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色彩课件第三讲表现色彩的情感

设计色彩课件第三讲表现色彩的情感

色彩能创造气氛、象征思想、表达个人情感。色彩是表现个人情 感和感觉的有力工具。情感又和每人的环境、经历、精神、生理、 心情有关。色彩的个人风格不是出自题材,而是出自个人对题材 的感觉。 在表现主义画家中,色彩的个性特征表现的更为明显。
§3.3.2 色彩的共鸣形式
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说:“共鸣是形式的灵魂,只有 通过共鸣,形式才得以生存,并且由里向外产生作用。”
The talisman,1888
维亚尔 Edouard Vuillaro
求婚者1893
德·波利纳克伯爵夫人 1932 年
维亚尔 Edouard Vuillaro
来访的寡妇 1899 年
画家鲁赛尔和他的女儿安纳特 约 1904 年
实现色彩设计的统一方法有: 通过单一性的色调以实现画面的统一,运用少量的色相,利用黑 白两色或中性色来产生敏感层次变化;
或将在所有颜色中调入某种颜色,并且以色彩的冷调或暖调来同 一画面。 对比的方法有:以少量的补色或者较灰的对比色增加局部的对比。
§3.4 讲座六 纳比派和野兽派
色彩的装饰与象征,可以高更和凡•高为例。
§3.2 写生笔记
晴朗的日子。山顶云条亮部发白,暗部是深蓝与紫。天空蓝 色,房子树木在灰绿蓝紫的色系里变化。
下午在河滩开阔处写生。黄昏景色烟气深浅黄灰蓝色皆有不 同,河谷绿树成灰色的明黄。
雨后。灰绿色的天空,远处山脉泛出紫色。 晚霞。在日照下,树木的受光几乎是朱红、土黄,暗影是蓝
绿。房子是淡黄、中黄。 阴天。满目昏灰的色调,远山树林呈灰色的柠檬黄,山色灰
颜色本身不重要,在绘画中,每一个颜色总是 处于与其他颜色能动的相互作用中。颜色的组 合与安排,表现出内容与意义。
§3.3.4 色彩的美的探究
阿恩海姆把色彩的美归纳于几个方面:
一是客观方面,也就是色彩的本身及特质带来的美感。
二是心理方面,即色彩在观看者心理方面引起的反应,某种色彩 对有机体的效应;
三是联想方面,通过色彩联想的事物引起了对色彩本身的情绪反 应。
高更曾说:“不要从自然临摹太多东西……借着在自然面前沉溺于梦 想而从自然中吸取出艺术,要多考虑创造而少想到结果。”
纳比派的奠基人赛律西埃绘有《阿莫树林的风景》。
莫里斯•德尼是纳比派的创始人和理论家,作品有《四月》《母与子》; 维亚尔;勃纳尔的《棕榈树》;野兽派泰斗马蒂斯《帷帘后的室内》; 马尔凯、德朗(郎兰)、凡•东根、弗拉芒克,杜飞。
四是性格方面,在色彩的评价方面,拟人化地给予一定的性格。
§3.3.5 色彩的心理作用 §3.3.6 色彩的造型特性
色彩的心理作用:一般的联想,基于一般人的共同心理作用。
色彩的造型特性:在传统绘画中,主要利用改变颜色的明暗来塑 造形象的立体,固有色显示物象的基本色彩特征。
印象派利用色彩自身的前伸与后缩的特性来构筑画面结构的坚实,通过色彩的深浅 与纯度的改变来实现。 康定斯基在包豪斯的训练奠定了色彩的构成基础的研究
暗,山顶的绿树和山下的绿树都是灰色。黑色树干。
§3.3 色彩表现基本原理
色彩的情感表现 色彩的共鸣形式 色彩的审美要求 色彩的美的探究 色彩的心理作用 色彩的造型特性 色彩的主观经验 装饰性的色彩写生 装饰色彩的统一与对比
§3.3.1 色彩的情感表现
带有情感的色调和描写的景色时间有关,也和 表现的主题有关。
Art.Design 新思维设计系列教材
设计色彩
3 表现色彩的情感
§3.1 表现色彩的情感
教学阶段:写生训练的中期 教学要求:在写生的中期,特别强调色彩的情感性心理表现,以表现
主义绘画、现代绘画为例讲授色彩。如何利用色彩来传达感受,是继 续研究色彩的课题。色彩的心理暗示,色彩的情感表达,色彩的引起 联想,色彩的冷暖、膨胀与收缩,在写生中如何体现?重要的是强调 “诗意的在场”与“审美的眼睛”。在色彩训练的后期,会更加强调 画面中形态与色彩的关系。 针对性的教学关系:老师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兴趣点,从中发现个人的 喜好与个性,有针对性的予以教学。鼓励性的指导是应取之道。提醒 学生不应被以往的教条所约束,而应被自然感动,要有一双审美的眼 睛,这要反复强调!“因材施教”是设计基础教育的重要手段。在一 般的技术性训练基础上,注重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引导,由技进道, 由艺术的审美过渡到对设计的审美。
装饰性的绘画和装饰绘画有区别,在色彩上,装饰性的绘画更贴近自然色彩带来 的感觉,装饰绘画,依据确定的色彩与造型模式加以处理,呈现的是装饰风格的 美感。来源于自然的装饰性绘画,把自然中潜在的装饰要素有意识地调理升华, 成为画面表现的动机,对于设计而言,这是必须具有的能力。
§3.3.9 装饰色彩的统一与对比
§3.3.7 色彩的主观经验 §3.3.8 装饰性的色彩写生
色彩的主观经验:在写生色彩的系统里有无数的经验积累,最后 形成自己处理色彩的喜好与习惯。对色彩做自我有意识的限制反 映出对于色彩设计的自主意识,是成熟的表现。
主观的色彩功能经常大于客观的色彩表现,这在现代设计与现代艺术中随处可见。
装饰性的色彩写生:装饰性的绘画通常有一套平面化处理色彩的 程式与规则。
赛律西埃 Paul Serusier
Bathers with White Veils. 1908
The Daughters of Pelicreton Eve 1891
Incantation or The Sacred Forest 1891-92
即使没有一个明确的物象和主题,我们依然受 到色彩的明确性感染,色彩创造气氛,这基于 色彩的基本性质,共鸣即是产生于色彩的基本 性质上。不同的色相、不同的色调都有不同的 情感表现力度。
色彩直接诉诸人们感受,并不依托理性的分析。
§3.3.3 色彩的审美要求
色彩作为美的一个要素具有明显的视觉效力。效力的产生一方面 有联想的要素,一方面跟色彩本身的特性极为相关。随着年龄的 增大,经验与联想就会在喜欢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延续到成年生 活中。心理的因素影响视觉的观看。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风俗习 惯也影响对色彩的判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