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


客 → 有求 → 四境之内
受蔽
受蔽(甚矣

邹忌
妻→ 妾→ 客→ 受蔽

通过设置或借用一个寓言、故事 或自然现象来说明一个抽象的道 理。
齐王
私 → 宫妇左右 畏 → 朝廷之臣 有求 → 四境之内
受蔽(甚矣
根据两个同类事物某种属性的相同,推出它 们的其它属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
齐王纳谏(高潮)
上赏:面刺寡人之过 者
巩固训练
《战国策》又称()、(),是 一部()总集,其体列为国别体, 由()编订,反映战国时期策士谋 臣的()和()。全书分东周、西 周、秦、齐、楚、赵、魏、韩、燕、 宋、卫、中山共()。
邹忌战国时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
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能言善辩著称。善鼓琴, 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借论弹琴, 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 他为齐相。而当时的谋士淳于髡(kūn )不服,就 用隐语向邹忌提了几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 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 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 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 家,而且是一个卓有远见、关心国家的政治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3分钟)
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 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 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 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 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 既“爽于口”,又“利于病”。
自学指导三:掌握字词,疏通文 意
请你结合课下注解疏通文意,翻译课文, 掌握重要词语。做好文言词语的知识梳 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光艳。美丽
长,这里指身高

孰与,与……相比怎么样,表示
朝早服晨穿衣戴穿冠好戴,衣。帽窥。镜服,, 谓其妻曰:比“较我孰与城
北徐
照镜子 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
公美?”其妻曰:“君美甚,美徐?公何
皆朝于齐
朝见
孰 徐公来,孰视之同“熟”,仔 通假字

今齐地方千里古:土地方圆
今:某区域、地区
古今异
解 1、吾妻之美我者, 认为……美
释 私我也。 下
偏爱
列 斜
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确实
3、旦日

第二天
字 4、明日
5、闻寡人之耳者
又过了一 天
使……听到
连接中考
1、解释红色词语
臣之妻私臣
时时而间进
2、翻译下面句子
次日,第二天 同“熟”,仔细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
远远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
之,
认为我美 偏爱
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 美我者怕,畏我也;客之美想我要者,欲有 求于我也。”
巩固训练:解释红色部分字词句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 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 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 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 也。”
1、光艳美丽 仔细
第二天
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
同“熟”,
2、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
什么可进谏的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3分钟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昳丽:
朝服:
窥镜:
不若:
暮寝而思之: 美我:
私:
翻译句子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 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 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
不如
拜见
确实,的确
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
之客欲有求于臣,都皆认以为(美我于)徐比徐公公。美
译文
(邹忌)于是上朝见齐威王,说 : “我确实知道我不如徐公美。(可 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 ,我的客人想要有求于我,他们都 认为我比徐公美。”
宫里侍妾一类女子
当面指责 过错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 寡在公共场所议论。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市朝,
公共场合。
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使,…闻…听寡到 人 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威王说:“你说得好。”于是下了命 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 够 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 ;上书劝谏我的人,可得到中等奖赏 ;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 失),使我听到的,可得到下等奖赏 。”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
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 政事,后来谋士淳于髡进谏曰:“国 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 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 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 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邹忌讽齐王 纳谏”

兼语句
题 讽——讽谏,用暗示、 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 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学习目标
1、理清思路,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分析邹忌的形象。
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手法。
3、领悟以事喻理的委婉劝说方式在今 天的现实意义。
二、自学指导,分步探究 自学指导一:理解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的故事情节有六个“三”,谁能找出来? 提示1、邹忌向几个人询问自己有没有徐公美 ?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 左君右主左莫右不近私侍之王臣,朝廷莫之:臣没有莫谁不畏王,
四全境国范之围内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 王之
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
蔽甚矣。”
巩固训练:解释红色部分字词句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 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 王之蔽甚矣。”
译文
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 自认为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看自己 更觉得远远不如徐公美。晚上睡觉时思考 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我的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我的客人 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第一部分:邹忌从妻妾及客人赞自己比徐 公美这件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进 谏的缘起。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

常常,不时 偶然进谏。间,间或、偶然


之后, 时时而间进;
满一年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
命令刚下达,大臣们都来进谏,门前 院内好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 偶尔有人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 有人想进谏,也没有 什么可进谏的 了。
到齐国来朝见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 齐。
学习目标
1、了解 《战国策》相关知识,读准 “昳丽窥、谤讥”等字音,读通、读 熟课文。 2、积累“孰、私、刺”等重点文言 字词,疏通文意。 3、初步了解人物形象。
二、自学指导,分步探究
自学指导一:掌握《战国策》相关知 识,了解背景。(5分钟)
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又称《国事》《国 策》,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其 体列为国别体,由西汉刘向编订 ,反映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 和谋略。全书分东周、西周、秦 、齐、楚、赵、魏、韩、燕、宋 、卫、中山共12策。
2、他们的答案一致吗? 3、邹忌对他们的回答分别如何分析? 4、邹忌进谏齐王时将自己和齐王进行了 几方面比较? 5、齐王有几种级别的奖赏? 6、下令后按时间顺序发生了几次变化?
三 三 三 三 三三
课文的故事情节有六个“三”,谁能找出来? 提示1、邹忌向几个人询问自己有没有徐公美 ?
2、他们的答案一致吗? 3、邹忌对他们的回答分别如何分析? 4、邹忌进谏齐王时将自己和齐王进行了 几方面比较? 5、齐王有几种级别的奖赏? 6、下令后按时间顺序发生了几次变化?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 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 邹忌。
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
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
历 杀身之祸——伍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 史 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
上 ,都是千古奇冤!
的 比干:挖心
商纣王:暴君
谏 臣 屈原:投江
楚怀王:昏君
魏征:死谏 唐太宗:明君
本文通过邹忌设喻进谏、齐 威王纳谏,从而使齐国强盛的 故事,说明群臣进谏,国君勇 于纳谏,君臣同心,上下协力, 是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
四、达标检测,当堂反馈
1、解释红色词语
而形貌昳(yì)丽 旦日 蔽甚矣
孰视之
2、翻译下面句子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王之
参考答案
三赏
中赏:上书谏寡人者
下赏: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
令初下: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 进
三变
译文
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 十座城池,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侍 从,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 有谁不害怕大王,全国的老百姓,没有 谁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 的蒙蔽太严重了。 第二部分:邹忌以自己受蒙蔽的事为例 ,讽谏齐威王——进谏的内容。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 民,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
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疑何问代
能及
第二天
词,谁 。
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 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译文
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就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比, 谁更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 得上您呀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 边来,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他: “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客人 说:“徐公不如你美啊。”
地规劝。
纳——接受。
自学指导二:朗读课文,读通 读顺
朗读指导:读准字音,吐字清晰, 声音洪亮;读出节奏,停顿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