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技术操作规程》考试试题
(检验科、血型室、质控科)
一、填空题(共30空,每空1分,共30分)
1、《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自2016年3月1日施行。
为不断提升血站 质量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规程》将每3年修订1次。
2、将献血者健康征询、一般检查以及献血前 血液检测 的结果与献血者健 康检查要求的规定进行对照分析和评价,做出献血者是否符合献血条件的 判断并签名。
3、献血前血液检测项目包括 血红蛋白(Hb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还应检测 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等项目。
血液采集完成后,应先留取血清学检测标本管,再留取核酸检测标本管。
速冻是保存凝血因子™的关键加工步骤, 冷冻速率 和血浆中心温度 是2 个关键参数。
7、进出血液隔离区域的血液应做好交接和记录, 记录至少包括血型、品名、 数量、时间、交接人及签名等。
&将检测报告中尚未最终判定结果的血液继续 隔离并做好标识。
9、血液标本在采血现场的临时保存温度为 2〜8C 。
血液标本的运输温度为 2〜10C 。
10、核酸检测系统正式投入使用之前,还应进行 分析灵敏度 验证。
科室:
姓名: 成绩:
4、 献血者献血前的体格检查及血液检验以血站结果为准,有效期为 14
5、
6、
11、如果使用多台设备检测同一个项目,应对设备之间的 性能 和差异进行 比较。
12、标本因运输或检测频次等原因不能在
小时内完成检测时,标本 需要进行冷冻保存。
13、血型检测常用方法有 平板法 和 微板法
血液检测最终结论 是血液放行与否的重要依据。
只有检测合格的 血液方可放行供临床使用,检测不合格的血液不得放行。
15、检测结果用于血液放行的血液标本,应在采集血袋血液的 同时 或者 从血袋血液 中留取。
16、在试剂保存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试剂性能出现衰减,如果试剂盒对照 品和室内质控品的检测值呈现连续走低趋势且无法使其回升纠正,应考虑 终止使用。
17、核酸实验室各区域空间完全相互独立,不能直接相通。
其中
材储存与准备区必须独立设置。
18、外部质控品可用于监控试验的 有效性 和 稳定性
19、试剂运送途中的温度必须符合试剂说明书要求,供应商必须提供试剂 运输冷链监控温度记录。
20、全血及血液成分和关键物料的取样方法应当尽可能采用密闭系统进行 取样,如果采用开放系统取样,应当严格
无菌 操作。
14、 试剂耗
二、选择题(每题2分, 共 40 分) 1、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
2015版)》献血前血液检测强制规定的检测项目是 A 、 Hb B 、ALT C 、ABO 血型 D 、RH 血型
2、核酸标本米集后应在( B )内离心。
A 2
B 、4
C 、6
D 、8 3、《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版)》将ALT 限值由W 40U/L 调整为W ( D )
