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松指南-治疗决策-姚军

骨松指南-治疗决策-姚军

• SPA:单光子骨密度测定仪 • SXA:单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 • DXA:双能X线骨吸收仪 • QCT: 定量CT • QUS: 定量超声
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法
WHO 2003 ISCD 2006 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
Relationship Between BMD and Fracture Risk in Untreated Patients
基础措施 预防
药物治疗 再次骨折
谁需要治疗?(国际专家共识)
绝经后骨折
骨密度

骨质疏松:T -2.5

骨量低下:-2.5 < T -1

骨质疏松:T -2.5

骨量低下:-2.5 < T -1
MJA 2004; 180 (6): 298-303
治疗决策 治疗 治疗 治疗 酌情
临床决策与指南
防治骨质疏松药物
基础 抑制骨吸收 促进骨形成
补充剂
药物
药物
其它 药物
钙剂 双膦酸盐 PTH
活性维生素D
维生素D 降钙素 SERMs
维生素K 锶盐
雌激素
中药等
一波三折的激素治疗
ET
HT

素 的
子宫 内膜癌
WHI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性激素治疗与骨质疏松
雌激素
中药等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美国国家骨质疏松基金会(NOF)
北美绝经学会(NAMS)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指南
各种骨质疏松治疗方案均须以
钙和维生素D的充足摄入为基础措施
NIH Consensus. JAMA,2001,285(6):785-95. The North American Menopause Society. Menopause,2001,8(2):84-95. 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summary/summary.aspx?doc_id=3862#s23
临床决策与指南
临床决策
What Who How
指南
1. 概述:定义 2. 临床表现与结果 3. 诊断 4. 危险因素评估 5. 预防及治疗
临床决策与指南
临床决策
What Who How
指南
1. 概述:定义 2. 临床表现与结果 3. 诊断 4. 危险因素评估 5. 预防及治疗
骨质疏松症: 定义
防治骨质疏松药物
基础 抑制骨吸收 促进骨形成
补充剂
药物
药物
其它 药物
钙剂 双膦酸盐 PTH
活性维生素D
维生素D 降钙素 SERMs
维生素K 锶盐
雌激素
中药等
S E R M elective strogen eceptor odulator
Agonist
Bone
CVS
Antagonist
Breast Uterus
临床问题
➢是否人人需要测骨密度? ➢测骨密度的临床意义何在?
测骨密度的临床意义何在?
• 诊断
是否必须诊断了才 开始治疗?
➢ 骨折患者不一定都是骨密度 T -2.5 ➢ 骨密度 T -2.5也不一定都骨折 ➢ 实际上:绝大多数骨折前无BMD检查! ➢ 没有骨密度检测条件,如何诊断骨质疏松?
测骨密度的临床意义何在?
• 对BMD有益 • 预防椎体骨折 • 预防非椎体骨折
绝经早期效果更好(<60岁)
HRT利与弊的重新评估
受益
➢ 绝经症状 ➢ 泌尿生殖道萎缩 ➢ 骨质疏松 ➢ 生活质量 ➢ 结肠癌
风险
▪ 中风 ▪ 血栓和栓塞 ▪ 乳腺癌? ▪ 心脏事件(绝经早期?) ▪ 认知功能(绝经早期?)
HRT的原则
➢ 绝经早期开始 ➢ 明确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最低有效剂量 ➢ 局部问题局部治疗 ➢ 个体化 ➢ 加强安全性监测 ➢ 期限(个体化)
OSTA 指数=(体重-年龄)*0.2, 保留整数
<-4: 高危 -1~-4:中危
>-1:低危
亚洲骨质疏松症风险自我测试方法 (OSTA)
体重 (kg)
40-44 45-49 50-54 55-59 60-64 65-69 70-74 75-79 80-84 85-89 90-94
40-44
45-49
锻炼身体
减少饮酒、含咖啡因饮料
戒烟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目标
• 缓解症状 • 减少骨量丢失 • 提高骨密度
•防治骨折发生-最终目的
低BM
干预
预防
防治骨质疏松药物
基础 抑制骨吸收 促进骨形成
补充剂
药物
药物
其它 药物
钙剂 双膦酸盐 维生素D 降钙素
SERMs
PTH
活性维生素D 维生素K 锶盐
51~70岁 400IU(10μg)/d >71岁 600IU(15μg)/d
