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火电厂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电厂锅炉的运行效率有更高的要求,锅炉是电厂运行中的重要设备,其运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电厂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电厂的锅炉运行过程中,对其运行的经济性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多,所以该文着重对影响锅炉运行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使电厂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性得以提升,为保证电厂的经济安全有效运行奠定基础。
关键词:电厂锅炉损失影响
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对于电厂的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为了能够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需要努力降低经营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经济效益。
锅炉的运行效率直接影响到电厂的经济效益。
随着各项新工艺以及新能源的广泛应用,对于电厂锅炉的运行效率有重要的影响。
锅炉作为电厂运行中的重要设备,其高效运行的同时又产生极少的污染,不仅有利于电厂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还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所以要对影响锅炉运行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制定出解决的策略,可以有效的提升锅炉的运行效率,从而提升电厂的经济效益。
1 水和蒸汽品质
在锅炉运行的过程中,锅炉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锅炉能够正常运转的基础要素,而锅炉用水的品质对于锅炉的运行效率有直接的
影响。
如果锅炉水中的离子含量过高的话,也就提升了蒸汽的杂质含量,在蒸汽传递的过程中,这些杂质就会附着在受热器的管壁上,影响到热量的传送,降低了传热能力。
当受热器管壁的积垢严重时,可能会因为温度过高而烧损管壁,造成严重的故障。
如果盐垢过大的情况下,会对汽轮机的叶片有所影响,表面粗糙度有所增加,加大了流通阻力,从而影响到整个机组的运行,降低了运行效率。
目前锅炉内蒸汽含盐量较高,针对于这种现象需要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首先应该严格控制锅炉水的品质,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制备锅炉用水,保证水的杂质含量不超标,以此来降低蒸汽中的含盐量,减少受热器管壁的盐垢。
对于锅炉的运行状况要进行严密的监测,发现结垢现象严重时,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酸洗,清除管壁的积垢。
锅炉运行操作人员要不断的提升业务水平,加强对锅炉的运行管理,不断完善运行技术,在锅炉运行期间,严禁出现超温超压现象,有效的保护锅炉的正常运行。
2 锅炉的各项损失
2.1 排烟损失
影响排烟损失的主要因素是排烟温度和排烟容积。
排烟温度越高,则排烟热损失越大,一般每增加10~15?℃,会使损失增加1%。
排烟温度偏高的原因有:受热面设计过小;实际煤种偏离设计煤种;运行不当,火焰中心偏高;受热面污染;制粉系统漏风,为保证
合适的过量空气系数而减少空气预热器的送风量,其吸热减少及空气预热器漏风、堵灰严重。
排烟容积过大的主要原因为:炉膛及烟道漏风;煤粉过湿,燃烧后产生大量水蒸汽及运行中送风量过大等。
实际运行中,造成排烟温度高及排烟容积大的主要原因是漏风。
运行调整方面。
时刻注意氧量表的变化,控制合理的过量空气系数。
正确监视和分析炉膛小口氧量表和排烟氧量表及风量表的变化。
b.合理投入煤粉燃烧器。
这种时候应该以下层燃烧器的投入为宜,保证炉膛出口正常的烟温。
c.根据煤种变化合理调整风、粉配合,及时调整风速和风量配比,避免煤粉气流冲墙,防止局部高温区域的出现,减少结渣的发生,定期吹灰,以保持受热面清洁。
d.及时关闭各检查门、观察孔,以减少漏风。
e.合理调整制粉系统,根据煤种采用不同的煤粉细度,提高各分离器的效率,尽量减少三次风的含粉量和三次风量。
F.煤种不同,其一次风温的温度也各不相同,但在正常运行时尽量保证一次风温处于较高的水平,但不能烧坏喷口,从而使排烟温度
和燃烧得以保持在最佳水平。
2.2 固体未完全燃烧损失
这种情况是指固体燃烧颗粒在没有完全燃尽的情况下被排出炉外,从而导致热损失的发生。
绝大部分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是由飞灰中可燃物造成的,影响这项损失的主要因素有燃烧方式、燃料性质、过量空气系数、炉膛结构及运行工况等。
实际运行中,影响该损失的主要因素有燃料特性、煤粉细度、过量空气系数和运行方式。
所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合理配煤以保证燃煤质量。
将各煤种精心混配,减少燃煤的大幅度变化,维持运行参数基本稳定。
b.合理调整煤粉细度。
煤粉的细度需要根据热力试验来进行选取,从而保证飞灰的可燃性。
c.控制适量的过量空气系数。
煤粉在燃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参于,从而保证燃烧的稳定性,但一旦冷空气过多,则会对锅炉内的温度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排烟容积增大。
3 降低辅机电耗
在保证减温水压力、负荷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阀门的节流损失;通过液力联轴器,用调节给水泵转速来调节给水流量和给水压力,以提高效率。
另外将送风机的节流调节通过加装液力耦合器变为变速调节,堵塞风道设备漏风以降低送风机电耗,在运行中采用保持正常
的过量空气系数及最小负压、及时堵塞各处漏风、通过吹灰减少烟道阻力、合理使用再循环风及加强对除尘器的维护以防止堵灰等方法降低引风机电耗。
4 维护与保养工作
对锅炉的维修与保养工作是保证锅炉能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所以在对锅炉进行保养期间,要做好各项养护工作。
在锅炉停止运行期间,各项设备都进入了休眠阶段,此时要注意对汽水系统金属内面的处理工作,如果金属表面有水汽,将会造成腐蚀,严重的危害到锅炉的质量,再次运行时,对锅炉的安全性有严重的威胁。
所以在锅炉停运后,要做好汽水系统内金属表面的清洁工作,利用余热烘干法将残留在金属表面的水汽蒸发掉,保证汽水系统内的干燥,并且做好防腐处理。
5 结语
在我国的工业生产中,电厂作为重要的行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工业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能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在电厂运行的过程中,锅炉作为重要的生产设备,对电厂的运行有重要的影响,为电厂的运行提供了基础的动力,直接影响到电厂的经济效益。
所以锅炉运行技术人员要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将先进的技术和工艺运用到锅炉运行中,在为电厂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
形势下,对于锅炉的运行会不断的创新,为提升电厂锅炉的运行效率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高远.600MW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降低排烟温度的试验研究[J].江苏电机程,2011(4).
[2]张清林.提高中国燃煤工业锅炉运行效率及节能措施研究[J].洁净煤技术,2005(2).
[3]岑可法,周昊,池作和,等.大型电站锅炉安全及优化运行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