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下历史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课标要求: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学习目标:了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掌握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日建交,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
学习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全方位外交。
学习难点:中美关系改善和中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课文解读:知识点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乔的笑1971年,首次参加联合国大会的外交部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1.时间: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2.意义: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知识点二:中美、中日建交3.中美关系正常化:(1)背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
(2)过程:A、“乒乓外交”——小球转动大球B、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1971年7月美国总统特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周恩来总理会谈C、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了《联合公报》。
中美关系由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
“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
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在他们离开机场时,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呵。
”——乔治·桑特尔《尼克松传》D、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4.中日建立外交关系:(1)时间: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交荣访华,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2年,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中日两国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宣布结束两国战争状态,恢复邦交正常化。
在日本断绝了与台湾的官方关系后,正式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2)影响: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知识点三:全方位外交5.多边外交: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6.外交成就:如今,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拓展延伸:1、中国为什么能在20世纪70年代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2)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3)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4)中美关系的缓和2、为什么要用“恢复”一词?二战”后期,同盟国在克里米亚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其中一项内容就是战后成立联合国,美、“苏、英、法、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所以,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由于美国的蓄意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国民党集团长期窃据。
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影响:(1)对中国的影响:它是中国外交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对美国的影响:它标志着美国把中国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的政策彻底失败。
(3)它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力量,有利于打破超级大国通过控制联合国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
从此,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5、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1)从美国方面来看:①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②美国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③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④美国在经济上受到日本、西欧的挑战;⑤美国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
(2)从中国方面来看:①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②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③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
6、新世纪以来取得的外交成就:7、从联合公报中,能看出改善中美关系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吗?中方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美方声明: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明确:台湾问题8、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①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9、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的影响: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
10、中美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之间的内在联系:中美关系正常化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我国的改革开放推动了中美关系的不断发展。
11、中国和日本应如何全面发展两国关系?对中国而言,应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对日本而言,应正视历史,顺应历史潮流,坚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方针。
知识小结:练一练:1、中美关系改善的转机出现在()A.20世纪50年代中期B.20世纪50年代初期C.20世纪60年代中期D.20世纪70年代初期2、标志着中美两国二十多年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是()A.第一个美国代表团访华B.1971年基辛格访华C.1972年尼克松访华D.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3、1971年10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A.第24届联大B.第25届联大C.第26届联大D.第27届联大4、英文缩写APEC代表的国际组织是()A.亚太经合组织B.亚洲开发银行C.世界卫生组织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5、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以“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作为封面标题,表明新中国将会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中国参加万隆会议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6、“小球转动大球”的故事反映了我国与哪个国家外交关系的改变?()A.英国B.日本C.印度D.美国7、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华政策经历了由封锁、威胁、孤立到关系正常化的转变,导致这种转变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C.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8、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
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你认为“梅开三度”包括()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③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④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⑤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A.①④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⑤9、2019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这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APEC会议能在上海举行,其根本原因是()中A.上海的城市形象良好,是著名的国际大都市B.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C.中国是亚太乃至世界人口最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D.开放的中国,古老的文明吸引着各国领导人10、十八大以来,我国领导人多次出访世界各地,向世界传递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怀,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
清朝的慈禧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哪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周恩来传》上卷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70年代,我国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的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3)材料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指什么?推动我国70年代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关键性外交事件是什么?(4)我国20世纪90年代加入了哪一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5)纵观中国近现代外交历程,你认为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参考答案:10、(1)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4)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或APEC)(5)综合国力(或经济、科技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