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脑外形、皮质功能定位及大脑髓质

大脑外形、皮质功能定位及大脑髓质

对侧偏身感觉丧失 (丘脑中央辐射) 对侧偏瘫(皮质脊髓束) 对侧视野偏盲(视辐射)
前肢 膝部 后肢
外囊:位于屏状核与壳之间的白质
三、基底核
基底核: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 1)纹状体 豆状核 尾状核 苍白球 壳 苍白球 尾状核头

包括
苍白球称为旧纹状体
尾状核和壳称为新纹状体 纹状体是锥体外路的重
位于半球底面,连接枕叶和颞叶。 4>、扣带Cingulum 联合扣带回和海马回的部分。 上纵束 弓状纤维 扣带束
钩束
下纵束
3、 投射纤维
Projection fiber
为大脑皮质与脑干、脊髓 间的上行和下行纤维。
放射冠:投射纤维在大脑半球内 内囊(internal capsule):投
呈扇形散开形成(或称半卵圆 中心)。 射纤维在豆状核、尾状核和丘 脑间纤维密集靠拢组成。
皮质运动区:是支配对侧躯体随意运动的中枢。它主要接受来自对侧骨骼肌、 肌腱和关节的本体感觉冲动,以感受身体的位置、姿势和运动感觉,并发出 纤维,即锥体束控制对侧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皮质运动前区:与联合运动和姿势动作协调有关。 皮质眼球运动区:为眼球运动同向凝视中枢,管理两眼球同时向对侧注视。
皮质一般感觉区:接受身体对侧的痛、温、触和本体感觉冲动,并形成相 应的感觉。为精细触觉和实体觉的皮质区。
嗅觉皮质区:位于嗅区、钩回和海马回的前部。每侧皮质均接受双侧嗅神经 传入的冲动。 视觉皮质区:皮质都接受来自两眼对侧视野的视觉冲动,并形成视觉。 听觉皮质区:每侧皮质均按来自双耳的听觉冲动产生听觉。 内脏皮质区:该区定位不太集中,主要分布在扣带回前部、颞叶前部、眶回 后部、岛叶、海马及海马钩回等区域。
3、功能:1)调节内脏活动和情绪活动 2)与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关
3)与精神、记忆等高级神经活动有关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掌握大脑半球的分叶情况。掌握 大脑半球的连合纤维当中的胼胝体的位置,然后还有穹窿和 前连合结构。掌握内囊结构、内囊的位置、通过内囊的主要 纤维。掌握基底核结构及基底核的组成(包括有豆状核、尾 状核、杏仁核和屏状核)以及他们之间有哪些功能。掌握大 脑皮质的细胞分层,新皮质是由6层细胞构成的。然后掌握 侧脑室的位置、形态及脉络丛。了解大脑皮质的第一个躯体 运动区、躯体感觉区、躯体听觉区和视区。了解边缘系统的 概念。
小椎体细胞
中型椎体细胞
星型细胞 大、中、小椎体细胞
2、大脑皮质分区
Brodmann(1909)把大脑皮质分为52个区
3、大脑皮质功能定位
a、 一般认为额叶是运动区,枕叶是视觉区,顶叶
是一般感受区,颞叶是听觉区,各区的面积和位置因 动物种类不同而异。 b、 运动区—对侧支配 感觉区—对侧管理 一侧视觉区接受双眼对侧视网膜的冲动。
运动区、感受区、视觉区、听觉区
5、大脑髓质纤维有哪三种? 连合纤维、联络纤维、投射纤维 6、基底核有哪些? 尾状核、杏仁核、豆状核、屏状核 7、新纹状体和旧纹状体分别包括哪几部分? 尾状核、壳; 苍白球
大脑皮质表面凹凸不平,凹陷处为沟,凸面处 为回,以增加大脑皮质的面积。皮质向表面凸 出形成许多大脑回gyri cerebri,大脑回之间凹陷 为大脑沟sulci cerebri。
2、大脑内侧面
扣带回 胼胝体干 穹窿 透明隔 胼胝体膝 胼胝体嘴 前连合 终板旁回 胼胝体下区 胼胝体(压部)
钩 海马旁回
:是连接左右大脑半球皮质 的纤维 胼胝体 前联合 穹窿
胼胝体:位于大脑纵裂底部,构成 侧脑室顶壁 前联合:连接左右嗅脑 穹窿:在中线位于胼胝体和透明隔 腹侧,联系乳头体与海马


压部
胼胝体 穹隆
前连合
2、联络纤维
Association fiber
联系同侧半球不同部位的皮质, 有长短之分。 弓状纤维 钩束 上纵束 下纵束
二、大脑分叶
大脑皮 质背外 侧面可 分为四 叶,前 部为额 叶,后 部为枕 叶,背 侧部为 颞叶, 顶部为 顶叶
马脑背侧观
第二篇:端脑结构
一、大脑皮质
1、大脑皮质细胞构筑
大脑皮层的细胞结构。共有6层,最浅层是分子层,然后是 外颗粒层、外锥体层、内颗粒层和内锥体层,最后是多形细胞层。 重要的是第三层和第五层。
内囊解剖图
• 前肢: 丘脑前辐射、 额桥束 • 膝:皮质核束 • 后肢: 皮质脊髓束 皮质红核束 顶枕颞桥束 丘脑中央辐射 视辐射 听辐射
皮质核束

