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生物核心概念 必修一:
名词 解释 举例 原核生 物 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生
物。 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 光
合作用;细困(球困,杆困,螺旋困,孚L 酸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 体。
真核生 物
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
物,具有细胞核和其他 细胞器。
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磨菇)
生物膜 系统
细胞膜、核膜,各种细
胞器的膜共同组成的 生物膜系统
被动运 输 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 梯度的扩散
自由扩 散 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 作
用进出细胞。
协助扩 散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 载体蛋白的扩散 主动运 输 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
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 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 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 应所释放能量的方式
方向 载体 冃匕量 举例 自由扩 散 高一低 不需要 不需要 水、CO、Q、2、乙醇、甘油、苯、脂肪酸 维生素等
协助扩 散 高一低 需要 不需要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主动运 输 低T高
需要 需要 氨基酸、K、N6、ca等离子、葡萄糖进入
肠上皮细胞
细胞代 谢 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
着许多化学反应
酶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 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 酶的特 性 专一性,咼效性,作用 条件较温和 活化能 分子从常态转变为谷 易
发生化学反应的活 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化能合 成作用 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 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 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 有机物的合成作用
::自然界中少数种类的细菌,虽然细胞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叫做化 能合成作用,这些细菌也属于自养生物。如:硝化细菌,不能利用光能,但能将土壤中的 NH3氧化成HN02进而将HNO氧化成HN03硝化细菌能利用这两个化学反应中释放出来 的化学能,将C02和水合成为糖类,这些糖类可供硝化细菌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 •
举例: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氢细菌 细胞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细胞的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 异的过程。
过程:受精卵 ―增殖为多细胞―分化为组织、器官、系统 ―发育为生物体 特点:持久性、稳定不可逆转性、普遍性 细胞全能性: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体细胞具有全能性的 原因: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 卵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 植物细胞全能性: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例如:胡萝卜跟根组织的细胞可 以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
动物细胞全能性: 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从整个细胞来说,全能性受到限制。但是,细胞 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例如:克隆羊多莉
全能性大小: 受精卵>生殖细胞 >体细胞 细胞的分化: 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 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衰老: 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表现在细胞的形态、结 构和功能发生变化。衰老的细胞特征: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新陈代谢 的速率减慢;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 色素逐渐积累,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细 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 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癌细胞: 细胞受到致癌因子 ( 三种) 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 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 癌细胞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着变化;细 胞膜表面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着降低,易在体内分散和转 移。
细胞的凋亡: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 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 意义: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 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必修二 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 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 , 在分裂过程中 , 染色 体复制一次 , 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 ,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 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意义: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 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叶 绿体和线粒体中的DNA上也有基因存在)。
密码子:指信使RNA上的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信使 RNA上密码子有64种, 其 中,决定氨基酸的有 61种, 3 种是终止密码子。 基因分离定律: 在杂种体内,等位基因虽然共同存在于一个细胞中,但是它们分别位于一 对同源染色体上,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进行减数分裂的 时候,等位基因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 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范围内,有 n 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 生的配子最多可能有2n种。来源包括:①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②基因的交叉和互换③基 因工程(转基因技术)。
基因的概念: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功能:①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 ②通过控制蛋 白质的合成表达遗传信息 .
转录:以DNA勺一条链为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 RNA勺过程。即DNA勺脱氧核 苷酸序列一 mRNA勺核糖核苷酸序列。
翻译:以mRNA莫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即 mRN的核糖核苷酸序 列—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场所:核糖体。
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 基因突变。类型:体细胞基因突变(不能遗传) ,生殖细胞基因突变(能遗传) 。结果:产 生等位基因。原因:内因:细胞分裂间期 DNA复制时,碱基互补配对出现差错;外因:物 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多数有害性; 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应用:诱变育种。
染色体变异 ①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缺失、增添、倒位、易位。如:猫叫综合征。
②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包括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和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 地增加减少。
③染色体组特点: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 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 c、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 ④ 二倍体或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 由未受精的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发育成的个体均为单倍体(可能有 1个或多个染色 体组)。
⑤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和幼苗。原理:当秋水仙素作 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引 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⑥ 多倍体植株特征:茎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 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⑦ 单倍体植株特征: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单倍体植株获得方法:花药离休培 养。单倍体育种的意义: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只需二年) 各种育种方法总结
类别方式 原理 主要处理方法 主要优(缺)点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先让表现型不同的个 体
进行杂交,得Fi后 再经多次“自交、选 择”最终获得纯合的
优点:使位于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到一个个体上
缺点:育种时间长,局限于同种或 优良品种 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 诱变育种 基因突变 物理方法:激光或辐 优点:可以提咼变异的频率;大幅 射等 度改良某些性状;加速育种进程 化学方法:化学药剂 缺点:有利变异少,工作量大,盲 处理 目性强 (秋水仙素、硫酸二乙
酯)
单倍体育种 染色体数目 花药(Fi)离体培养出 优点: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变异(染色 单倍体幼苗;对单倍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体数目先成 体幼苗再经人工诱导 缺点:技术复杂 倍减少后成 (如秋水仙素)使染
倍增加) 色体数目加倍,得到
纯种
多倍体育种 染色体数目 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优点:培育出自然界没有的生物品 变异(染色 或萌发的种子 种;茎秆粗壮、器官大、产量高、
体数目成倍 营养丰富等 增加) 缺点:技术复杂,发育缓慢,结实 率低,一般只适合于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