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一原始美术彩陶: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褐色,具有热烈明快格调的彩陶黑陶:龙山文化,有“蛋壳陶”之称。
岩画: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岩画二先秦美术1.“青铜时代”/夏商周青铜发端于黄河流域,有陶范翻铸法和蜡模法(失蜡法),大体分为: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
2.饕餮纹:是青铜器上最具特色的装饰纹样,也称兽面纹,是一些被夸张了的或想象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
3.青铜代表作品:《四羊方尊》:湖南,现存商代青铜方尊最大的一件。
《司母戊方鼎》:商代,河南安阳,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淳化大鼎》:西周《三星堆铜面具》:四川广汉《鹤莲方壶》:春秋,河南《牛虎青铜案》:战国,云南江川李家山墓群4.甲骨文:又称卜辞,出现于殷商时期,巫史文化是甲骨文所体现出的最重要的社会文化特征。
5.帛画:在素绢上用笔墨和色彩描绘人物,走兽,飞鸟及神灵,异兽等形象的图画,约新起于战国时期,至西汉发展到高峰,其精神实质是引魂升天,代表作《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
6.《人物龙凤图》:这是1949年在湖南陈家大山楚墓中发现的我国现存最早的绘画之一,属战国时期。
此画表现楚国贵族妇女祈祷飞腾的龙凤引导她的灵魂登天升仙。
主要采用黑线勾描的表现手法,线条运转有节奏韵律感,用色单纯,黑白块的对比,点线面的结合,使形象有一定的重量感而生意盎然,以此可认为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了中国线描人物的传统风格并达到了较高水平。
7.我国传统的民族形式的木结构建筑基本形制确立于西周,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
三秦汉美术1.最早墓室壁画:西汉,洛阳卜千秋墓。
2.为什么汉代的墓室艺术极为兴盛?墓室壁画表现的主义题材是什么?这个时期的墓室艺术兴盛,出来经济发达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和当时社会上盛行的厚葬风气有关。
表现的主要题材有:原始深化,神仙世界;历史故事,古圣先贤;俗世和自然环境的描绘。
3.秦代雕塑:严谨写实;汉代雕塑:变形夸张。
4.秦兵马俑艺术特点:位于陕西西安临潼秦皇陵东垣外,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秦兵马俑阵容庞大,组织严整,巨大的规模和恢宏的气势是秦王朝国力和武力强盛的象征,是对秦始皇统一伟业的歌颂,高超的写实水平和对人物精气神的成功塑造,充分体现了那一时代雕塑艺术的飞跃发展和进步。
风格写实,形象纯朴,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气势磅礴,是我国陶塑代表作品。
5.简述《马踏匈奴》艺术特点:西汉霍去病群雕是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第一组大型纪念碑性质的雕像群,《马踏匈奴》采用整石雕成,形式语言简练夸张,在形体大的转折处进行大胆而简洁的削凿,并在细节表现上采用了浮雕与线刻的手法,使整个雕塑更加雄浑大气,充满生命力。
在对马下的匈奴人的特征处理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整个人物形象造型简练,艺术家以立马的彪悍和马下匈奴人的狼狈来暗示马上将军驱敌胜利的威武姿态,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6.画像石:东汉晚期在石板上以刻凿的方法制成的雕塑作品。
代表作品:《河伯出行图》《荆轲刺秦王》画像砖:东汉晚期在方砖上以模压的方法焙制而成的雕塑作品。
代表作品:《弋射收获图》(四川大邑)7.汉代青铜器代表:《马踏飞燕》《长信宫灯》(河北满城县)《滇族铜雕》8.隶书:汉代代表书体,“蚕头燕尾”四大汉碑:礼器,曹全,张迁,史晨9.古代阴阳五行说以青龙(东),白虎(西),朱雀(南),玄武(北)四种动物象征神。
10.我国最早的寺院是东汉洛阳白马寺。
