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
龙政办〔2011〕1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1月25日,长乐市福利院发生一起导致2人死亡的火灾事故。
省领导高度重视,黄小晶省长批示:“全省消防工作要再检查,再过细,尤其是类似机构,无自救能力的福利、养老、救助、孤儿等场所要密切关注,采取必要措施”。
张昌平常务副省长批示:“请速将黄省长的重要批示发至全省各市、县(区),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大培训大练兵’活动,尽最大的努力,消除各类灾害隐患,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领导的批示精神和2011年1月8日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城市消防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及《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消防安全工作的意见》(闽政〔2011〕4号,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加强我市城市消防安全工作,推动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位,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就进一步加强城市消防安全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认真宣传贯彻《意见》精神
省政府下发的《意见》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消防工作的重要文件,立足我省城市消防安全现状,提出了夯实公共消防基础、整治突出消防问题、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强化部门安全监管、提升公众消防素质、建立工作长效机制等具体工作对策,抓住了当前消防工作重点。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相关单位要认真学习领会《意见》的主要精神和具体内容,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为《意见》的贯彻实施和全市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二、扎实开展大排查大整治活动
在《全省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大培训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上,张昌平常务副省长批示:“迅速将文件(方案)规定的任务分解、明确,落实到所有县(市、区);春节前组织检查并通报,促进基层落实,保证节日安全。
”今年3月份,省政府将对全省各地工作情况开展检查,这充分说明省委、省政府对消防安全工作高度重视,要求高、标准严、措施硬、力度大。
各县(市、区)要根据市政府办公室下发的《全市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大培训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将任务要求分解和明确,并落实到各乡镇(街道)、社区及农村,确保大排查大整治活
动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各部门参与的工作领导机构,加强领导,明确分工,健全工作制度。
实行“联络员制度”,各级政府各相关单位要确定1名联络员,以便及时反馈排查整治工作情况。
建设、安监和消防部门分别对牵头负责的在建工程施工工地、危险化学品和高层(地下)建筑、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排查整治;各级政府负责“三合一”场所排查整治工作。
各牵头负责部门要根据“五大”活动方案,将任务要求进一步细化分解,研究制定子方案。
(二)全面排查整治。
各地要根据“属地管理、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原则,进行拉网式排查,逐一登记造册,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排查发现的隐患要根据实际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整改落实。
市政府将于今年2月底对各地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通报。
(三)加强信息反馈。
各县(市、区)政府要根据“五大”活动方案要求及时上报工作开展情况,于2011年1月底前将贯彻落实2011年1
月8日全省、全市城市消防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工作情况书面上报市“五大”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市消防支队)。
三、加强消防装备建设
省政府高度重视消防车辆装备建设,明确了今后三年全省消防装备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
各县(市、区)和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对照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明确目标任务,分三年进行落实。
具体任务:2011年,龙岩市配备1辆高层供水车和1辆20吨水罐车;新罗区配备1辆压缩空气泡沫车;漳平市配备1辆53米举高车;其它县(含龙岩经济开发区)配备1辆32米举高车。
2012年,各县(市、区)至少保证配置1辆18吨以上水罐消防车和1辆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
2013年,各县(市、区)至少达到配置1辆举高类消防车、1辆18吨以上水罐消防车、1辆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1辆多功能抢险救援车辆的“四个一工程”的建设目标。
四、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
各级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消防工作需要,建立健全专(兼)职消防队,特别是全国重点镇及年GDP超过1至5亿元的建制镇务必在2011年底前完成专(兼)职消防队伍建设,其它还未建立专(兼)职消防队伍的一般建制镇、集镇、开发区、工业园区务必在2012年底前完成专兼职消防队伍建设。
龙岩坑口火电厂、龙岩华油仓储有限责任公司龙岩油库、大同油库、三德水泥厂、漳平火电厂、永定棉花滩水电站、永定土楼、上杭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连城机场等大型企业,应依法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按照相关规定配齐消防车辆和装备,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以及居民委员会应积极组建志愿消防队,
开展群众性自防自救工作。
五、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一)建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监管的制度。
建设、房管等部门要积极配合消防部门,将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的消防职责纳入对其资质、项目管理范围,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约束措施,将日常监督检查结果有效运用到动态监管中,督促其履行消防职责。
高层建筑内使用可燃气体作燃料时,应采用管道供气,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
(二)建立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工作制度。
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推动公众聚集场所设立1名以上专职消防员,落实消控室管理等各项制度,加强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同时,研究采取强硬措施,通过执法约束和监督管理,坚决杜绝公众聚集场所边营业、边施工的现象。
(三)建立部门联合执法和信息通报制度。
各地要注重部门间的工作衔接和配合。
建立部门联合执法和有关信息通报的固定平台,将市政消火栓、建筑户外广告设施、路障等存在的问题,以及监督检查发现的属于各部门监管范围的事项、案件,及时抄送或函告有关部门,达到合力监管的目的。
(四)建立消防业务经费保障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长效机制。
各级政府每年要开展消防规划编制和落实情况专项检查,调整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时应当同步修订消防专项规划,对明显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应当及时修订。
财政部门要将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的建设、维护、管理经费纳入预算予以保障。
消防部门要根据城市消防专项规划,提出消防站、消防通信、消防装备建设配备年度实施计划,报同级政府批准实施。
开发区、保税区、工业区、科技园区的消防供水、消防车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应当与其他市政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同步建设。
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市政消火栓建设,改造不符合灭火救援要求的城市消防供水,并督促供水单位(企业)对市政消火栓进行维护。
2011年,各县(市、区)中心城区市政消火栓建设要全部达到配备标准,完好率要达到100%。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