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物态和物态变化基础练习题(含答案)

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物态和物态变化基础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物理高考总复习物态和物态变化基础练习题
▲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饱和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B.自然界凡是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过程都能自然发生
C.液晶具有光学的各向异性
D.荷叶上的露珠成球形是表面张力的结果
E.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2.以下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有()
A.因为水银滴在玻璃板上将成椭球状,所以说水银是一种不浸润液体
B.液体对固体是否发生浸润现象,是由液体和固体两者的性质共同决定的
C.在人造卫星中,由于一切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一个固定着的容器中装有浸润其器壁的液体时,必须用盖子盖紧,否则容器中的液体一定会沿器壁流散
D.当A液体和B固体接触时,是发生浸润现象还是发生不浸润现象,关键决定于B固体分子对附着层A 液体分子的吸引力是比液体内的分子对附着层分子吸引力大些还是小些
3.一切热现象都是由组成物体的大量微观粒子的无规则运动在总体上的宏观表现,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
B.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相等时,分子势能最小
C.布朗运动是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
D.绝对湿度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低
E.热力学第二定律可表述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1为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分布图象,由图可知状态①的温度比状态②的温度高
B .图2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的P V -图线,由图可知气体由状态A 变化到B 的过程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C .图3为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可知当分子间的距离0r r >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D .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小;附着层内液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
5.关于热学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但要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必须有第三者介入
B .如果用Q 表示物体吸收的能量,用W 表示物体对外界所做的功,ΔU 表示物体内能的增加,那么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表达为Q U W =∆+
C .蒸发的快慢与空气的湿度有关,与气温无关
D .摄氏温度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摄氏温度t 与热力学温度T 的关系是27315K T t =+. E.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直径的实验中,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获得很小的一滴油酸并测出其体积,二是测量这滴油酸在水面上形成的油膜面积
6.缝衣针能静止于水面上,是因为( )
A .针的重力可忽略
B .针的重力与浮力平衡
C .针的重力与表面张力平衡
D .表面张力使水面收缩成“弹性薄膜”,对针产生一个向上的支持力
7.在天平的左盘挂一根铁丝,右盘放一砝码,且铁丝浸于液体中,此时天平平衡,如图所示,现将左端液体下移使铁丝刚刚露出液面,则( )
A .天平仍然平衡
B .由于铁丝离开水面沾上液体,重力增加而使天平平衡被破坏,左端下降
C .由于铁丝刚离开液面,和液面间生成一液膜,此液膜的表面张力使天平左端下降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8.关于液体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蒸发和沸腾都属汽化现象
B.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只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C.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D.蒸发和沸腾都要吸收热量
9.关于浸润与不浸润现象,下面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浸润液体
B.水是不浸润液体
C.同一种液体对不同的固体,可能是浸润的,也可能是不浸润的
D.只有浸润液体在细管中才会产生毛细现象
10.如图所示为水的饱和汽压图象,由图可知()
A.饱和汽压与温度无关B.未饱和汽的压强一定小于饱和汽的压强
C.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减小D.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填空题
11.冬天和夏天相比,冬天的气温较低,水的饱和汽压值(选填“较大”、“较小”),在相对湿度相同的情况下,冬天的绝对湿度(选填“较大”、“较小”).
12.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荷叶上的小水滴总是球形的.在小水滴表面层中,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总体上表现为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分子势能E p和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能总体上反映小水滴表面层中水分子E p的是图中______(选填“A”“B”或“C”)的位置.
13.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

在相互转变的过程中会发生能量交换。

晶体在
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破坏空间点阵,分子势能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分子平均动能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

所以,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非晶体没有空间点阵,吸收的热量主要转化为________(填“分子动能”或“分子势能”),不断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温度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保持不变”)。

14.如图所示,家用内径为22cm的高压锅,锅盖上排气孔的直径为0.4cm ,限压阀的质量为0.16kg.如果上海地区用它煮水消毒,根据下面水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的表格可知,这个高压锅内最高水温大约为
________°C.若在锅盖上再安装一套相同的排气孔和限压阀,则锅内最高水温将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上海地区的大气压强约为1.00×105p A, g取10m/s2)
15.同一种液体,滴在固体A的表面时,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情况;当把毛细管B插入这种液体时,液面又出现图乙的情况.若A固体和B毛细管都很干净,则A固体和B管一定___(选填“是”或“不是”)同种材料,固体A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内的分子的引力比B管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的分子的引力_____(选填“大”或“小”).
16.如图所示,在一导热性能良好、两端密闭的透明细玻璃管中装有一定量的纯净水。

假设图中附着层的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为r1,内部水的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为r2,则r1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r2。

若某段时间内发现外界温度缓慢升高,假设外界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不变,则这段时间内外界空气的相对湿度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段时间内玻璃管内水蒸气的密度
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7.用金属丝制成一个U型架,一段细长棉线两端紧扣在U型架两臂上A、B两点,细线中点O处有一扣.将U型架浸入肥皂液中再取出,U型架上形成的肥皂液膜如图所示,细线被绷紧是因为液体表面层存在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使得液面有____________的趋势;用力拉动细线中点的扣至图中虚线位置(肥皂液膜未发生破损),肥皂液膜的内能将____________(忽略肥皂液膜的蒸发影响)
▲实验题
18.小李为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在实验室进行了探究实验.根据测量结果他画出了相关图像,如图a、b所示.
(1)这两个实验都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温度计和_________;图a中加热至BC段时,物质的状态为
_________.
(2)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c所示,则水的沸点是_________℃,此时实验室的大气压____________1个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3)在图a中,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题
19.如图所示,在竖直摆放的气缸内有水和水蒸气,水蒸气上方由质量为M=60kg的可以自由上下移动的活塞封闭系统,活塞上方为真空.当水中加热器功率为P1=100W时,活塞以v1=0.01m/s缓慢上升,当加热器功率为P2=200W时,活塞以v2=0.025m/s缓慢上升,若在加热水的过程中容器的温度不变,求系统散热速率(即单位时间内热量散失量).
20.将100℃的水蒸气、50℃的水和﹣20℃的冰按质量比1:2:10的比例混合,求混合后的最终温度(c冰=2100J/(kg•℃),c水=4200J/(kg•℃),L=2.26×106J/kg,Q冰=3.36×105J/kg).
21.如图所示是测定肥皂液表面张力系数的装置, 均匀的杠杆支点O在中央, 矩形铜丝框的质量为0.4g, 其两脚间的距离L=5cm;将其悬于杠杆上右端距中央L1=15cm的A处。

实验时将铜丝框浸没在肥皂水中, 在杠杆左端挂一个1g的砝码, 将肥皂水杯缓缓下移, 使框上部离开液面形成肥皂膜。

此时若将砝码移到距杠杆中央L2=12cm的B处时, 杠杆刚好处于平衡状态。

试据此计算肥皂液的表面张力系数。

(提示:表面张力的大小与液面边界线长度(设为L)成正比,可以表示为:f=αL ,式中α称为表面张力系数,它表示液面单位长度的边界线上所受的表面张力的大小,g=10m/s2.)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

--培根
参考答案
1.ACD2.BCD3.ABD4.ABC5.ABE6.D7.C8.C9.C10.D
11.较小较小
12.引力C
13.增加保持不变分子动能吸热上升
14.124;不变;
15.不是小
16.小于减小增大
17.收缩到最小增大
18.秒表;固液共存态;98;低于;冰和水的比热容不同;19.3.33J/s
20.t=36℃
21.0.08N/m
1 / 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