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市垫江第五中学校图书馆藏图书适应性自查报告

重庆市垫江第五中学校图书馆藏图书适应性自查报告

重庆市垫江第五中学校图书馆(室)馆配图书适宜性
自查报告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关于开展“中小学图书馆(室)馆配图书适宜性”评价工作的函》(装备中心〔2018〕69号)、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关于开展重庆市“中小学图书馆(室)馆配图书适宜性”评价工作的通知》(市技装中心〔2018〕58号)的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垫江县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垫江县“中小学图书馆(室)馆配图书适宜性”评价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学校成立了馆配图书适宜性工作小组,由校长杨健为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龚淑琼为副组长具体负责,教务处副主任谭克理、尹定强、黎于强为成员,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制定学校馆配图书适宜性工作实施方案,开展馆配图书适宜性工作,收集整理各种资料,各种方式了解馆配图书适宜性相关信息,并对馆配图书进行了详细清理,清理出了不适宜图书具体名单,然后进行了核实,最后形成学校馆配图书适宜性评价自查报告。

现将自查报告汇报如下:
一、学校图书馆(室)基本情况
学校始建于1957年,位于重庆市垫江县南部区域中心——坪山镇,是重庆市属首批普通高完中。

现有教职工239人,专业技术人员233人,专职图书管理人员2人。

现共有74个教学班,高中25个班、初中49个班,学生4800余人。

随着“全面改薄”工程和义务教育区域基本均衡工作的收尾,我校图书馆(室)馆配图书的数量和质量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学校图书室馆设施状况为藏书室4间,面积209m2,
阅览室1间,面积63m2,藏书架70个,期刊架3个,馆藏图书88000余册,生均图书达20册,生均借阅8.3册。

二、学校图书馆(室)馆配图书现状
学校图书册书共计88339册,学校自筹资金购买2312册,国家投入7528册,上级下拨78499册,经查,学校图书由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 哲学、宗教,C社会科学总论,D 政治、法律,E 军事,F 经济,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 语言、文字,I 文学,J 艺术,K 历史、地理,N 自然科学总论,O 数理科学和化学,P天文学、地球科学,Q 生物科学,R 医药、卫生,S 农业科学,T 工业技术,U 交通运输,V 航空、航天,X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安全科学),Z 综合性图书组成。

合法性方面,无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非法(包括盗版)图书;适宜性方面,学校图书存在部分内容陈旧、不适宜中小学生阅读,共计2本;可观性方面,学校图书存在部分形式上不可观,品相较差的的图书,共计3本。

学校已经对不适宜图书剔除。

三、学校馆配图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购书体制出现问题。

学校图书馆(室)建设需求经费巨大,经费来源分上级下拨、国家投入和学校自筹等方式。

主要依靠上级下拨和国家经费投入,书目由上级主管部门实行招投标制。

这种体制实行阳光政策、增加了购书的透明度、有效的防止过去购书中存在的不正之风,腐败现象。

不足的是由于单一的购书方式,导致购书的范围缩小,有些好书选不进来,不够条件确选上了。

同时,学校经费紧张,
无图书馆(室)经费,学校尽量压缩图书馆购书经费,但又规定图书馆完成年度藏书任务,所以只能本着少花钱多办事,而一分价钱一分货,少花钱买的都是劣者货。

二是退书工作不到位。

图书馆图书管理规定定期剔除旧书工作制度。

情况在不断的变化,文化事业在发展,有的图书过时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了,学生不愿意看了,应该把它从书架上拿下来,但是这个制度没有很好的执行,原因是图书馆的图书数量不够,达不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为了追求数量,不讲质量。

三是检查验收导向失误。

现在每年各级领导到图书馆检查的次数较多。

主要是精神文明建设上档次、年度工作达标等,他们不是对图书的质和量的全面检查,而是只看数量,图书馆的藏书达到多少册,质量有问题是可以理解的。

四是馆(室)建设经费不足。

一是目前学校学生人数4800余人,按国家规定尚差图书40000余本,但目前学校已经无多余室来装配,二是学校差缺自动化借书系统,导致工作人员工作量巨大,三是学校应建设电子阅览室,阅览室但学校目前校舍无法建配。

