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概论宝典第一章绪论1 .交通运输业的作用、种类?答:(1)作用:①运输业中交通网络,把全国联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为各民族团结,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
②交通运输业把国民经济中各生产部分的产、供、销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工农业现代化的先导。
③交通运输业对巩固国防,实现国防现代化以及在反侵略战争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甚至是用经济尺度不能衡量的。
④交通运输业在对外开放、对外贸易和发展世界各民族间的友好往来以及在国际间经济、技术、文化交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种类: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2 .运输业的产品是什么?具有哪些特殊性?答:运输业的产品是位移;位移与运输生产过程不可分离,它在被生产出来的同时就被消费掉了。
3 .铁路运输业有何特点?答:运量大、速度快,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少、成本低、全天候。
第二章线路1 .什么是铁路线路?由哪几部分组成?答:铁路线路是机车车辆和列车运行的基础。
铁路线路是由路基、桥隧建筑物和轨道组成的一个整体工程结构。
2 .铁路线路如何分级、分类?答:分级:铁路等级应根据其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性质和远期的客货运量确定。
等级铁路在路网中的意义远期年客货运量Ⅰ级铁路在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20MtⅡ级铁路 1.在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10Mt≤运量≤20Mt2.在路网中起联络、辅助作用的铁路≥10MtⅢ级铁路为某一区域服务,具有区域运输性质的铁路≤10Mt分类:铁路线路按用途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特别用途线。
3 .什么叫轨道?其基本组成有哪几部分?答:轨道指用条形的钢材铺成的供火车、电车等行驶的路线。
轨道铺设在路基、桥隧建筑物之上,它起着机车车辆运行的导向作用,直接承受机车车辆巨大压力,并把它传布给路基或桥隧建筑物。
轨道是一个整体性结构,由钢轨、轨枕、联结零件、道床、防爬设备和道岔等组成。
4 .道岔是一种什么设备?普通单开道岔组由哪三大部分组成?答:道岔是一种使机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
普通单开道岔组由转辙器、辙叉及护轨、连接部分组成。
5 .什么叫轨距?我国采用的是什么轨距?尺寸是多少?答:轨距是两股钢轨轨头顶面下16mm范围内两钢轨作用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我国用的是标准轨距,尺寸为1435mm,部分铁路采用1000mm的窄轨距。
6 .什么叫限界?铁路基本限界有哪两种?答:对机车车辆和接近线路的建筑物、设备所规定的不允许超过的轮廓尺寸线,称为限界。
基本限界:(1)机车车辆限界:机车车辆横断面的最大极限。
(2)建筑限界:是一个和线路中心线垂直的横断面。
第三章车站1 .什么是车站?车站的分类?答:车站既是铁路办理客、货运输的基地,又是铁路系统的一个基层生产单位。
在车站上,除办理旅客和货物运输的各项作业以外,还办理和列车运行有关的各项工作。
铁路车站是指设有配线办理列车到发、会让、越行、解编及客货运业务的地点。
分类:①按任务量和在国家政治、经济的地位不同分为:特等站、一等站、二等站、三等站、四等站、五等站;全国共有五千多个车站;②按技术作业分为: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编组站和区段站统称为技术站。
③按业务性质分为:客运站、货运站、客货运站。
④按车场的配置分为:纵列式、横列式、混合式。
2 .什么是区间?什么是区段?答:车站把每一条铁路线划分成若干个长度不同的段落,每一个段落则称为区间。
区段是指两个技术站之间的线路,它包含若干个区间和分界点,区段的长度取决于牵引种类或路网状况。
3 .车站线路和道岔应如何进行编号?答:①股道编号:站内正线用罗马数字编号,如Ⅰ、Ⅱ……;站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1、2、3……。
在单线铁路上,应当从站舍一侧开始顺序编号;在复线铁路上,下行正线一侧用单数,上行正线一侧应双数,从正线向外顺序编号。
②道岔编号:用阿拉伯数字从车站两端由外向里依次编号,上行列车到达一端用双数,下行列车到达一端用单数;站内道岔,一般以站舍中心线作为划分单号和双号的分界线;每一道岔应单独编号,对于渡线、交分道岔等处的联动道岔,应编为连续的单数或双数;当车站有几个车场时,每个车场的道岔必须单独编号,这时道岔会使用三位数,百位数字表示车场号码。
同一车站一般不应有相同的道岔号码。
4 .车站线路有哪些种类?答:到发线:用于接发旅客列车与货物列车的线路。
牵出线:用于进行调车作业时将车辆牵出的线路。
货物线:用于货物装卸作业的货车停留线路。
调车线:用于车列解体和编组并存放车辆的线路。
