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一节课教学设计同学们好,我姓代,你们可以叫我代老师,很高兴在接下来的一年甚至两年时间里能跟大家一起来学习咱们这门数学学科。
相信大家对于高中的学习都充满着好奇,和初中相比呢,高中课程与初中课程有很大的不同。
今天这节课我们不急于上新课,我想和同学们聊一聊数学,一起来探讨为什么要学习数学以及如果学好数学这两个问题。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数学这门学科呢?
同学们经过小学,初中,也已经学习数学这门学科有9年了,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可能有些同学会想,以前学的一些解方程,三角形之类的知识,对以后的生活到底有什么用呢?其实啊,数学作为我们中国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是很多学科的基础。
马克思说过:“一中科学只有在成功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
”正因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一切科学到了最后都归结为数学问题。
相信高中的第一节课各位科任老师都各显神通,通过各种有趣的方式来突出每门课的重要性,作为数学老师我表达上不如文科老师迂回婉转和风趣幽默,我们更喜欢用数字来说明问题。
其实在我们周围又很多事情都是可以用数学来解决的,无非很多人都没有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罢了。
比如说,有一天我和一个朋友去必胜客吃饭,点了一个12寸的披萨,结果服务员说没了,就说给我们一个9寸的外加一个6寸的来抵换,同学们觉得这样划算吗?为什么?(让同学们讨论一会儿)继续说:我的朋友觉得挺划算啊,立马同意了,我当时就隐
隐约约觉得有些不对,随后,我拿起笔在菜单背面大概算了一下:一个 12寸的披萨的面积是=圆周率X半径(12寸的半径是6寸)的平方=3.1415926X6X6=113.0973 平方寸。
一个9寸的披萨的面积是=圆周率X半径(9寸的半径为4.5寸)的平方=3.1415926X4.5X4.5=63.62 平方寸
一个6寸的披萨的面积是=圆周率X半径(6寸的半径为3寸)的平方=3.1415926X3X3= 28.274平方寸。
所以,一个9寸的披萨加上一个6寸的披萨,总共的面积只有=63.62+28.274=91.894 平方寸!只有大约92平方寸!而一个12寸的披萨面积有113平方寸!乍一看,我们好像是赚了,可实际上吃了很大的亏了。
所以说,学好数学并能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来是很重要的。
再提个问题:基督教徒认为上帝是万能的。
同学们认为呢?又如何来证明你的结论呢?(让同学发言讨论)
我的观点:上帝不是万能的。
为什么呢?
证明:(我们用反证法)假如上帝是万能的那么他能够制作出一块无论什么力量都搬不动的石头。
根据假设,既然上帝是万能的,那么他一定能够搬的动他自己制造的那石头,这与“无论什么力量都搬不动的石头”相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
所以上帝不是万能的。
你们看,数学是不是很神奇。
可以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的数学趣事来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比如抓阄,对最后一个抓的人跟第一个抓的人来说公平吗?
事例1、据说国际象棋是古印度的一位宰相发明的。
国王很欣赏他的这项发明,问他的宰相要什么赏赐。
聪明的宰相说,“我所要的从一粒谷子(没错,是1粒,不是1两或1斤)开始。
在这个有64格的棋盘上,第一格里放1粒谷子,第二格里放2粒,第三格里放4粒,即每下一格粒数加倍,……如此下去,一直放满到棋盘上的64格。
这就是我所要的赏赐。
”国王觉得宰相要的实在不多,就叫人按宰相的要求赏赐。
但后来发现即使把全国所有的谷子抬来也远远不够。
事例2、两人轮流往同一个桌子上平放同样大小的硬币,每次一枚,但不允许任何两枚硬币有重叠的部分,规定谁放下最后一枚硬币,并使得对方没有再放的位置,就谁获胜.试问是先放者获胜,还是后放者获胜?怎样才能稳操胜券?(学生们又不懂了,一阵胡思乱想过后)
老师出马:先放者获胜.只要先放硬币的人将硬币放在正方形的中心处,然后,对方每放一枚硬币,先放者都在对于所放硬币关于桌子中心的对称处放一枚同样的硬币,如此进行下去,先放者必胜。
……
……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取事例…..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思考,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