四魏晋南北朝美术1.六朝三杰:顾恺之,张僧繇,陆探微2.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发展有什么新特点?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勃然兴起,丰富了我国民族传统艺术;人物画继承汉代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注重传神,以线为造型基础的方法不仅在艺术实践中贯穿始终,而且进一步提高到理论上予以充分的肯定。
绘画题材范围扩大,以文学作品为题材的绘画创作也趋于成熟,专业画家在画史上开始有了较详细的记载;山水逐渐从人物画背景中分化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画种而兴起;建立中国绘画理体系的雏形,出现了一批中国绘画史上划时代的;理论家。
3.简述顾恺之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顾恺之:东晋著名画家,六朝三杰之一,“如春蚕吐丝”的“高古游丝描”。
代表作品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著作《摹拓妙法》强调“以形写神”。
历史地位:①克服前代限于说教内容的缺点,广泛采用多样性题材。
②明确提出了传神的重要性。
③加强了平列构图的变化,依靠画面人物相互关系的巧妙处理以显示人物的构思。
④创造了“春蚕吐丝”般的线描风格。
⑤在画法画理方面体现出朴素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
4.陆探微:南朝,“秀骨清像”《竹林七贤图》。
5.张僧繇:梁代,寺院壁画,“张家样”。
6.王羲之:魏晋,“王右军”“书圣”《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7.王献之:“一笔书”《鸭头丸贴》。
8.佛教石窟:始于公元四世纪以前,盛于五至八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代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9.嵩岳寺塔:魏晋,河南登封,中国现存最早砖塔。
五隋唐五代美术1.人物画:唐代是中国人物画发展的最高峰。
初唐:阎立本《步辇图》《历代帝王图》,尉迟乙僧《六蕃图》“凸凹画法”盛唐:吴道子《天王送子图》《维摩诘图》“吴带当风”“吴家样”“山水之变始于吴”(结束山水作为人物楼阁背景的附庸地位,山水画独立。
)张萱:擅长画婴儿,妇女。
“丰颐身体,曲眉丰荚,朱晕耳根”《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周昉:注重人物内心世界刻画,米芾其《画史》评“顾恺之,陆探微,吴道子,周昉”为人物画“四大家”。
顾闳中:南唐,《韩熙载夜宴图》五部分“听琴,观舞,休闲,赏乐,调笑”仕女画:中国古代人物画种之一,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后为人物画科中专指描绘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一个分目,代表画家张萱,周昉等。
“吴带当风”:中国画术语,是对吴道子人物画风格的概述,即在用笔技法上创造了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描摹对象的分量感和立体感,突出了人体曲线与自然的结合,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固有“吴带当风”之称。
韩幹:《牧马图》《照夜白图》韩滉:《五牛图》2.山水画:隋代:展子虔《游春图》,最早山水画作品。
唐代:李思训:《江帆楼阁图》李昭道:《明皇幸蜀图》王维:“南宗之祖”“文人画之祖”苏轼语“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辋川图》《江山雪霁图》《雪溪图》五代:四大家“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北方山水:荆浩:北方山水画开创者,《匡庐图》《雪景行旅图》《笔法记》“六要”(气,韵,思,景,笔,墨)(搜妙创真)关仝:与北宋李成,范宽合称“三家山水”亦称“三家山水,百代标程”《关山行旅图》《山溪待渡图》《秋山晚翠图》南方山水:董源:《潇湘图》《龙袖骄民图》巨然《万壑松风图》《层岩从树图》3.花鸟画:兴起于唐五代:西蜀黄筌,南唐徐熙;“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徐熙:没骨法(写意花鸟)《雪竹图》黄筌:“双勾填彩”,勾勒法,工笔花鸟。
