教育评价的特性是(ABCDE ) A. 客观性 B. 科学性C. 主观性 D. 普适性E. 目的性8.下列哪些是医疗体育(ABC)。

A. 慢跑 B. 气功C. 太极拳 D. 爬山三判断1.提高身体素质有助于保持心理健康。

V2.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体系建设要以非业务素质为重点内容。

V3.体育锻炼必须和卫生保健想结合,才能增进人体健康。

V4.身体素质教育可以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V5.在体育运动是负荷越大,越能身体。

X6.身体素质教育既是一种身体锻炼,也是一种心理训练。

V7.体育是以各种专门项目的体能练习与锻炼为手段,有目的、有组织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

V8.身体素质教育是从体育发展而来的。

V9.身体素质教育就是体育教育。

X10.长时间的脑力劳动会导致血糖浓度下降,出现头昏脑胀现象。

V11.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其他诸素质的物质基础。

V12.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V13.体育锻炼能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

V14.直接讲授道德规则或灌输某种意识形态,容易引起受教者的逆反,教育结果适得其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