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马俊起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科技技术快速提升,更多新型技术被广泛应用。
卫星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阐述卫星
遥感技术的概念,从土地利用现状、社会关注等多个方面剖析了我国国土资源调
查现状,并从基础数据监测和动态监测这两个方面探究了卫星遥感技术在国土资
源调查中的具体应用,并简要分析了其局限性和改善方法。
关键词:卫星遥感技术;国土资源;调查工作;应用
引言
国土资源就是指国家领土范围内一切自然资源的总称。
遥感获取的数据信息
主要特征为客观性、真实性较高,且易获取,在我国国土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
通过对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解读,可准确判断国土资源的利用现状,便于
相关管理部门的管控。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遥感影像数据种类和
质量都有提升,且获取成本降低,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国土资源调查概念与卫星遥感技术
1.1国土资源调查基本概念
国土资源的基本概念有宏观和微观层面之分,宏观意义上的国土资源是指自
然和社会资源的总体,是对国土规划区域内资源、人口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总称。
微观意义上的国土资源是指以森林资源、湿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等为代表的自
然资源。
国土资源调查工作有综合调查以及专业调查之分,其中综合调查是针对
国土资源和相关环境资源的综合信息的调查,专业调查是针对某种资源的规划发
展工作所进行的调查。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准确地了解国土资源信息对于国家经
济生活社会的规划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卫星遥感技术
卫星遥感技术是航天遥感中最实用、最普遍的遥感技术。
它以人造卫星为平台,卫星接收地球表面各类物质发射或反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根据这些电磁波
按波段的波谱数据描绘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等。
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
极其广泛,在环境、气象、海洋等领域都有应用,例如它可以进行气象监测,可
以对农作物长势、病虫害及冻害进行监测,也可以对各种资源进行监测。
它依靠
卫星获取目标对象的数字化数据,并将数字化数据进行实时或准实传输处理,传
输给地面接收站,地面接收站将接收到的数字化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相融合,从
而形成目标对象的基础数据库,具有视点高、视域广、数据收取快和可重复覆盖、连续观测的特点。
2遥感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2.1土地资源调查
遥感技术可以在短时间为调查工作提供大量的数据信息,且数据具有实时性
和准确性。
和飞行装置相比卫星遥感技术更加稳定,且电磁波反映画面的清晰度
更高,土地边界以及特征更加明显。
对于地形地貌较为复杂的地区来说,地质结
构更加复杂,可以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减少工作量,且可以将大量的野外工作移至
室内进行,这样减少了工作强度,也可以突破外部环境的限制,从某个层面来说
减少了管理费用,可以提高勘察的质量和效率,缩短勘察工作时间,形成动态的
地区地形监测模式。
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拓宽视野,也可以快速定位。
2.2地质环境调查以及地质灾害预防
有效地使用遥感技术还可以及时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在对地质环境进行实
时监测的过程中,了解土地状况,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归纳传输,建立统一的勘测
系统,全面了解土地的面积变更等情况。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根据电磁波反射回来
的信息分析地面的状况,对于近些年来频频发生的地震进行有效地预防,根据发
出的电磁波评估可能造成的危害,为之后的抗震救灾行动提供可靠的依据。
3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3.1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具备动态观测土地利用变化的功能,可定期对土地进行测绘观察,
设立两个时点,可直接反映土地利用的情况,了解土地变化和具体分布、土地面
积等相关信息。
对于热点地区,通过遥感监测,采用多种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
和人机互译的方法可对监测数据结果进行统一管理,可从宏观角度整体分析土地
利用情况,也可了解农田保护以及城市的发展进程,对于土地管理以及土地调控
等措施予以落实。
可为国家和省的土地资源完善奠定基础,也可以满足土地开发
利用的监测要求。
3.2土地总体规划应用
国家土地资源应用遥感技术,可保障资源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实现土地
资源的有效应用,保障土地资源管理、规划的真实性、科学性,为后期土地开发
工作奠定基础。
在遥感技术基础上,开展摄影制图,能够实现新一轮土地利用的
规划与创新,实现基础图修编,以此提升规划编制的精准性,弥补传统规划编制
缺陷,为后期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数据支撑。
3.3地质灾害预警预报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
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
部分省区地质灾
害活动频率高,成灾强度大,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因此,人们
对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我们可以通过对
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对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进行监测,实时获取目标地区的土
地变化情况,及时地向公众发布预警预报信息,提高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的及时性
和准确性,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定的技术保障。
3.4在土地变更调查中的应用
借助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能够及时获取土地利用的相关情况,并且可以完
成土地变更调查工作。
通过叠加分析不同时期的影像,便于及时掌握监测地中的
变化情况。
遥感技术的运用也能够推动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弥补传统勘测工作中
的不断,这样一来也有效降低了外业的工作量以及作业时间。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对数据库的正射影像以及底图进行更新,以此来有效确保数据的实效性,以免不合理变更现象的产生。
3.5生态污染监测应用
借助卫星遥感技术,能够全面监测土地的生态污染状况。
运用卫星遥感技术
可以对土地的植被、性质以及地表等有关数据进行收集,从而建立起基础的数据库,并且定期开展监测工作。
如果土地中其中一个要素的空间分布出现了异常,
就需要有效落实实地考察工作,并且全面进行分析以及判断。
如果将这种故障确
定为生态污染,就需要运用有效的防治措施。
在落实治理工作的过程中,也可以
使用卫星遥感技术完成实时监测工作,及时掌控实际的治理情况,并且立足于具
体情况,及时作出调整以及改进。
3.6国土执法监察应用
就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国土资源部门已经建成了遥感监测体系,能够为国土
执法提供有效支持,强化国土资源的维护与管理。
遥感技术就如同国土执法部门的“千里眼”。
应用遥感技术,能够实现土地执法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切实保障国土资源管理水平,以便及时发现现实生活内的违法情况,维护国土资源,强化农田土地面积的管控。
不仅如此,遥感技术的应用,还可促使国土执法部门实时掌控国土情况,依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做出合理的城市建设与规划,以此实现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在保障国家农业土地面积的同时,加速城市化建设进程,促使城乡经济水平均衡,以此实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结语
卫星遥感技术具有动态、高效、准确的优势,为科学研究以及政策制定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探测和研究方式,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广泛应用必将进一步提高调查监测工作的精准性和时效性,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董丽娜,佟晶.航空遥感技术发展及其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典型应用.科学中国人,2019(18).
[2]白由路,杨俐萍,王磊,卢艳丽,王贺.农业低空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前景.农业网络信息,2019(31).
[3]张东.国土资源遥感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农业与技术,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