U /L 。
30 B 、35 C 、45 D 、50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版)》将ALT 由2遍检测调整为几遍检测?
2 C 、
3 D 、4
物料_B_及其生产和供应方的资质应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
A 数量
B 质量
C 种类
D 体积 6、应当将新鲜和冷沉淀凝血因子快速冻结,最好在 A 分钟内将血浆中心温
度降至
A 60 -30
B 、50 -30
C 、40 -30
D 、60 -20 7、用于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起始血液为( C )
A 冰冻血浆
B 普通冰冻血浆
C 新鲜冰冻血浆
D 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
用于检测男性血比重的硫酸铜溶液比重应为( B ) ± 0.0005
1.0521 B 、1.0520 C 、1.0510 D 、1.0512
10、储血设备发生( C )时,报警系统应以声/光方式发出报警
11、在使用硫酸铜溶液检测血红蛋白时, 在距硫酸铜溶液上方(A )cm 处 垂直将1滴血液轻轻滴入,血滴应不含气泡 4、 5、 8、 红细胞在米集后
天可辐照,辐照后可再储存14天。
(C ) 7 B 、 10 C 14 D 、16
9、 A 、电源故障 B 、温度失控 C 、电源故障或温度失控
12、对于由于献血者个体差异所引起的,而且在血液采集和制备过程中难
以控制的不影响安全性的指标,如果有(C)的抽检结果落在质量控制指标范围内,可认为血液采集和制备过程受控。
A、50 % B 、65% C 、75% D 、85%
13、储血设备的质量检查包括温度的检查,血小板温箱的温度标准是(A )
A、20-24 C B 、16-20 C C 、24-28 C
14、应当建立和实施血液检测最终结论的计算机判定程序。
如果需要人工
判定,应由谁复核。
(C )
A、实验室主任
B、质量监督员
C、双人
D、质量主管
15、用于核酸检测的标本因特殊情况不能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检测该如何保
存。
(D )
A、2〜8C
B、2〜10C
C、-10 C
16、核酸实验室单向工作流向制度实验室人员和物品的工作流向应为
C )。
A、标本处理和标本制备区T试剂耗材储存与准备区T扩增检测区
B、扩增检测区T标本处理和标本制备区T试剂耗材储存与准备区
C、试剂耗材储存与准备区7标本处理和标本制备区7扩增检测区
试剂耗材储存与准备区7扩增检测区7标本处理和标本制备区
17、核酸检测标志物(弱阳性质控品)浓度建议为核酸检测系统最低检测
限的。
(D )
A、1-3 倍
B、2-3 倍
C、1-5 倍
D、2-5 倍
18、什么的检测值符合试剂说明书的要求,是判定试验有效的最低要求。
19、初次试验为有反应性的检测标本的后续处理有( B )种选择。
C 、3 20、血液标本的一般要求(ABC。
注:多选
判断题(每题2分,共20 分) 检测结果用于判定血液能否放行的标本可以在献血时同步留取。
也可以 在献血者健康检查时提前留取。
(X ) 2、待检测、制备等尚未被判定合格的血液和不合格的血液可以放在同一储 血冰箱内,只需要电脑信息隔离,防止不合格血液的误发放。
(X ) 3、每一批关键物料必须有批批检或出厂检验报告。
(V )
4、血站将遵照国家规定对献血者血液进行血液传播疾病的检测,检测合格 的血液将用于临床,不合格的血液将按照国家规定处置。
(V )
5、应建立并执行试剂的质量抽检制度,无需对每次购进的试剂进行质量抽 检。
(X )
6、标本如果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会使 CO 逸出,导致pH 测定值比实际 值偏低。
(X )
7、实验室实施空气流向控制,扩增前和扩增后区域应具有独立通风系统,
扩增后区域保持负压状态,其它区域保持正压或常压状态,防止扩增产物 进入扩
A 、试剂盒各种试验对照
B 、外部质控品
C 、内部质控品
D 、实验室自制或商品化的血清盘
A 、1
标本与血液、献血者 对应 标本质量符合检测项目技术要求 C 、 标本信息具有可追溯性
D 、2-10 C 保存
1、
增前的区域。
(V)。
&消毒时应使用各区域专用的清洁用具,遵循从污染区域向清洁区域实施消毒的原则,防止交叉污染。
(X)
9、如需对个别试验参数进行修改,可不进行确认。
(X)
10、发现血液检测最终结论报告有误,应迅速启动血液检测最终报告收回
和血液收回程序。
(V )
四、简答题(共2题,每题5分)
1、血液检测合格判定标准是什么?
HIV、HBV HCV梅毒感染标志物检测的最终结论均为无反应性,ABO/RhD
血型正确定型,ALT W 50U/L。
按4.1.1.6检测地方性、时限性输血相关传
染病标志物时其最终检测结果均为无反应性。
2、2015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输血相关传染病的检测方法包括什么?
(1)核酸扩增检测技术,包括转录介导的核酸扩增检测技术(TMA、实时
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
(2)血清学检测技术,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免疫分
析试验(CLIA)。
(3)速率法(湿化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