尾状核头
额桥束 丘脑前辐射
豆状核
皮质红核束 皮质脊髓束 丘脑中央辐射 背侧丘脑 内侧膝状体 外侧膝状体 听辐射 顶枕颞桥束

视辐射
内囊损害“三偏征” —
上纵束
钩束
扣带束
弓状纤维
上纵束 扣带
弓状纤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下纵束
钩束
下纵束
1>、钩束Unciform fasciculi
连接额叶眶回与颞叶前部的纤维。
2>、上纵束Fasciculus longitudinalis superior
在大脑外侧裂的上方,连接额叶、顶叶、枕叶与颞叶
3>、下纵束Fasciculus longitudinalis inferior
要结构,低等动物的运
动中枢,有维持肌紧张和协 调肌肉运动的作用 新纹状体病变导致舞蹈病 旧纹状体病变导致帕金森、 妥瑞氏综合症。 背侧丘脑
基底核在脑中投影模式图
基底核 丘脑
杏仁核
纹状体
尾 状 核 、 豆 状 核 与 丘 脑
2)屏状核 位于岛叶皮质和豆状核之间 屏状核(深色部分) 最外囊(浅色部分) 外囊 壳
有奖竞猜
1、大脑内侧面有哪些结构? 胼胝体、扣带回、前连合、透明隔、穹窿、钩、海马旁回、终板旁回 2、大脑背外侧面可分为哪几叶? 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3、大脑皮质细胞结构由浅到深分为哪6层? 分子层、外颗粒层、外椎体层、内颗粒层、内椎体层、多形细胞层 4、大脑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分别对应哪个功能区?
二、大脑髓质
• 大量纤维集成髓质。
左半球 右半球
同侧半球脑回
脑叶 大脑皮质
脑回
脑叶 脑干、脊髓之间
大脑髓质的纤维联系可分为三种:
联合纤维 Commissural fiber 联络纤维 Association fiber 投射纤维 Projection fiber
1、(连合)联合纤维 Commissural fiber
大脑外形、皮质功能定位及 大脑髓质
王志强
本节课内容框架图
概述 端脑的外形及分叶 大脑皮质 皮质细胞构筑 皮质分区 皮质功能定位
端 脑
大脑髓质 端脑的结构 基底核 侧脑室 边缘系统
联合纤维 豆状核
联络纤维 尾状核
投射纤维 屏状核
杏仁核
边缘叶
相关皮质结构
小结
概述
大脑cerebrum或称端脑lelencephalon位于 脑干前方, 是脑的最高级部分,在进化中它 是最晚发生的,在人类中它是最发达的,我 们的一些高级的神经活动完全要靠端脑来调 控。
边缘叶(组成边缘系 统的主要成分):扣带回、 海马旁回;海马、齿状回、 隔区(终板旁回、胼胝体 下回)
3、大脑基底面
嗅脑(嗅球、嗅束、嗅三角、梨状叶、钩、海马旁回前部等结构)
嗅脑
视神经交叉
内侧嗅回 外侧嗅回 漏斗 灰结节 梨状叶
乳头体
动眼神经根 滑车神经 根 三叉神经根
外展神经根
大脑脚 脑桥
面神经根 前庭耳蜗神经根 舌咽、迷走、副神经根 舌下神经根 马脑基底面 延髓椎体
对侧肢体相应区 感觉障碍
3)视区
距状沟两侧的皮质(17区) 一侧半球视区管理双眼对侧半视野(同侧半视网膜)
4)听区
位于颞横回(41、42区) 接受双侧听觉传入
5)平衡区 中央后回下端面区附近 6)味区 中央后回下方的岛盖部
7)嗅区 (海马旁回)钩附近
8)运动性语言中枢
额下回后部(44、45区) 受损产生运动性失语 9)听觉性语言中枢 颞上回后部(22区) 受损产生感觉性失语(不理解) 10)视觉性语言中枢 角回(30区) 受损产生失读症 11)书写中枢 额中回后部(8区) 受损产生失写症 关于优势半球:左右半球发育呈不对称性,各有优势,左侧半球以语言、 意识、数学分析等活动为主;又侧半球以非语言信息,如 音乐、图形、时空概念等为主。
1)第一躯体运动区
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包括4、6区 特点:①倒置的人形,但头 部是正的 ②交叉管理 ③各部投影区的大小
与体形大小无关,
而取决于功能的重 要性和复杂程度。 损伤表现: 对侧肢体相应部 位瘫痪。
2)第一躯体感觉区
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
的后部 包括3、1、2区 特点同运动区 受损表现:
第一篇:大脑外形及分叶
一、大脑半球背外侧面、内侧面、基底面;上缘、下 缘;额脊、颞脊、枕脊
1、大脑背外侧面
大脑纵裂、胼胝体
端脑被大 脑纵裂分 为左、右 两大脑半 球,纵裂 的底是连 接两半球 的横行宽 纤维板, 即胼胝体 corpus callosum。
胼胝体是连接两半球的横行宽纤维板
大脑皮质、沟、回
屏状核与 豆状核之间的白质叫外囊
3)杏仁体
与尾状核尾相连 屏状核和杏仁体都属边缘系统结构
四、侧脑室
是大脑半球内的腔隙,内有大量脉络丛
前角 中央部 后角
分四部
中央部:位于顶叶 前角:深入额叶 后角:深入枕叶 下角:深入颞叶
侧脑室的脑脊液经室间孔 流入第三脑室
侧脑室脉络丛
下角
五、边缘系统
1、组成: 边缘叶(扣带回、海马旁回等)及其相关的皮质下结构(齿状 回、海马、隔区等。 2、特点: 1)发生上较古老 2)纤维联系复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