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电动机绝缘常见处理工艺介绍-课件1
电动机绝缘常见处理工艺介绍-课件1
电缆终端制作要求
环境要求: 不应再雨、雾、大风、低温、粉尘等天气进行。 现场洁净,作业人员 环境温度过低时,电缆要求先加热 人员:经过专门培训,熟悉电缆结构和制作工艺及要
求。 制作后的试验,直流耐压和交流耐压
电缆终端制作工序
电缆终端制作工序
结束
谢谢
碘钨灯(加热器)对绕组等进行 加热烘烤法3
对于解体大修的电机打开前后端盖,用碘钨灯直接对
着绕组烘烤加热。注意碘钨灯摆放距离不能与绕组太 近,防止高温损坏绝缘甚至着火,可以用测温仪测量 绕组表面最高温度不超过90度即可。在加热过程中测 量绝缘值到稳定合格的正常值,则处理结束。
直流焊机加热法4
对于电机绝缘偏低而没有完全短路或接地的情况(例
特别是凝结水泵电机、空压机电机、前置泵电机等
IP23的电机,滤网空冷的电机,其外部空气直接进入 绕组,绕组沾污明显,清洁要求要。
保证电机绝缘措施(针对绝缘 正常的电机)
投入电机空间加热器运行,保持电机内部温度高 于环境温度,避免外界潮气入侵。 这适用于电机绝缘正常的情况,是一项有效避免
压水枪
可以先加热,有利于油泥的溶解;比较高效率的是利
用高压水枪带电机清洗剂进行喷洗 例如凝结水泵清洁需要2-3天的时间,特别注意拐角缝 隙的清洁。
预烘加热(上漆前)
预烘主要是为了去除线圈中的潮气,提高刷漆效果,
保证绝缘漆的渗漏与附着能力,预烘温度一般控制在 110度左右,保持时间4小时,在预烘过程中没小时测 量绝缘电阻,要求绝缘电阻大于15 MΩ并保持稳定。
绝缘受潮的措施。分以下两种情况:
电机停运备用状态。珠海电厂处于海边,环境中湿气、
盐分都较大,容易进入电机内部导致绝缘系统受潮。做 法,测量电机加热器端子电压正常,电流大约3-5A,用 手摸电机外壳,能明显感觉到发热。或者用红外热成像 仪测量,确认电机温度分布,保证加热器正常工作。 电机检修完成复装后,如果暂存检修场所,则需要另外接 临时电源,使电机空间加热器投入工作。
6KV电机通380Vac电源转子慢转加热法6
6KV电机组装好后,如果绝缘电阻偏低(6兆欧以下),
也可给定子通入380Vac,让转子慢速转动进行加热。 这时定子电流大约是额定电流的20%左右。采用该办 法需要考虑电机额定电机和380V电源系统的容量能否 满足要求。
6KV电机绕组加入380Vac,转子抽 出后,适用于刷漆前彻底干燥7
如6KV的电机其绝缘电阻1 MΩ以上),可以用大约电 机额定电流50%的直流电焊机,将其接入电机绕组, 使绕组通直流电产生热量,驱除电机内部的湿气,采 用这样的方法效果会比较明显。
高压电机通入380Vac,转子堵转法5
相当于涡流加热,温度从内向外,除湿效果比较好。 针对6KV电机,绝缘值在0.5M以上,在定子绕组接入
周少旭
绝缘等级
概念,为保证绝缘材料长周期安全运行,规定其允许
最高工作温度,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共分7级:
耐热级别 极限温度℃ Y 90 A 105 E 120 B 130 F 155 H 180 C 180以上
绕组绝缘电阻规定值
判定标准:低压电机大于500V,0.5MΩ;高压电机
2500V,1MΩ/KV(热态)
6KV电缆终端
电缆结构
6KV电缆终端处理工艺
引风机电机为例子多次出现电缆绝缘低缺陷 电缆结构
主绝缘外有半导体和铜屏蔽,改善电场分布,防止电场 过度集中造成放电。 制作中剥除一小段半导体屏蔽层,为了保证对地绝缘, 也是终端最薄弱的环节。应力疏散胶、应力管等措施 铅笔头的作用,均匀电场分布、有利于密封防潮。 擦拭主绝缘的方法,酒精、专用擦拭纸或布,不能反复 擦拭,只能一个方向。 接线鼻子与主绝缘必须用填充胶并涂抹密封胶后才安装 热(冷缩)套管
热风机干燥热风吹拂加热法2
对于解体大修的电机打开前后端盖,而对于运行中受
潮的电机则需要打开进风口和出风口,设定热风机出 风温度100度左右,吹入电机绕组,必须保持热风在电 机内部流动,使干燥热风吹拂过绕组,并将潮湿的空 气排出(预留有排气孔)。这一方法对于小型电机效 果明显,而对大型高压电机则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在 处理过程中测量绝缘值到稳定合格的正常值,则处理 结束。
则一般需要用24小时以上使温度上升到所需的数值。再经过2-3
小时温度下降后重新测量绝缘电阻,如果考虑了温度的影响而 绝缘电阻已经达到最低允许值,电机干燥过程可以结束并可使
用。
绕组绝缘加热变化曲线
如下图为电机绝缘受潮加热绝缘变化温度曲线:
开始阶段,绝缘材料内部的水分受热后形成潮气向外扩散,充满电机膛 内,附着在绝缘材料的表面是绝缘 电阻下降。另外温度升高,绝缘 电阻下降这也是材料的特性。因此 开始加热,绝缘电阻是显著下降的。 之后绝缘材料及膛内的潮气逐渐被驱除 绝缘电阻值回升,直至稳定。