《写生珍禽图》4.书法:颜真卿:《祭侄文稿》《多宝塔感应碑》;欧阳询:《梦奠贴》《九成宫醴泉铭》;柳公权:《玄秘塔碑》;张旭:《古诗四帖》;怀素:《自叙帖》《苦笋贴》5.昭陵六俊:sa飒露紫,拳毛騧gua,青骓zhui,什伐赤,特勒骠,白蹄乌。
6.唐代绘画的特点?人物画和道释壁画继先代之长加以发扬;山水画在晋以来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花鸟画脱颖而出,继山水之后以独立的姿态登上画坛,开花鸟画之先河;石窟陵墓壁画到初唐,盛唐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呈现了崭新气象,蔚为画苑奇观。
唐代的绘画显示了唐代美学的实绩。
六宋代美术1.宋代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宋代是我国传统山水画的高峰时期①画坛上以山水画最为突出,水墨格法空前,各种技法日趋完善,完全脱离了隋唐以来“先勾后填”之法,出现了讲究笔墨韵味的皴擦点染等技法形式,整体上重理法,重质趣,重写实。
②由于文人士大夫思想活跃,作品更具生活气息,山水画作流派纷呈,更富有人文内涵,由“法度森严”逐渐向“文人审美”方向发展,审美特色由政教,宗教精神逐渐转向人文精神。
③山水画向世俗生活靠拢,形成了符合宋代“民族特色”的风貌,宋代院体山水画的表现形式,表现技巧及人文色彩都达到了一个高峰,对元明清后世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北宋美术1.山水画:李成“李营丘”《读碑窠石图》;范宽《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郭熙《早春图》《窠石读碑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2.花鸟画:赵佶“瘦金体”编撰《宣和书谱》《宣和画谱》,《芙蓉锦鸡图》《瑞鹤图》;赵昌《写生蛱蝶图》;崔白《双喜图》《寒雀图》;文同《墨竹图》(湖州竹派)3.风俗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鸟瞰式构图);苏汉臣《秋庭婴戏图》《货郎图》4.人物画:武宗元《朝元仙杖图》《八十七神仙卷》;李公麟《五马图》;梁楷《泼墨仙人图》《布袋和尚图》5.《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色?张择端面对喧嚣纷扰,人烟稠密的都市社会的各个层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体验,惨淡经营了一个错综复杂又有条不紊的动人画境卷。
画家以真挚的情感歌颂了广大城乡劳动者。
画家不但善于在平凡寻常的生活海洋中概括出含义深刻,发人深省的主题,而且竭尽全力对各种细节做到精微严密的描绘。
全图巧妙的安排开端,高潮,收尾,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能唤起人们无穷的思绪。
如此宏大的规模,复杂的构思和全面精湛的技法,充分显示了画家非凡的艺术才能和旺盛的创作精力。
6.书法: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黄州寒食诗贴》《赤壁赋》;黄庭坚《诸上座贴》;米芾《蜀素贴》《苕溪诗贴》;蔡襄《行书尺牍》7.苏轼:论画与形似,见与儿童邻。
8.北宋建筑师李戒《营造法式》。
(二)南宋美术1.山水画:南宋四大家“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刘松年《四景山水图》;李唐:《万壑松风图》《采薇图》;马远《雪景图》《踏歌图》;夏圭《山水十二景》七元代美术1.山水画:赵孟頫:元画坛领袖《鹊华秋色图》《水村图》(标志着文人画成熟期到来);钱选《浮玉山居图》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吴镇《渔夫图》《洞庭渔隐图》《秋江渔隐图》;倪瓒《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王蒙《青卞隐居图》《夏山高隐图》《葛稚川移居图》2.花鸟画:柯九思《晚香高节图》;王冕《南枝早春图》(第一位诗书画印兼能的文人画家)3.文人画:中国传统绘画中重要的风格流派,泛指中国封建社会具有较深厚,较全面人文修养的文人士大夫之绘画,以别于民间绘画和院体画。
文人画集诗书画印为一体,是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同时,多以山水,花鸟,木石为表现题材,借以抒发“灵性”或个人抱负。
4.元四家的绘画特点:①强调绘画文学化,使作品的文学趣味得到进一步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