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点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考试试题答卷

重点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考试试题答卷

天津市咸水沽第一中学《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卷
高中物理
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

(2)从表述这些问题。

(3)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义。

8. 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9.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10.“STS”是、和。

二、请判断下列各题。

正确打√错误打×。

(每题2分,共20分)
8.学生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
9.物理必修1模块划分为运动的描述、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两个二级主题。

()
10.在《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新课程对教学提出了三维的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不同的学科对三维目标的解释是不同的,你从物理学科的角度,从以上三个方面中任选一方面,谈谈对学生要求所达到的目标。

2. 物理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你是怎样做的?
3.《课程标准》提出的本学科的课程理念有哪些?
4.评估和交流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你是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评估和交流的?
明确任务目标后,把学生分成二人大组,每组23个人,每组进一步对课题的任务进行细致的分析,师生共同研究后决定成立四个子课题小组分别为①第一子课题:循着科学家探究之路――从物理学史角度来研究单摆振动的规律(5人)②第二子课题:借助数学理论推导论证单摆的振动是简谐运动(5人)③第三子课题:实验探究单摆振动的影响因素(8人)
④第四子课题:定量探究单摆振动的周期公式(5人)。

4、设计探究方法
根据课题的性质和已掌握的资料,师生讨论后决定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法。

5、制定计划任务
[第一子课题]循着科学家探究之路――从物理学史角度来研究单摆振动的规律
【课题任务】查阅相关资料研究伽利略对单摆的研究及惠更斯关于单摆周期的研究资料。

【成果预测】撰写一篇科学家们关于单摆研究的小论文,供其它成员参考,并且以故事的形式在课堂上讲解。

[第二子课题]借助数学理论推导论证单摆的振动是简谐运动
【课题任务】查阅相关资料,模仿课本中的推导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推导,研究单摆振动的规律。

【成果预测】数学推导出单摆振动的回复力,求出单摆的周期公式,并分析单摆振动的影响因素如单摆的振动与摆长、振幅等关系,最后记录推导过程给与其他成员,并请一名成员课堂上讲解。

【课题任务】探究单摆周期T与摆长L可能有什么样的定量关系呢,是否与教科书中所讲单摆振动周期与摆长的算术平方根成正比,并用实验验证。

【实验方案】
教师指导:在各课题组制定计划时,教师巡视指导,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纠正在实验设计及任务分派中的不足。

要求同课题组中每个成员都有任务,各课题组之间相互交流。

在实行中教室讨论气氛活跃,每个学生都尽自己的能力为小组的课题完成添砖加瓦,特别是平时成绩不好的同学,纷纷担起实验设计的任务,享受成功的乐趣。

6、协作探究论证
这一过程其实是学生在课外完成的,教师只给学生提供实验的器材及学生要求的相关资料。

这样使课堂学习得到延伸,这过程上教师要关注各课题的进展情况,对困难较大的课题小组提供及时指导。

特别是实验数据处理问题:如对验证周期和摆长定量关系的小组,要求学生用图象分析问题,作出周期与摆长算术平方根之间的图象,作图时应用坐标纸,并且注意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5.多媒体教学资源、社会教育资源
6.自主学习、良好的思维
7.发现与物理学有关、能从物理学的角度较明确地
8.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9.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被动接受知识
10. 科学、社会、技术
二、请判断下列各题。

正确打√错误打×.(每题2分,共20分)
1. ×
2.√
3.√
4.√
5.×
6.×
7.×
8.√
9.√10.√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2.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

3.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有关信息是否科学的意识。

4.?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

5.了解并体会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并思考与物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6.?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将科学服务于
和数据整理、基本论点和对论点的解释、存在的问题和新发现等,应学会根据课题特点对上述方面各有不同侧重;二是陈述的形式,包括文字、表格、图像、公式、插图等,学会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恰当的形式进行交流。

在此基础上,教学中要提供学生当众交流的机会,使学生能组织有条理的讲稿并进行准确和富有逻辑的发言。

四.教学实践题(40分)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