当然出现原因还有很多,但是这四个方面是主要的原因。

要想保证图书馆藏书的质量和数量,必须解决这四个问题。

四、政策建议:
解决图书生产行业的行业道德问题,提高创作、出版质量是保证图书馆藏书质量的关键;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图书馆财政的投入,确保有足够的经费购书;改进和完善目前的图书营销模式,禁止劣质图书
销售后盾。

以大的环境的改善提高图书馆藏书质量。

1、提高思想认识
解决图书馆的藏书质量问题,必须认识图书馆藏书质量的重要性。

中小学图书馆(室)是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地方。

而劣质图书毒害人们的心灵,污染社会环境,引起社会动荡,破坏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任务,两个文明一起抓,建设一个物质文明的国家,同时也要建立一个精神文明的国家。

因此,社会各宣传舆论部门要宣传先进文化的重要性,不健康文化的危害性,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

主管图书馆工作的领导和管进书的负责人要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藏书工作,把这个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

图书馆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认识图书工作的重要性,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图书馆的藏书工作。

2、严把入口关出口关
一是建立责任追究制。

病从口入,杜绝劣质图书进入图书馆首先是把好入口关。

有条件的成立文献资料建设委员会,任务是研究决定图书馆的购书工作。

严禁进书一个人说了算、严禁领导个人写条批条,严禁送人情书、关系书。

图书馆要设立采购部门专人负责购书工作,任务是向文献资料建设委员会提交购书计划。

对采购人员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年终考评制度,责任追究制度。

二是进书渠道多样化。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因此我们还是要依靠群众。

在传媒、互联网等开辟平台,实行民主推荐图书。

建立图书信
息采集制,建立图书采购推荐栏目,让群众推荐图书。

每次购书都要在网上公布图书书目,让教师、学生、学生家长提建议。

三是建立进书验收责任制。

要做到三防。

防止塞书。

按照计划一本一本的核对,防止书商塞书,一旦发现坚决退回。

防止误订。

采购时往往只看书名,图书馆验书时发现重复,不符合要求的等要坚决退书。

防止残书。

一本一本的审查,书的质量是否合乎要求,内容是否健康,发现问题坚决退书。

对于捐赠的图书也要同等对待,不能因为是捐赠就不讲质量,不够条件的坚决防止进入。

3、建立优胜劣汰机制
一是正常的退书制度。

情况在不断的变化,社会在向前发展,文化也是在发展进步,图书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有的图书可以长期的使用,但有的就过时了,过时了大家不看了,放在架上就发挥不了作用。

旧书不下架新书上不去,影响工作效益。

所以要建立定期的旧书下架制度,一般在年中进行一次。

二是冷书下架制度。

什么是冷书,就是没有人看的书,或者说是一年内很少有人看的书。

图书馆要有人专门统计图书的借阅率,高借阅率的书放在明显的位置,低借阅率的书放在不明显的位置,很少借阅的书和没有人借的书争取早日退架,让有限的书架发挥更大的效益。

三是民主评议图书。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图书好不好群众说了算。

读者对图书的评议要有人定期进行整理,并进行公布。

该项工作要做为工作人员年终考评的主要依据,也可以作为领导决策时参考。

同时
在读者中选出一定数量的代表,组成读者评议委员会,定期召开座谈会专门对近期所进图书进行评议。

4、建立监督机制
权力不能没有监督,没有监督就容易产生腐败。

为了保证图书馆的藏书质量,必需要有监督。

一是群众监督。

实行阳光操作,建立购买新书公示制度。

每一批新书购进来以后,都要在图书馆的网页上进行公布。

让群众进行评议,图书馆(室)有人专门收集这方面的意见。

并反馈给领导。

二是建立图书综合评价制度。

上级领导每年检查工作要把图书馆的图书质量做为重点来检查,做为评估、评先、进级、奖励的必备条件。

主管部门每年对图书馆藏书进行检查,评议找出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