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教学改革三部曲

作文教学改革三部曲

作文教学改革三部曲
随着新课程的步步实施,伴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矫健步伐,我们不断探索尝试,尽管走了不少弯路,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对新课程改革的精髓所在只是一知半解。

然而在转变课程功能,变革学习方式,改革评价方式,评价体系和指导思想的重要前提下,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我认为作文教学要注重激趣、引导、评价。

激趣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我们每天和学生接触的时间很多,教师要留意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寻找写作的体裁,时时处处提醒学生观察。

比如;打扫卫生时,同学们干得热火朝天。

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观察劳动场面,注意每一个细节。

劳动结束后,督促学生及时记录下来。

由于事情刚刚发生,学生记忆犹新,况且自己又亲自参加了劳动,写起来比较容易。

因此学生会兴致勃勃地去写,互相修改,写出来既生动又形象。

又比如两个学生在教室里因一件小事发生了争执,同学们一定有不同的看法,让学生们把自己的见解写出来,怎样想就怎样写,然后说给同学听,给每个学生都来个集体评价,最后再吸取别人的长处,补充自己的短处,把整件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果串联起来,就是一篇完整的记叙文,这样不仅练习了写作,还使学生的认识有所提高。

生活中的这类事情实在太多了,常此下去,学生会习惯性地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以便同学之间互相学习。

当然,要想使学生勤学,教师必须给学生多创造实践的机会,写作的时间,让学生贴近周边生活,多看、多想、多说、多写、多比、多练,这样学生
会自然而然地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引导就是教师在写作中给学生引路指导。

如果学生仅仅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想写但写得不精彩。

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告诉学生写作的技巧。

比如;平时多看课外读物,积累词汇,句子,注意观察……,观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认识的基础,是写好作文的重要条件之一。

如果教师平时不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或者学生观察的不仔细,那么写出的文章难免要缺少某些细节,不生动形象。

教师要抓住这一环节,正确引导学生,做好引路人,让学生在写作方面走捷径。

评价就是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讲评方法,方法得当,能够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否则,学生会感到厌倦。

对学生的作品教师要及时给以讲评,记得有位教师曾总结出:作文批阅包括“批”和“改”两个方面,“批”;有眉批和总批两种,批语应该是“爱心批语”。

两种批语要富有启发性、针对性、激励性,“改”包括增、删、调、换等,批改要内容与形式并顾,可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要尊重学生,多就少改,教学中,我经常是“面批面改”,这样能增强实效,突出重点,肯定优点,找出缺点。

实践证明确实如此。

作为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批语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很重要,一定要热情表扬,慎重批评,指点迷津,鼓励学生写作,逐步提高写作技巧。

激趣、引导、评价,这只是我在课改中作文教学方面的一个小链条,三者缺一不可。

在教学中是否可行,还需认真实践。

在新一
轮的课改中,大家都在不断钻研、探索。

我的这点体会,如果你觉得在教学中有运用价值,不妨一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