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林苗木繁殖中培育
法桐
植物组织培养和栽培植物一样,也受温度、光照、培养基的PH 值等各种环境条件的影
响,培养中应严格控制培养室的条件。
由于植物的种类、所取植物材料部位等的不同,所要
求的环境条件也有差异。
一般培养室保持在25*2Y的恒温条件,低于15Y培养物的生长停
滞,高于35记时对生长不利;光照强度为2删k,光照时间为10—12hE 对培养室内的湿
度,一般不加控制,因装有培养基的容器内的湿度基本上能满足要求,外界环境的湿度过高
容易造成污染;组培中培养基的PH值通常为5.5、6.5,PH值在4.o以下、7.o以上对生长
都不利。
培养不同的植物,选用不同的培养基所要求的pH值也不同。
植物组织培养能否成功,选择适合的培养基极为重要。
愈合组织的生长、分化和生根,
又取决于培养基中激动索和生长素的含量,过高过低都不利于生长。
组培成苗的基本过程如
4.移栽
组培幼苗移栽成活,是获得大批组培苗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常因移栽不当而遭到损
失。
通常试管苗具有3。
5天,使其适应环境后再移栽。
移栽时用清水洗去根上的琼脂再栽
人盆中,栽植土可选用通气好的粗砂、篮石、珍珠岩均可。
要保持温度,可用塑料薄膜覆
盖,这样在室内保持lo。
30天,就可移至大田正常生长。
由组培苗改为盆栽苗又是组培育
苗成败关键之一,因此,应控制好温度、湿度及光照。
各种植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应
区别对待。
六、脱毒苗培育拉术
由于经济林苗木主要采用营养繁殖,植株感染病毒、类病毒非常普遍。
病毒的危害症状
主要表现为:种子发芽率降低;嫁接不亲和,特别是后期不亲和;生长量减少,有的表现为
叶片皱缩,厚薄不匀,叶绿素分布不均并产生花叶;有的产生丛技、扁枝、茎干坏死等病
症.致使产量降低,果品质量下降,生长势衰退,直至死亡。
这些病毒病害的发生和流行给
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带来毁灭性的灾害。
目前已查明危害果树的病毒有282种,我国
已鉴定的只有21种。
侵害树木的病毒主要分为非浴隐性病毒和浴隐性病毒两种。
前者大多
呈现典型症状,外观容易识别,而后者常常不表现出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不容易被发现,有
时也会有好几种病毒复合侵染,危害更为严重。
由于当前对以上两类病毒病都没有有效的药
剂防治.所以主要通过预防手段来控制。
对于非潜隐性病毒病的防治,一方面是发现病抹,
立即拔除销毁,以防传播蔓延;另一方面是繁殖茁木时不能用带受病毒的接稻,不能在有病
大树上进行高接换种。
对于潜隐性病毒,只能用培养无病毒苗,实现无病毒栽培的方法来
预防。
在经济林苗木繁殖中培育、
技术路线主要有下述5种。
[一)热处理脱毒法
推广无病毒苗木意义重大。
在高于常温条件下,植物组织中的很多病毒会部分或完全的钝化,使扩散速度减慢,这
样生长速度较快的植株嫩梢部分有可能不合病毒。
将不含病毒的新相顶部取下繁殖,即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