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2015年暑期贵州控拜支教 法律知识与道德、人文素养

方案

第一版

上海市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向炎贞 团队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2 / 17 上海松江区扬志青年社工服务社 编制

概 述 本学期,我们开设的这门课程,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游戏以开放、分享、快乐的体验方式,让学生获得感悟。 我们建议,在这门课程的教学当中,老师应该是以一个引导者、支持者、管理者的角色出现。首先,作为引导者,是老师最重要的角色,是引导孩子能用心去体验和感悟;其次,身为支持者,要对学生游戏后的体验和感悟做出支持不做评价;最后,作为管理者,对游戏中不愿参与的学生进行鼓励,让他们有信心参与游戏;对游戏中不合作的学生进行管理,让他们不要影响到他人。 其它内容,在此就不一一赘述,相信当您选择这门课程时,已做好了应有的准备,现在就请您多学习、多研究,每次活动之前能有一个充足的备课和设计,能让这门课程更好的发挥它的意义,让学生真正能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心灵的感悟!也能让您在授课的过程中,发挥所长、锻炼成长! 团队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3 / 17 上海松江区扬志青年社工服务社 编制

活动1:顶纸棒的启示 一、活动目的:通过训练,增强自信心。 二、活动道具:学生每人准备好报纸、胶棒、手工剪刀等;秒表一块。 三、活动说明: 一个人的不自信往往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如不敢向别人提要求,害怕遭到拒绝;面对任务退缩,担心自己完不成;讨好别人,不愿得罪别人,等等。不自信的人很少尝试自信的行为。行为训练对于克服不自信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四、活动过程: 1、指导每位学生用报纸等做个纸棒,顶在手心里,进行比赛,老师按秒表报时间。 提问:a、比赛前几名的同学是不是都是平时学习成绩最好的同学?为什么? b、询问比赛前几名同学的心情如何? c、如果要进行第二次比赛,你最想做什么? 2、建议学生改进纸棒,延长顶纸棒的时间,再进行比赛,统计时间。 思考:顶纸棒的时间比第一次延长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自己或同学总结的延长顶纸棒的经验,改进纸棒,再次进行比赛。 思考:总结一下自己顶纸棒的时间一次比一次久的原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4、各显神通,再次改进纸棒后进行比赛,可以把纸棒顶在各个部位,比赛谁顶的时间最久? 团队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4 / 17 上海松江区扬志青年社工服务社 编制

活动2:找寻队友 一、活动目的:通过游戏,感悟团队的力量。 二、活动道具:扑克牌一副。 三、活动过程: 1.每个伙伴都将领到一张扑克牌,你需要做的事是:在这个教室里寻找5个伙伴,组成六人小组。 2.每个伙伴都要力争使自己手里的牌与其他5个队友的牌组成一副最大的牌。 3.所谓“最大”我们界定为这样:顺子﹥四个炸弹加一对﹥四个炸弹加两个单牌﹥两个三对子﹥三个两对子﹥其他 四、分享与自我探索 1.你拿到的牌是什么呢?你满意吗? 2.你如何去找寻队友组成最强的团队呢? 3.你手中的牌是否决定了你的强大的呢? 4.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感受是怎么样的呢? 团队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5 / 17 上海松江区扬志青年社工服务社 编制

活动3:习惯的魔力 一、活动目的: 体验改变习惯的困难及改变习惯的普遍反应。 让学生意识到要不断挑战自己,改变自己的习惯是可能的。 二、活动过程: 习惯这个东西还是很有力量的。这个游戏,操作起来很简单,也不需要特殊的准备。就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座位上一试身手就成了。需要的道具呢,就是每个人平日所穿的衣服和脚上的运动鞋。具体的方法是这样的: 步骤一: 先把身上的外套脱下来,你是先脱哪一只袖子的,后脱哪一只袖子的请在纸上记录下来。 下面解开鞋带,脱下你的鞋子; 把衣服穿起来,你是先穿哪一只袖子的,后穿哪一只袖子的请在纸上记录下来。 穿上你的鞋子,把鞋带系好。注意一下,你是怎样系鞋带的。 步骤二: 请你再把鞋子脱下来,之后再把衣服脱下来。 把衣服穿起来,但有一点提请同学们高度注意,这一次,要和上次的穿法有所不同。 穿上你的鞋子,你要用一种新的办法结你的鞋带 可以反复演练几次,看看需要多少次,自己才能养成新的习惯。在以后的日子里也不妨多留心,看自己这个简单的动作中,是不是又恢复到以前的习惯中。 三、分享与自我探索 游戏已经大功告成了。你有什么感受? 是不是换了新的穿衣穿鞋的方法之后,原本灵巧的你,变得笨手笨脚了? 四、引发学生讨论如何改变不良习惯: 提问与讨论:在生活学习中,有哪些情况要求我们打破自身的习惯?我们的习惯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拓展我们的习惯?做完游戏后,人们之间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五、小结: 这本是一个多么小的改变啊!但即使是这样微小的改变,也会引起我们强烈的不适应感。 团队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6 / 17 上海松江区扬志青年社工服务社 编制