如缺乏光照,应再增加日200IU
活性维生素D
• 老年人有肝肾功能不全时,需要使用活性维生素D • 骨化三醇剂量为0.25-0.5μg/天
α-骨化醇为0.25-0.5μg/天
长期大量同时服用活性VD3 和钙,可能导致高血钙 ,造成全身钙化及钙在脏器中的沉积 ,所以长期服 用VD3 和钙时需要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酌情调整 剂量。
钙和维生素D 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础措施”
何谓“基础” ?
➢ 重要,不可缺少; ➢ 不是全部,也不是唯一
每天摄入多少钙合适?
• 19 ~ 50岁 • 女性妊娠哺乳期 • 绝经后妇女 • >50岁男性和妇女
1000mg 1200mg 1000mg 1200mg
钙剂的正确服用
• 分次服比一次服吸收量多 • 与饭同服或饭后即服,胃酸多利于吸收,适合于低胃酸
者; • 如胃酸分泌正常,主张两餐之间服钙剂,因钙剂与饭同
服会影响食物中铁的吸收 • 咬碎服,体表面积增加,利于吸收 • 睡前服,减少夜间骨钙的丢失
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
——帮助肠钙的吸收
•维生素D
•1α (OH)D3( α-骨化醇)
•1,25(OH)2D3(骨化三醇、钙三醇 )
美国医药研究所推荐的维生素D量(1997年)
• WHO (1994)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 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 坏,导致骨脆性增加, 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 身性骨病。
• NIH (2001)
骨质疏松症是骨强度下 降导致骨折危险性升高 的一种骨骼疾病。骨强 度主要由骨密度和骨质 量来体现 。
The NIH Consensus Development Panel on Osteoporosis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Therapy. JAMA 285:785-795, 2001
BMD 2.5SD
-2.5
骨质疏松症 + 骨折
脆性骨折的判断
脆性骨折
从站立位或低于站立位的高度跌倒在地或相似 程度的外伤骨折
骨密度与年龄
骨峰值
绝经
T
0 -1
-2.5
骨密度
0 10 20
Byyny and Speroff 1996
30 40 50 60 年龄 (岁)
70 80
骨矿含量和骨密度测定法
通用诊断指标
脆性骨折 骨密度测定
脆性骨折的判断
指在无外伤或轻微外伤情况下引起的骨折
最典型部位:椎体 股骨颈 Colls骨折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
• WHO建议标准:白人女性、BMD、DXA
正常 骨量低下 骨质疏松症 严重骨质疏松症
与健康成人骨峰值比较 T值
BMD > -1 SD
>-1
-2.5SD < BMD -1 SD -2.5 -1
SERMs 与骨质疏松
EVISTA (Raloxifene)
防治骨质疏松的临床循证研究
MORE Multiple Outcomes of Raloxifene Evaluation
SERMs (雷洛昔芬)
➢ 对骨密度有益 ➢ 降低首次及再次脊椎骨折风险 ➢ 降低侵润性乳腺癌发生风险 ➢ 不增加子宫出血和子宫内膜癌风险 ➢ 轻度增加静脉血栓危险 ➢ 少数发生血管舒缩症状
因素
年龄:女65岁以上;男70岁以上 低体重 50岁后骨折史 骨质疏松家族史 成年后性激素水平低下 营养(钙、维生素D)摄入不足 吸烟、过量饮酒 缺乏体力活动 影响骨代谢的疾病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X线摄片已有骨质疏松改变 接受骨质疏松治疗进行疗效监测
有()
有() 1项 测BMD
亚洲骨质疏松症风险自我测试方法 (OSTA,Osteoporosis Self-Assesment Tool for Asians index)
Kanis.JA Osteoporosis Int. (2005) 16:581-9 Delmas PD Osteoporosis Int. (2005) 16:1-5
谁该治疗?
50岁后 骨折危 骨折 险因素
骨密度
治疗
目的
正常
基础措施 预防OP
低下 / 骨松 基础措施 预防OP、
( T -1) 药物治疗 首次骨折
• 诊断 (不是最终目的) • 评估骨折风险 谁该治疗?
▪ 临床危险因素评估
(谁该测骨密度?)
▪ 骨密度测定(风险再评估)
谁该治疗? CSOBMR指南
1. 发现高危患者(Case Finding Strategy)
▪ 临床危险因素评估(谁该测骨密度?) ▪ 骨密度测定
2. 评估骨折的风险(谁该治疗?) 3. 制定骨质疏松防治策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