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公务员考试历年行测真题特点及趋势分析

上海市公务员考试历年行测真题特点及趋势分析

上海市公务员考试历年行测真题特点及趋势分析
近年来,上海市公务员考试一直采取独立命题的方式,其行测题型和题量相对稳定,但试题的综合难度较大,主要体现在试题的灵活性和所要求的能力上。

试卷按照对考生不同能力的考查,分为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五个部分。

中公教育专家在深入研究上海真题的基础上,总结了上海考试行测各个部分的命题特点,并结合公务员考试的整体发展变化情况,分析未来上海考试行测部分的命题趋势,帮助考生从整体上认识上海考试,把握备考方向,提升学习的效率。

上海市公务员行测部分的总题量是140题,时间为120分钟,近三年考试题型、题量都比较稳定(见下表)。

一、试题特点分析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1.总题量为25题,考查题型相对稳定,包括选词填空、语句表达、阅读理解三种题型。

其中对文章阅读的考查是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的一大特色。

2.选词填空题量为5题,主要考查实词和成语,考查形式以多词型为主,在2012年更是增加了对诗句和虚词的考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试难度。

3.语句表达题量为5题,但考查范围更加广泛,地方特色更加鲜明,包括语句排序、病句辨析、成语运用、多义词语含义等。

4.阅读理解题量为15题,考查的题型包括片段阅读和文章阅读,片段阅读的考点集中在主旨观点型题目和细节理解型题目,文章阅读材料主要以人文社会、自然科学为主。

(二)判断推理能力
1.总题量为30题,设有科学推理这一题型,为上海的特色考查题目。

2.科学推理题量为5题,主要考查物理学知识,涉及光学、力学、电磁学。

3.定义判断题量为5题,都属于单定义判断。

虽然题目难度不大,但题干和选项的长度相对较长,考查学科范围较广。

4.图形推理总题量为10题,考查题型多样,灵活性较强,其中图形的转化和空间图形推理是考查的重点。

5.分析推理总题量为10题,其中可能性推理为4题,所占比重较大;综合分析类题目和必然性推理题目也是重点题型,分别都考查了3题。

(三)数理能力
1.数理能力总题量为25题,考查数学应用和资料分析两类题型,题量分别为10题和15题,整体难度稳定。

2.数学应用整体难度不大。

考查题型以计算问题、和差倍比问题、利润问题、行程问题等传统题型为主,计算的方法更具灵活性。

3.资料分析的每个资料后有3~4个问题需要解答。

所给材料包括文字性材料、文字+图形综合材料、文字+表格综合材料、表格型材料,主要涉及经济、文化科技、人民生活等方面。

其中计算题是考查重点。

(四)常识应用与综合分析能力
1.常识应用总题量为40题,综合分析题量为20题,均以不定项选择题形式考查。

2.常识应用中,政治、管理、人文、科技为考查重点。

其中政治常识的考查又以时政热点形式考查居多,考生平时需多积累时政常识。

3.综合分析强调考生的综合管理基本素质,是对政治、管理、经济、法律等知识的综合考查,这就对考生能力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它不仅要求考生能识记这些知识,还要能理解这些知识,更要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二、命题趋势分析
从2012年上海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来看,上海考试试卷的地方特色十分明显,中.公教育专家预计在2013年公务员考试中,上海市将继续延续这种命题趋势,题目特点与2012年不会有太大差别。

行测部分将具体呈现以下特点:
(一)试卷结构保持稳定
2012年上海行测考试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五大部分,预计2013年的考试中也会涉及到这些部分的考查,但其试卷的题型顺序和各部分题量可能会有略微的调整。

考生在实战中应根据自身备考情况,参照试卷的自然顺序,灵活选择答题顺序。

(二)地方特色题型凸显
上海的考试中涉及到科学推理和综合分析类题型这两种比较特殊的题型,这些题型在国家和其他各省市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几乎没有涉及到。

