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企业创新驱动典型案例分析(下)

中国企业创新驱动典型案例分析(下)

中国企业创新驱动典型案例分析中国企业创新驱动典型案例分析((下)2016年03月28日马云是互联网时代创业致富的典型代表,他创建的阿里巴巴公司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也成为新型企业运营模式的经典案例。

有人把阿里巴巴的成功归结为4个方面:反传统的思维理念、独特的管理模式、一招鲜的营销手段和创新的产品。

马云的最大创业理念就是不按常规出牌,在他的所谓不用精英人才的管理模式下,激发出员工的创新热情和创新能力,创造出人们耳熟能详的产品。

马云在营销上的成功体现为处处以普通消费者的体验为出发点来设计企业的营销规划,以为更多普通人创业创富搭建平台为目标。

小米与东方小金作为移动互联网+的成功代表,对于青年创业者具有现实启迪意义。

小米充分重视客户体验的产品创新运营模式,东方小金的零库存、零门槛、高粘度、高回报的金融微商经营模式,特别适合高校在校生和毕业生的零风险体验就业和创业。

创新特点:小米与东方小金的共同创新秘诀是把客户的投诉与不满看作企业创新的来源。

在网络时代,互联网+思维模式为各行各业的企业运营网络创新带来了思路与灵感。

3.5 制度创新案例2015年央视财经频道报道了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发布的20家企业创新案例,包括国企、民企、外资等不同类型的企业,有总部经济、制造业、服务业等不同行业的创新活动,有企业自身的业务创新案例,也有平台企业的服务创新案例。

2015年经济半小时也报道了广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的创新案例。

这两类案例具有制度创新的典型性。

上海自贸区的主要做法是自贸试验区以企业为主体,转变政府职能,在投资管理、贸易监管、金融创新、事中事后监管四大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制度创新举措。

从实践上看,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在3个方面对企业创新发挥了支持作用:一是帮助企业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要素流动性和生产率,进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这在金融服务、专业化服务平台等创新案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二是对市场主体产生创新激励,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这在研发服务、境外股权投资、保税维修等创新案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三是引导市场主体构建合理的组织结构,实现规模效益,这在总部资金管理、供应链管理案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广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是极具公信力的独立第四方国有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是广东省唯一经财政部备案的金融企业国有资产交易平台,也是全国唯一的离岸金融资产交易先行先试平台。

公司采取会员服务制度,为各类金融资产提供从注册、登记、托管、交易到结算的全程式服务。

创新特点: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案例为其它地区开展制度创新提供了借鉴。

央视新闻联播2015年7月对上海等全国4个自贸试验区进行了报道。

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唐文弘认为4个自贸试验区承担了改革开放排头兵的责任,扮演着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角色。

4个试验区分别服务于不同的国家战略:广东自贸试验区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天津自贸试验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福建自贸试验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开放度最高的自贸试验区。

3.6 协同创新案例协同创新企业案例较多,如昆明北理工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北孵”)等。

昆明市人民政府与北京理工大学共建昆明高新五华科技园项目,是省校共建园区的3个重点项目之一。

合作共建着眼于信息技术对云南省支柱产业发展的支撑,通过整合各方的科技、人才、信息等优势资源,为云南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孵化创业平台,充分发挥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科优势及科研能力,为昆明高新五华科技园的建设搭建管理、技术与人才支撑平台,为北京理工大学及其校办产业在西南地区的发展和面向东南亚搭建基地。

昆北孵作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工商代办、中介服务、网络信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项目申报服务、企业咨询服务、培训服务、投融资服务、大学生创业服务、物业服务等一系列综合服务,以及公共会议室、公共实验室等公共设施同时延长服务链条,拓宽服务领域,包括技术引入、协同发展、团队提升、重点孵化、一主多元、大学生创业服务等。

其中,最典型的做法是“创新驿站”,即中小企业创新支持系统和创新网络形态,其是一个专门为支持快速成长企业而协同运作、由多个机构形成的完善网络。

创新特点: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必由之路,“创新驿站”项目提升了对政府资源、企业资源、人才资源、中介服务资源的协同整合能力,可以实现螺旋式发展和多方合作共赢。

项目成功的关键是合作双方自愿合作而非政府包办,双方优势互补,而且拥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

3.7 园区服务创新案例昆明绿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电科技)和云南曲辰科技有限公司,是受益于园区服务创新的代表。