站内指定用途的其他线路:主要有机车走行线、车辆站修线、驼峰迂回线及驼峰禁溜线等。
5 .什么是股道有效长?答:股道有效长是指铁路线路每一股道可以停放机车车辆而不妨碍邻线正常行车部分的长度。
第四章车辆1 .铁路车辆按用途分为哪几类?答:按用途分为客车、货车、特种用途车。
2 .铁路车辆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答:一般由:车体(包括车底架);走行部;车钩缓冲装置;制动装置;车辆内部设备等五部分组成。
3 .车钩的三种作用位置是什么?答:为了实现挂钩和摘钩,使车辆连接或分离,车钩有以下三种位置:锁闭位置、开锁位置和全开位置(车钩三态)。
4 .空气制动机基本作用的原理?答:缓解原理:当司机将制动阀放在缓解位置时,总风缸的压缩空气进入制动主管,经制动支管进入三通阀,推动主动活塞连同滑阀向右移动,打开充气钩,使压缩空气经充气钩进入副风缸,直到副风缸内的空气压力和制动主管内的压力相等为止。
在三通阀主活塞移动的同时,和他连在一起的滑阀也跟着向右移动,使得制动缸内的压缩空气经过滑阀下的排气口排出,于是制动缸活塞被弹簧的弹力推回原位,使闸瓦离开车轮而缓解。
制动作用:当司机将制动阀移到制动位时,制动管内的压缩空气被排出而制动。
5 .什么叫换长?答:为编组列车时统计工作的方便,将车辆全长换算成辆数来表示的长度,换算时以长度11米为计算标准。
即:换长=车辆全长/11米(计算中保留一位小数,尾数四舍五入)。
6 .什么是关门车?答:关门车是指关闭制动支管上的截断塞门,车辆能通风,但本身不起制动作用。
第五章机车1 .铁路机车如何分类?答:从运用上分:①客运机车:要求速度高;②货运机车:需要牵引力大;③调车机车:要求机动灵活。
从牵引动力分:①蒸气机车:已经逐步淘汰(曾有前进型、建设型、人民型、胜利型、解放型等);②内燃机车:用内燃机作为原动力;③电力机车:在电气化铁路上行驶。
2 .牵引供电系统的组成?答:牵引供电系统由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组成。
3 .什么是机车交路?答:机车交路(牵引区段)是指机车固定担当牵引任务的区段。
第六章动车组1 .何谓动车组?答:动车组是由动力车和拖车或全部由动力车长期固定地连挂在一起的车组。
2 .动车组如何分类?答:动车组按牵引动力方式分为内燃动车组和电力动车组;按动力配置方式分为动力集中式动车组和动力分散式动车组。
第七章信号与通信设备1 .什么是信号?答:铁路信号是向有关行车和调车人员发出的指示和命令。
2 .什么是联锁?答:联锁就是在有关信号机和道岔之间、信号机和信号机之间应建立起的一种互相制约关系,我们把保证车站安全的信号、道岔、进路之间的这种相互制约关系叫做联锁。
3 .什么是闭塞?答:在单线铁路上,为防止一个区间内同时进入两列对向运行的列车而发生正面冲突,以及避免两列同向运行的列车(包括复线区间)发生追尾事故,铁路上规定区间两端车站值班员在向区间发车前必须办理的行车联络手续,叫做行车闭塞(简称闭塞)手续。
4 .我国铁路基本闭塞分为哪几类?答:半自动闭塞、自动闭塞、自动站间闭塞第八章铁路运输组织1 .简述旅客运输的生产过程?答:售票-候车-检票-旅客上车-列车服务-旅客下车-出站2 .何谓“一批”?货物运输的种类?答:按一批托运的货物,必须是托运人、收货人、发站、到站和装卸地点(整车分卸货物除外)相同。
种类:整车、零担、集装箱。
3 .什么是列车?按运输性质列车如何分类?答:由机车(通称火车头)拖带的连挂成列的火车。
按运输性质分:(1)旅客列车(特快,快速,普通旅客列车);(2)行邮行包列车(特快,快速行邮列车,行包列车);(3)军用列车;(4)货物列车(五定班列\快运\重载\直达\直通\冷藏\自备车\区段\摘挂\超限以及小运转列车);(5)路用列车。
4 .为什么要固定列车车次?答:对每一列车编定车次,并规定同一车站到开的列车不得编用相同的车次,以便于区分列车的运输性质、种类和运行方向,正确地组织列车运行和进行各项作业。
5 .什么是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答:车编组计划既是车流组织计划,又是站场设备运用计划;既是路网各车站分工的战略部署,又是调节铁路方向和站场工作负担,缓和运输紧张状况的有效手段;既是行车组织的基本文件,又是铁路与其他部门联劳协作的具体体现。
根据货流、车流特点和主要站场、线路设备情况以及货物运输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既有设备潜力,科学合理组织货流、车流,积极组织直达运输,加速货物运送和机车车辆周转,创造良好的运输秩序,节约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
6 .车站接发列车需办理哪些作业?答:(1)办理闭塞应确认区间空闲(2)进路的布置、准备及确认(3)信号机的开闭时机(4)交接凭证(5)接送列车(6)指示发车或发车(7)开通区间及报点(8)车机联控(9)进路的变更(10)列车在站内临时停车的处理7 .什么是调车?如何分类?答:在铁路运输生产过程中,除列车在车站的到达、出发、通过以及在区间内运行外,凡机车车辆进行一切有目的移动统称为调车。
调车按其目的可分为解体调车、编组调车、摘挂车辆的调车、取送调车;此外还有车列和车组转场、货车的检衡、场内车辆整理等调车,以及在站线上放行机车等。
调车按所用设备和作业方法,又可分为牵出线调车和驼峰调车。
8 .交通事故如何分类?答:铁路交通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四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