所以,当你决定要改变的时候,会有很多阻力的,但只要你决心下定,坚持下去,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如果你不信,不妨就从这个小小的游戏开始,从明天早上起,就换一种方法穿衣,若干天之后,你就会养成新的习惯了。 下面提供的是游戏延伸训练: 如果自己怕羞或不擅长人际交往,可以尝试多和陌生人打招呼和聊天,如假装问到某个地方怎么走,你会发现与陌生人交往并不是一件难事; 放学回家时换一条路走,或换乘另外一辆公交车,虽然可能会费一些时间,但往往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说不定会发现更近的路线。 试着用左手写字、拿筷子、打球、取东西等,笨拙一点也不要紧,因为训练左手可以开发人的右脑。 尝试一些从前不敢尝试的“新”事物或“新”活动(这个“新”是相对自己而言的,尽管别人可能已经觉得不再时髦):如平时不敢吃辣,今日不妨尝点辣的,说不定你开始喜欢那种很爽很刺激的感觉;穿一些色彩、风格和你平时衣着不同的衣服,说不定它会给你带来一种新的感觉和情绪。 团队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7 / 17 上海松江区扬志青年社工服务社 编制

活动4 : 收获“糖弹” 一、活动目的: 1.通过给予赞美发现他人的长处,取长补短。 2.通过接受赞美发现自己的优点,扬长避短。 3.学会人际沟通的技巧,掌握人际和谐的法宝。 二、活动道具:亮的彩纸、笔。 三、活动过程: 1.活动分组,每组5—8人,每个学生根据需要领取做“糖弹”的漂亮纸,在5分钟时间内,对班内同学尽可能多的赞美,把赞美话写在纸上,做成“糖弹”; 2.5分钟后大家把“糖弹”抛给想要赞美的人,直到把手中的“糖弹”全部送完后,才能打开自己收到的“糖弹”; 3.小组交流自己收到的“糖弹”,并把它读出来。 安排小组讨论: (1)收到“糖弹”时与人目光接触时的感觉是什么? (2)收到的“糖弹”是甜的还是有伤害的? (3)当你看到别人对自己的赞美,感受如何? (4)你是否还有赞美想送出去? 4.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做全班分享。 四、注意事项 1.因为可能每个人收到的“糖弹”不一样多,主持人要关注收到较少的或根本没有收到的学生,所以主持人应事先准备几个“糖弹”备用。 2.在制造“糖弹”时,主持人可以暗示同学们,赞美可以是浅表的,也可以是深层的,最好是独特的。可以赞美熟悉的人、尊敬的人,也可以是初识的、需要鼓励的人等。 3.发射“糖弹”时一定要有目光的交流和真诚的回应。 团队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8 / 17 上海松江区扬志青年社工服务社 编制

活动5:A----B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游戏展示自己“走过去”的形象,提升自信。 2.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具有个性的自我形象。 二、活动过程 1.确定A、B的位置。 2.游戏的目的是从A走到B。 3.每个人都必须从A点走到B点,且前面的人用过的方法不能再用了。 4.只能一个一个通过。 5.监督员是所有的学员,有重复的走法让我们把他赶回去重新来过 6.所有学生都走完后,评选出“最自信”、“最热情”、“最幽默”、“最佳创意”、“最具活力”、“最佳搭档”等奖项。 三、分享与自我探索: 1.这个疯狂的游戏中大家学到了什么?领悟到了什么? 2.当听到要用不同的方法走过去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是不是觉得不可能呢? 3.你又是如何找寻到不同的方法的呢? 4.试想一个人能想出这么多的办法吗? 四、注意事项: 1.开始要做好引导工作,给5—10分钟的创意设计与准备时间,鼓励每个人投入活动,特别对内向、自卑、胆小的学生,既要激励又要尊重,让其放下包袱,投入体验。 2.为了避免部分学生因紧张而怯场甚至拒绝参与,可以允许两人、三人一起组合“走过来”,甚至提供面具。 3.为了营造现场气氛,可以播放背景音乐,事先多准备一些道具供学生选择用,当学生“走过来”时全体可以鼓掌激励。在评选“最佳奖”时注意评选比例,以激励为目的。 团队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9 / 17 上海松江区扬志青年社工服务社 编制

活动6:一张试卷 一、活动目的:学生有感悟就可(如:磨刀不误砍柴工;事半功倍、事倍功半;细节决定成败等)。 二、活动准备:学生准备红色、黑色和蓝色笔各一支 。教师准备好试卷学生一人一份。 三、活动过程: 指导语:这是一个需要速度的游戏。总共十几道题,请你先看一遍题目,然后按题目的要求做,速度越快越好。做完后请你看看自己花了多少时间,能挑战我们以前的记录吗?下面请拿好蓝色笔开始答以下的试卷。 试 卷 一、答卷之前请通读全部资料。 二、请将你的名字写在本卷子的右上角。 三、请将上面第二个要求中的“名字”二字用黑色圆珠笔圈起来。 四、轻轻捏着鼻子大声叫你自己的名字三遍。 五、拍打你的桌子三下。 六、在卷子的反面用红色圆珠笔再写一遍你自己的名字。 七、在卷子的左下角写上你所在的学校的名称。 八、在本卷子的右下角写上你所在的年纪和班级的名称。 九、当你完成以上要求后,站起来再坐下,大声地说“我做到了” 。 十、既然你已按照第一条的要求做了,又认真读完了全篇的内容,你只需要按照第二条的要求完成了第二道题目,就算答完了本张卷子。 十一、完成后请不要出声,看到别人的举动也不要笑,静候全体同学完成卷子。 四、分享与自我探索: 1、你有些什么感想和收获? 2、和同学分享一下,小组交流。 五、一份游戏后的报告(统计后计算出百分比) 全班共有 位同学参与游戏,能正确完成这张试卷的同学约占 %;约有 %的同学虽然也能按试卷的第一项要求通读了全部资料,但只是粗略浏览,没有理解题意就开始作答;而 %左右的同学则完全是没有按要求去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