电机干燥技术要求(绝缘下降后)
常见的有效的方法是:加热除湿:碘钨灯、热风机
特别注意,开始时加热设定温度由低到高缓慢进行很重要,这
样使得加热产生的水蒸汽能自然的通过绝缘而溢出。高温快速
的加热很可能使局部的蒸汽压力过大足以使水蒸汽强行通过绝
缘而溢出,损坏绝缘层,使绝缘遭到永久性的损害。根据电机 容量体积的不同,小电机一般需要5小时左右,而6KV大型电机
根据欧姆定理,高低压电机绝缘值的要求基本是一致
的。
电机绝缘电阻降低的原因
1、绕组受潮:电动机较长时间停运或储存,受周围潮湿 空气、雨水、盐雾、腐蚀气体、灰尘油污等侵入,在绕
组表面附着一层导电物质,引起绝缘电阻下降。
2、绝缘材料老化:使用较长时间的电动机,收到电磁
机械力及温度的作用,电机绝缘材料出现龟裂、分层、
烘箱干燥法1(电厂或修理工厂)
采用烘箱是最简便的,它适合于中小型受潮电机,温
度由低到高逐渐缓慢调节到110℃左右。温度控制: 50℃(60分钟),缓慢升至70℃(120分钟),缓慢升 至100℃(120分钟),干燥时间5小时左右。在加热干 燥过程中应该定期测量绕组绝缘电阻,其变化趋势是: 绝缘电阻值先降低再缓慢升高,最后趋于稳定不变。 待电机基本冷却后再次测量绝缘电阻,如果绝缘子恢 复至可接受水平,则干燥结束。
刷漆或浸漆后的干燥
浸漆或刷漆后的干燥(烘焙),先低温烘焙,100度左
右,4小时,这样可使绕组内部气体排出。再高温烘焙, 120左右,5小时。
电机修理前
清洁后
刷漆后
真空浸漆
真空浸漆,该项工作一般在工厂和修理厂进行,将电
机清洁后,预烘温度至110度左右,放入真空罐抽真空 (-0.1MPa)2小时,排出绕组内部的空气、潮气和挥 发物,待电机温度下降至50度左右,将绝缘漆抽入真 空罐内,要求漆面完全浸没绕组10CM以上,之后在漆 面施加0.5MPa左右的压力保持30分钟左右。真空浸漆 后在进入干燥环节。
电机绝缘处理
针对绕组:干燥处理后对于绝缘轻度老化或存在薄弱
环节的绕组还要在进行浸漆与烘干。
针对接线柱和引线:更换、电机引线固定和绝缘包扎
固化
针对电缆头:工艺不合格,需要重新制作或局部处理。
绝缘处理前期清洁工作
绕组过于脏污、吸附大量油泥等情况,清洁:毛刷、
白布、电机清洗剂、高压冲洗水枪等综合应用。
与方法5类似,注意电源容量和加热温度
综合法,多种除湿措施同时或交叉应用
碘钨灯 热风机 密闭空间 绕组施加直流电(根据电机绕组接线方式,单相绕组串
联、并联或串联并联综合) 6KV电机定子绕组施加380Vac低压电,堵转或慢转或 抽转子后
绕组外的其它绝缘处理
接线柱损坏或老化的处理 引线的绝缘处理和固定(重视),例如磨煤机电机
绝缘故障点
电机定子绕组,特别是端部,振动摩擦、绑扎松动、
穿转子刮碰、老化、受潮、沾污等。
本课件主要介绍的是在检修中出现较多的绕组对地绝缘故障。因为匝 间短路的较少见,故障点查找也比较困难。
电机绕组引出线,老化、摩擦、受潮、沾污、电缆选
型等。 接线柱,损坏、进水受潮、沾污、绝缘距离不足 动力电缆绝缘低,受潮、磨损
绕组刷漆(浸漆)处理工艺流程
通过刷漆达(浸漆)到以下目的 1、可以提高绕组防止潮气和其它介质浸入的能力; 2、减缓老化的速度,提高导热性能和散热效果; 3、提高电气强度和机械强度 4、提高化学稳定性。 主要工序:清洁、预烘、刷漆(浸漆)和干燥。
电机绕组、铁芯及膛内清洁
绕组及铁芯清洁 白布、无水酒精、电机清洗剂、毛刷、绝缘刮片、高
5%-10%左右的额定电压的电源(常用380Vac),使定 子绕组通过电流进行加热。(一般电流大约是电机6 倍额定电流除以15(6000V/400V))。监测定子温度 不超过90度,不允许增加电压到足以使转子旋转。在 转子堵转下加热过程中要极其小心以免损伤转子!维 持温度为90度直到绝缘电阻实际已经稳定不变。
浸漆、浇漆、刷漆
非真空浸漆、浇漆、刷漆,经过预烘的定子绕组温度
下降至60度左右,可以开始浸漆。绝缘漆一般采用F 级或B级。若温度过高,溶剂挥发快,漆膜形成快, 绕组内部不易浸透。温度太低,漆的粘度太大,流动 性和渗透性都比较差,浸漆效果不好。如果浸漆,绝 缘漆必须完全浸没绕组,浸漆时间大于30分钟,直到 漆中部冒泡为止。浇漆方法,先浇一端待完全覆盖后 在另一端。
酥脆等轻度老化现象。或者电机原来绝缘存在缺陷,使 用中出现爬电放电现象。
电机绝缘电阻降低的原因
3、绝缘存在薄弱环节:绝缘材料质量不良、绝缘厚度 不足、绝缘材料在嵌线时损伤、绝缘导线或材料固定不
良存在振动或磨损。
4、绕组端部引线和接线柱绝缘低:引线绝缘等级不足、 引线松动磨损、接线柱破裂损坏、安全距离不足。 5、动力电缆绝缘低,电缆终端缺陷或电缆磨损进水受 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