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国内外交通事故数据 国内外交通事故情况
表1 澳大利亚近年来交通事故数据 年份 交通事故死亡人数 万车死亡率 十万人口死亡率 2000 1,817 2001 1,737 2002 1,715 2003 1,621 2004 1,583 2005 1,627 2006 1,602 2007 1,603 2008 1,464 2010 1368
表2 美国近年来交通事故数据 年份 事故数 死亡人数 万车死亡率 十万人口死亡率 2000 6394000 41945 2001 6323000 42169 2002 6316000 43005 2003 6328000 42884 2004 6181000 42836 2005 6159000 43443 2006 5973000 42642 2007 6024000 41259 2
2008 5811000 37423 表3 德国近年来交通事故数据 年份 事故数 死亡人数 万车死亡率 十万人口死亡率 2000 382949 7503 2001 375345 6977 2002 362054 6842 2003 354534 6613 8 2004 339310 5842 2005 336619 5361 2006 327984 5091
表4 英国近年来交通事故数据
年份 事故数 死亡人数 万车死亡率 十万人口死亡率 2000 242117 3580 2001 236461 3598 2002 234247 3581 6 2003 220079 3658 2004 213043 3368 2005 203709 3336 2006 194161 3297
表5 日本近年来交通事故数据 年份 事故数 死亡人数 万车死亡率 十万人口死亡率 2000 931934 9006 v1.0 可编辑可修改 3 2001 947169 11000 2002 936721 8326 2003 947993 7702 2004 952191 7958 2005 933828 6871 2006 886703 6352 5
表6 中国近年来交通事故数据 年份 事故数 死亡人数 万车死亡率 十万人口死亡率 2000 616971 93853 2001 754919 105930 2002 773000 109381 2003 667507 104372 2004 517889 107077 2005 450254 98738 2006 378781 89455 2007 327209 81649 2008 265204 73484 2009 238351 67759 2010 3906164 65225 国内外交通事故原因 表7 澳大利亚New South Wales的醉酒的事故及严重程度 v1.0 可编辑可修改
4 表8澳大利亚New South Wales的超速的事故及严重程度
表9 澳大利亚New South Wales的劳累驾驶的事故及严重程度 表10 中国交通事故的致因分析 5 2 国内外事故数据对比 中国与其他国家事故死亡人数
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100,000110,000120,000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10时间
死亡人数(人)澳大利亚美国德国英国日本中国
图 1 中国与其他国家事故死亡人数的对比 中国和其他国家万车死亡率的对比
024681012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10时间
万车死亡率(人/万车)澳大利亚美国德国英国日本中国
图 2 中国与其他国家万车死亡率的对比 6
中国和其他国家交通年交通事故对比01000000200000030000004000000500000060000007000000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事故数
时间美国德国英国日本中国
图 3 中国和其他国家年交通事故数对比图 通过以上各国每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和总的交通事故数可得到如下的结论: (1) 美国的汽车拥有辆和公路总里程均居世界各国之首,美国的年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在世界各国中也居第一位。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美国每年的交通事故数和死亡人数已经度过了高峰期,在最近的十年中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2) 英国和德国同属欧盟国家,为了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率,改善道路安全状况,欧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限速和提高驾驶员安全意识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事故数和死亡人数每年以10%~20%的速度下降。 (3) 日本作为亚洲的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为了遏制急速上升的交通事故数,日本制订并实施《交通安全综合计划》,在此之后,交通事故和事故死亡人数呈现下降趋势。但在2001年和2004年,日本的道路交通事故有所反弹,出现了两个小高峰,二者都超过94万起,2001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11000人/年。2004年之后交通事故呈现稳定下降的趋势且死亡人数稳定在7000~8000人/年。2006年,日本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6352人,比上一年下降%。 (4)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由2003年的万起下降到2009年的万起,死亡人数从万人下降到万人,万车死亡率从下降到,10万人口死亡率由降至。2010年,全国共接报道路交通事故3906164起,同比上升%。 7
3 我国与发达国家交通安全形势的异同点 由于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和交通出行数量的差异,交通事故绝对数无法正确的反应不同国家交通安全的发展形势。因此,通过绘制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万车死亡率曲线图,来说明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交通安全形势的异同点。 相同点 (1)事故死亡人数呈下降趋势:通过采取一些列的交通安全措施,我国的交通事故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除2010年),此趋势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交通安全发展形势是相同的。2010年的事故数出现了反弹,这是由于交通安全措施在实施初的效果显著而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会减弱或者出现负效应,这提示交通规划者采取新的措施来调整现有的交通安全方案。正如日本2001年后的调整。 (2)醉酒驾驶和超速的事故贡献率大:从事故致因方面分析,由表7~9和表10的对比可知,无论是我国还是世界的发达国家,醉酒驾车和超速驾驶所造成的交通事故数较其他事故原因多并且事故严重程度高。 不同点
(1) 中国的万车死亡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2007年,美国汽车保有量为2.56亿辆,
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41259人;而中国亿辆的汽车保有量,却有81649人死于交通事故。 (2) 中国的道路交通死亡人数多:近年来我国的道路交通死亡数控制在6000~8000人/年之间,与日本大致相同,但这个数字远高于英国、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事故死亡人数3000~5000人/年。 (3)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救援有待提高:从数据对比可知,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多并且万车死亡率较高,我国亟待解决的是道路交通事故救援系统的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急救服务对于减轻事故后果严重性至关重要,美国致力于推广GPS 在急救服务中的应用, 以及分析拥堵对于急救服务的影响等。我国为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应制定有效的事故应急方案以及开发先进的智能事故救援系统。
道路交通伤害 v1.0 可编辑可修改 8 实况报道 第358号 2011年9月
重要事实 每年约有130万人因道路交通碰撞而死亡。 道路交通伤害是年龄在15至29岁年轻人中的主要死因。 世界上90%以上的道路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但这些国家的车辆尚不足全世界的一半。 在全世界道路上死亡的人员中,约有一半(46%)为“弱势道路使用者”:行人、骑自行车的人和骑摩托车的人。 如不采取行动,到2020年时道路交通碰撞预计每年将造成约190万人死亡。 仅有15%的国家有涉及五个主要危险因素的综合性法律:超速驾驶、酒后驾车以及摩托车头盔、安全带和儿童约束装置的使用。
每年近130万人的生命因道路交通碰撞而提前结束。还有另外2000万至5000万的人遭受非致命伤害,许多人因伤害而出现残疾。
道路交通伤害会对受害者、其家庭以及对整个国家造成很大经济损失。这些损失源于治疗费用(包括康复及事故调查)以及对伤害致死或致残人员,以及对需要放下工作(或者暂停上学)来照顾伤者的家庭成员而言,会使生产力(如工资)降低/丧失。
全球对伤害成本作出的估计极为少见,但在2000年作出的估计表明,道路交通碰撞的经济成本大约为5180亿美元。国家情况估计表明,道路交通碰撞使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