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连市中山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大连市中山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大连市中山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太空中,两名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 . 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旋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C . 公路旁边安装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传播D . 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目标的位置,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2. (2分) (2019八上·淮安期中) 以下现象不属于液化产生的是()A . 早晨,空中常有一层雾B . 夏天吃冰棒时,冰棒有时冒“白气”C . 秋天的早晨,草尖上有露珠D . 湿的衣服被晾干3. (2分) (2017八上·无锡期中) 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A . A处应是紫光B . 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C . 只有AB之间有光D . 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较快4. (2分)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 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0cmB .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mC . 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D . 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约为0.5g5. (2分)“玉兔”月球车和地面指挥中心之间的信息传输利用的是()A . 电磁波B . 超声波C . 次声波D . 激光6.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B .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C .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D . 人类对客观粒子的认识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地深入,永无止境7. (2分)(2017·临淄模拟) 骑自行车绿色出行是一项很好的休闲锻炼方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自行车的车闸是个费力杠杆B . 自行车的轮胎上刻有较深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C . 骑自行车下坡时,重力势能越来越大,动能越来越小D . 骑自行车水平匀速行驶时人对车的压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8. (2分) (2016八下·余庆期中) 某人用嘴将小空瓶内的空气吸出,小瓶马上挂在嘴唇上,原因是()A . 嘴把瓶子吸住B . 瓶内所剩的空气作用的结果C . 嘴边的唾液把瓶粘住D . 大气压把小瓶压在嘴唇上9. (2分)(2017·宝安模拟) 如图所示,电灯开关已断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灯泡和两孔插座是串联的B . 试电笔接触M点,氖管不发光C . 开关和三孔插座的连接都是错误的D . 试电笔插入两孔插座的左孔时氖管发光10. (2分)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 . 用吸管喝饮料时,嘴的“吸力”使饮料上升到口中B . 排球运动员扣球时手会感觉到痛,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 . 要维持物体运动,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D . 人沿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11. (2分)(2017·龙江模拟) 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甲图实验说明磁场能产生电流B . 乙图实验是演示电磁感应的装置C . 丙图实验可以得出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D . 丁图实验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电动机12. (2分) (2018九上·深圳期末) 由同种材料制成的 AB 和 BC 两段导体,它们的长度相同, AB 的横截面积比 BC 的小,将它们按照图所示的方式串联在电路中,不计温度的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通过两段导体的电流:IAB<IBCB . 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UAB=UBCC . 两段导体的电阻值:RAB>RBCD . 两段导体发热的功率:PAB<PBC二、填空题 (共8题;共22分)13. (2分) (2017九下·哈尔滨开学考) 如图甲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cm;一位同学用停表测量时间如图乙所示(从0开始计时),则测量结果是________ s.甲乙14. (3分)在宇宙飞船上,每增加1g有效载荷必须为它耗费不少的动力.因此太空飞行对宇宙飞船和宇航员的质量都有着严格的限制.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________、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从近900名初选入围者中挑出来的我国第一个太空人杨利伟的质量约是65________、飞船内的气体的密度约为1.40________.15. (3分)(2013·贺州) 如图所示,用F=7N的水平推力将重为5N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时,物体受到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__ N,方向________;如果把水平推力F增大1N,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__ N.16. (3分)如图所示,滑轮重小于物重(不计绳重和摩擦),若在相同时间内匀速提升相同的重物相同的高度,则所用拉力F甲________F乙,拉力做功的功率P甲________P乙,机械效率η甲________η乙.(选填“>”、“<”或“=”)。

17. (3分)(2017·东莞模拟) 某长方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在空气中测力计的示数为10牛;若该立方体一半浸在水中测力计的示数变为5.1牛(如图所示),则此时长方体所受水的浮力为________牛,浮力的方向为________;若撤去弹簧秤的拉力,将该长方体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上下表面所受施加的压力差为________牛.18. (2分)(2019·河北模拟) 小阳找来一根均匀的直硬棒,用细线系在O点吊起,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将金属块B挂在硬棒左端C处,另外找一个重物A挂在硬棒右缩,调节重物A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重物A挂在硬棒上的位置为E,如图所示。

已知金属块的密度为 B ,下面是小阳测出液体密度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小阳的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⑴用刻度尺测出OE的长度L0。

⑵把金属块B浸没在液体中,把重物A从E处移动到D处时,硬棒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⑶________。

⑷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计算液体的密度的表达式是:液=________。

19. (3分)如图,在“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的某一过程中,已知用时220秒,它们间的距离减少110米,这说明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飞船的速度是________ 米/秒;它们成功对接后,若以________ 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当它穿越大气层返回地面时,飞船表面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 方式使其内能增加。

20. (3分)如图,小华家电能表的示数是________ 度,他只让某电水壶工作,发现在10分钟内电能表盘转过了600转,则该电水壶的实际功率为________ W.不计能量损失,如果该电水壶正在给2L水加热,水温升高40℃时,加热时间为________ s.三、解答题 (共11题;共71分)21. (5分) (2017八下·高台期中) 在方框中填上适当透镜.22. (5分)(2017·高青模拟) 如图所示,所受重力大小为G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请在图中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23. (5分)(2018·云南) 请在如图中标出蹄形磁体的N、S极,和磁感线的方向。

24. (7分) (2016九上·防城港期中) 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液体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液体甲和乙加热液体次数质量m/kg升高的温度△t/℃加热的时间t/min甲10.15120.110230.2104乙40.110150.120260.2204(1)分析第1、4次,第2、5次或第3、6次实验数据,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乙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乙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2)分析第2、3次或第5、6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物质的________越大,吸收的热量就越________.(选填:“多”或“少”)(3)通过比较第2、4次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_的吸热能力更强(选填“甲”或“乙”).(4)在探究物质比热容的实验中,我们得到了两个结论: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它们升高的温度________;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它们升高的温度________.25. (4分) (2020八下·山西期末)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一步:调节平衡螺母使如图甲中的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第二步:多次改变钩码个数和力臂大小,使杠杆依旧在水平位置平衡,将多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第三步:实验小组又改用如图乙装置进行探究,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左侧沿竖直方向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再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发现所测数据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

请你解答:次数F1/N l1/cm F2/N l2/cm11102522101203315310(1)第一步实验中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实验中记录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3)第三步的实验结果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6. (5分) (2017八上·泰州期中) 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王成在竖立的玻璃板前20cm 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蜡烛高12cm,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1)然后他再取一段同样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直到蜡烛B与________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2)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B蜡烛________(选填“选近”或“远离”)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3)如图乙,是某同学在镜中看见的电子手表的示数,当时的实际时间是________;(4)如图丙是他们经过实验后在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他们根据实验记录得出结论:物和像到镜的距离相等.你认为结论是否可靠并说明理由________.27. (3分)在“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后,小聪同学联想到在许多交通事故中,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有汽车的“超载”与“超速”,进一步想知道,在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中,哪个对动能影响更大?于是利用实验中的器材进行了实验测定,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小球的质量m/g小球自由滚下的高度h/cm木块被撞后运动的距离s/m 1301042302016360108(a)为了探究“超载”安全隐患,应选择________两个序号的实验进行比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