绿电科技于2007年入驻昆北孵,企业成立之初,昆北孵及时帮助解决了绿电科技的办公场地问题,并且为其提供创业补贴,有效缓解了其资金压力。

2008年,绿电科技计划投标“石林66兆瓦并网光伏发电站工程”中太阳能跟踪支架系统项目,在昆北孵的协调下引入了投资方,最终获得了该项目,产值实现了从0到2 000万元的飞跃。

2009年在公司计划扩大规模、计划增资扩股到1 000万元,筹集资金比较困难时,昆北孵率先对其进行股权投资10万元,帮助绿电科技迈出了融资的第一步,最终顺利完成增资扩股计划。

在绿电科技研发遇到瓶颈时,昆北孵帮助绿电科技并购了研发实力较强的云南创尔优科技有限公司,合并了该公司的研发部门,研发出了“向日葵”太阳能板跟踪系统和“手持式检测仪”等系统与设备,大大提升了产品效能。

云南曲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曲辰科技)于2009年入驻昆北孵,是一家由大学生创办的农业高科技企业。

在初创期,昆北孵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及资金补贴支持。

企业成立初期主要从事SOD石榴微生物酶开发,昆北孵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帮助其与北京农业大学接洽,促使曲辰科技顺利与中国农大签署了《SOD专利使用许可协议》,确定了曲辰科技运用该专利产品在石榴上的独家使用权把改良石榴销售权。

目前曲辰科技已经是年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成熟企业,原来的大学生创业者已成为成熟的企业家,并作为创业导师指导更多有志创业的大学生进行创业,在成就自身的同时反哺社会。

类似的成功案例还有天津华科金控投资有限公司、宁夏艾依斯数据统计调研有限公司、柳州众鑫科技有限公司、柳州力通车用空调有限公司、柳州顺意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

创新特点:绿电科技和云南曲辰科技走出困境、走向腾飞的整个成长过程,验证了昆北孵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资金、研发、场地等方面给予全面服务与支持的成功。

中国各地的创新创业产业园是产业聚集理论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也是政府转变职能的一大亮点,主要经验是科技创业园为中小企业搭建好专项服务、技术改造服务和融资服务等平台。

4 研究结论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企业方面。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只有由创新驱动代替生产要素驱动,企业才能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掌握发展主动权。

至于如何创新,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审时度势地选择符合企业实际的创新模式。

企业创新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创新意识,应在创新意识的指导下,审视环境变化,根据企业实际,选择合适的创新策略与创新模式,实现经营目标。

(2)政府方面。

企业创新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这要求政府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深化经济科技体制改革,释放全社会发展活力,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国家发布的国有企业改革路线图不仅为国有企业,而且为民营企业和合资企业提供了创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中国的教育体制、政府运行体制等也需要深化改革,以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热情,培养和提高全社会的创新能力。

(3)高校方面。

高校承担着为企业培养人才的重任,应该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进程中扮演领军者的角色,高校管理者和教师需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

教育教学改革,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教学和科研的重要目标,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CUIJPERS M, GUENTER H, HUSSINGER K. Costs and benefits of inter-departmental innovation collaboration[J]. Research Policy, 2011, 40(4): 565-575.[2]DECTER M H. comparative review of UK-USA industry-universityrelationships[J]. Education Training, 2009, 51(8/9): 624-634.[3]陈力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演进规律研究——基于适应性演化和协同视角[D].杭州:浙江大学,2012.[4]陈力田,赵晓庆,魏致善.企业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其演变:一个系统化的文献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4):154-160.[5]许庆瑞,吴志岩,陈力田.转型经济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演化路径及驱动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13(4):121-134.[6]刘志滨.技术资本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实证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7]孙焕伟,罗福凯.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治理因素对技术资本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会月刊,2011(15):42-45.[8]付群英,刘志迎,刘和福.企业创新行为多元动力机制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0):88-93.[9]符刘才.校企产学研战略联盟技术创新驱动力的形成模式[J].价值工程,2012(10):7-8.[10]宁连举,唐家青,李萌.基于全面创新理论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2):122-126.[11]易蓉,盛振江,罗永泰.创新驱动顾客价值实现的路径选择[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01-108.[12]陈彪,蔡莉,陈琛,等.新企业创业学习方式研究——基于中国高技术企业的多案例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4(3):392-399.[13]粟进,宋正刚.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研究——基于京津4家企业的一项探索性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5):156-16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