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形成练习题1.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糖水 B.蒸馏水 C.碘酒 D.汽水2.在①石灰水;②糖水;③70%的酒精;④稀硫酸等几种溶液中,溶剂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3.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是因为溶解而导致温度有明显变化的是( )。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冰块 D.硝酸钾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酒中的溶剂是水 B.把食用油放入水里,并用力振荡,食用油是溶质C.高锰酸钾放入水中,形成紫色溶液 D.将少量氯化钠放入水中溶解,溶剂是氯化钠5.下列物质中,前者为化合物,后者为溶液的一组是( )。
A.液氧、稀硫酸 B.氯化氢气体、盐酸C.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 D.糖水、海水6.下列物质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振荡,能得到溶液的是( )。
A.木炭粉 B.铜粉 C.大理石粉 D.银粉7.锌粒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锌粒有剩余,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
A.锌 B.硫酸 C.硫酸锌 D.硫酸铜8.铁和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
A.只有硫酸亚铁 B.只有铁 C.只有硫酸铁 D.有硫酸亚铁和硫酸9.只需用水就能清洗干净的是( )。
A.附有氧化铁的试管 B.附有植物油的试管C.内壁有水垢的热水瓶 D.附有食盐的烧杯10.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B.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C.溶剂量不变时,加入的溶质越多,溶液质量一定越大D.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溶液温度一定不变11.从组成上看,溶液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从质量上看,溶液的质量________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和;从体积上看,溶液的体积______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
12.将下列溶液的溶质或溶剂的化学式填入相应的空格内:13.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溶液溶质可用制取氢气的稀硫酸溶液用于医疗消毒的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医疗消毒用的高锰酸钾溶液(俗称紫药水)医疗用的0.9%的氯化钠注射液(生理盐水)澄清的石灰水14.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把适用的试剂、操作方法的序号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加适量盐酸、过滤、蒸发;②加适量水、过滤、蒸发;③加适量水、过滤;④加热(或高温灼烧);⑤加适量盐酸、蒸发。
(1)碳酸钙中含有少量Na2CO3:________。
(2)KCl粉末中含有少量K2CO3:________。
(3)CaO中含少量CaCO3:________。
(4)MnO2中含有少量炭粉:________。
(5)KCl中含有少量MnO2:________。
15.(1)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盐水是溶液,糖水是溶液,混合在一起,既有糖又有盐则不是溶液了。
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中只含有溶质分子、溶剂分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溶液的基本特征是A.含有溶质和溶剂B.其组成中一定含有水C.具有无色及透明性D.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17.蔗糖水是溶液,原因是A.两种物质组成的B.无色透明的液体C.加热至沸腾也不分解D.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在水中18.一杯食盐溶液,从溶液的上部取出一些,测得它的密度为a g/cm3;再从下部取出一些,测得它的密度为b g/cm3,则a与b的关系正确的是A.a=bB.a<bC.a>bD.无法确定19.组成溶液的溶质A.只能是气体B.只能是液体C.只能是固体D.可能是固体,也可能是液体或气体20.很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A.反应速率快B.易于操作C.不需加热D.设备简单21.在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质里属于乳浊液的是A.牛奶B.生理盐水C.眼药水D.白酒22.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____________另一种物质里,形成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
其中,能溶解____________的物质叫做溶剂,被____________的物质叫溶质。
23.从组成上看,溶液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的;从质量上看,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__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和;从体积上看,溶液的体积____________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
24.将溶质和溶剂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内:溶液溶质溶剂溶液溶质溶剂75%的医用酒精碘酒澄清石灰水稀盐酸25.利用玻璃瓶和一些必要的药品进行如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在空白处。
实验内容振荡静置2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判断理由。
(1)、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
(2)、盐水是溶液,糖水是溶液,混合在一起,既有糖又有盐则不是溶液了。
(3)、溶液中只含有溶质分子、溶剂分子。
27.有人说:“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故溶解中只发生溶质的扩散过程,而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故溶解中只发生溶质的水合过程。
”对吗?为什么?溶解度练习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加速溶解的措施中,能改变固体溶解度的是( )。
A.把固体研细 B.加热 C.搅拌 D.振荡2.通常情况下,将一杯不饱和的蔗糖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适宜的方法是( )。
A.加蔗糖 B.加水 C.升温 D.增大压强3.下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在t1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在t2 ℃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D.在t1℃时,100 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 g4.现有6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若将其温度降到20 ℃,此时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仍为饱和溶液 B.硝酸钾的溶解度发生了变化C.降温前后溶液的质量不变 D.降温前后溶剂的质量不变5.下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60 ℃时,取100 g水配制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至30 ℃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A.130 g B.140 g C.160 g D.180 g6.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1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2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C.将t3 ℃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 ℃时都会析出晶体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7.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写出三点符合图中溶解度曲线的不同类型的信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2) t1℃时30 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________g。
9.如下图所示,把一只新鲜鸡蛋放入盛水的玻璃杯中。
鸡蛋沉入水底(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做以下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若向玻璃杯中逐渐加入食盐粉末直至溶液饱和(饱和食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将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并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向玻璃杯中逐渐加入浓盐酸,鸡蛋壳表面会有什么现象?这会使鸡蛋怎样运动?写出上述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P点表示t1 ℃时,________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的物质是______。
(3)t2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4)t1 ℃时A的溶解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t2 ℃时A的溶解度。
(5)t2℃时,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1.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100 g水中溶解20 g NaCl达到饱和状态,则NaCl的溶解度为20 gB.在20℃时,把20 g NaCl溶解在100 g水中,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20 gC.在20℃时,把20 g NaCl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20 gD.在30℃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7 gNaCl恰饱和,则30℃时NaCl的溶解度为37 g12.不能影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是A.温度高低B.溶质、溶剂的质量C.溶剂的种类D.溶质的种类13.溶解度曲线图可表示的意义是①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②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数值③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小④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A.全部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④14.在10℃时,KNO3的溶解度为20 g,则此温度下KNO3饱和溶液中质量比关系正确的是A.m溶液∶m溶质=4∶1 B.m溶液∶m溶质=5∶1C.m溶剂∶m溶质=4∶1D.m溶剂∶m溶质=5∶115.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
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是A.饱和溶液B.不饱和溶液C.氯化钠溶解度升高D.氯化钠溶解度降低16.下列物质中,随温度的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的是A.熟石灰B.食盐C.氯化钾D.氧气17.30℃时,往100 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10 g硝酸钾晶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晶体未溶,稍加热后,晶体全部溶解,试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搅拌后及加热前一定是饱和溶液B.搅拌后及加热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加热后一定是饱和溶液D.加热后不一定是饱和溶液18.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可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