预计在2013年的考试中仍然会考查这两种类型的题目,考生应认真掌握这两种题目的相关知识,在考试中适当运用解题技巧答题。

(三)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部分题型将保持稳定
近年来,上海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已考查选词填空、语句表达和阅读理解为主,是比较经典的题型搭配;资料分析部分也稳定考查文字资料、表格资料、图形资料、综
合资料,在强调计算技巧的同时兼顾考查应试者的计算能力、信息提取能力,这也是资料分析的一贯命题思路。

(四)判断推理注重考查能力
预计2013年的考试对分析推理、定义判断和图形推理这三种题目考查相对稳定,题型变化也不会太大,注重对考生能力的考查。

考生在复习时要重点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考试中灵活运用各种技巧,快速解题。

上海市公务员考试历年申论真题特点及趋势分析
上海公务员考试即将隆重开场,对于想要在这个战场上拼杀到底的考生来讲,掌握了上海的真题特点和规律才算掌握了战斗的必杀武器。

上海申论具有申论的普遍特点,但也有其独有的特点。

中公教育专家为广大考生梳理了特点的三方面及相关趋势分析,期望能够帮助考生更清楚地认识上海申论,做好应试准备。

一、主题交叉特征显,政治社会引关注
从近几年的申论主题来看,主题的选择不再单一化,同时涉及多种领域的主题愈加增多。

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B类的考查主题是收入差距和财富观问题。

其中财富观属于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问题,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更是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材料从收入差距,延伸至财富观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呈现出交叉性的特征。

【中公分析】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政治建设是这一阶段上海申论主题选择的最大热门,5年内总共出现了4次,而且,所涉内容均是政府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由此可见,“政治题材”倍受命题者青睐,是上海公考申论的测查重点。

【中公分析】
从2011年开始,上海公务员申论考试开始分为A、B类两套试卷,分别面向“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的职位和“基层工作年限不限”的职位,而大纲中却没有区分不同职位的能力要求,两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考试主题上。

从近两年的考试情况来看,上海公务员申论考试的主题依旧热衷于“社会”和“政治”领域,考生在这方面应该多加关注,有重点地进行复习。

二、稳中有变题型多,大胆创新深研究
与往年相比,2012年上海申论考试题型可以说是“稳中有变”,作答要求在稳定中有所变化,不断创新。

从以上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上海申论试卷题量较为稳定,题目结构上和去年相比也没有什么明显变化,但是如果具体到题目的考查方式,就能明显体现出区别。

【真题链接】
如何理解健全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的十六字方针“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15分)
要求:准确、简明、字数不超过200字。

(2012·上海·A类·第二题)
【中公分析】
对于政策的把握,以往的试卷中往往都是借助提出对策题目或者文章论述题目来进行考查,这对于政策的直接理解题型,是一种大胆的创新。

【真题链接】
《庄子·至乐》中说:“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

其为形亦愚哉。

”请将这段话译为白话文,并简要概括这段话给你的启示。

(15分)
要求:语言简明扼要,观点鲜明准确,字数不超过300字。

(2012·上海·B类·第二题)
【中公分析】
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的题型在上海申论还是第一次出现,这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考试有些类似。

这种创新,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三、小现象含大视角,全局把握胜券稳
申论主题的材料通常由某一或某些事件入手,而后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进行论述和挖掘,以小处而观大局。

这些事件的社会影响必须是比较广泛的,申论所反映的问题必须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并对当前和未来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具有很强的深度性和持久的影响力。

过于具体、低层次、只涉及一时一地的问题以及无关全局和长远的观点和事实,都不会成为上海市申论命题的选择。

所以考生的关注点要尽量宏观些、全局些,以便对可能的申论主题有所了解。

例如: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A类试卷的主题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与即将入职的公务员自身素质及工作情况紧密相关,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把群众工作贯穿到社会管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B卷的考查主题是收入差距和财富观问题。

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明确了各项改革措施。

这与当前政府倡导的社会公平和构建和谐社会相契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