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地铁探路“融资租赁”

武汉地铁探路“融资租赁”

武汉地铁探路“融资租赁”文/本刊记者秦凤华轨道交通项目总投资动辄数10亿元甚至上百亿,如何筹集资金是摆在城市建设者眼前的一道难题。

此前,中国轨道交通市场化融资模式已经有北京的PPP、BT模式,深圳的BOT模式,上海的股权投资模式。

但湖北省武汉市独辟蹊径,在轨道交通建设中创新性地引入了金融租赁方式。

2008年11月24日,武汉地铁集团与工银金融租赁公司签订融资协议。

武汉地铁集团将武汉地铁一号线核心运营设备(包括机车等)的所有权,以2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暂时(初定15年)让渡给工银金融租赁公司。

在此期间,武汉地铁集团仍然保留经营、使用权,但需向金融租赁公司支付租金,到期后可按残值回购所有权。

中国工商银行湖北分行行长左新亚指出:“这不仅是湖北省首笔大额金融租赁业务,也是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中首次使用金融租赁的方式融资”。

大量借贷有风险从2006年开始,武汉加快城区轨道交通建设步伐,远景规划中的轨道交通线网有7条线路,共220公里,设站182座。

按照武汉市近期建设规划,2009年将开工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2号线一期和4号线一期等3个项目,总投资约为273亿元,2009年内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将达39.8亿元。

武汉地铁集团是武汉市政府搭建的轨道交通融资平台。

按照国家轨道交通建设有关规定,项目资本金需占总投资40%以上。

这意味着,60%的建设资金需要武汉地铁集团来筹集。

实际上,融资租赁并不是武汉地铁集团募集资金的首选方式。

最初,武汉地铁集团一度希望克隆香港“地铁+物业”模式,像北京那样直接引入香港地铁集团参与建设和运营。

同时,武汉也积极与多家国内外商业银行展开地铁信贷融资谈判。

2007年11月,武汉市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湖北省分行签订银团贷款合同,总额为161亿元,由国家开发银行牵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一同承担。

同时签约的还包括开发银行单独提供的48亿元政策性贷款。

两项贷款总额达到209亿元,均投向地铁项目。

2007年12月,中信银行武汉分行与武汉地铁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提供8亿元信用贷款,主要用于地铁及沿线物业土地储备等配套项目。

2008年6月,武汉地铁集团与汇丰银行签订协议,由汇丰银行提供28亿元金融服务。

据称,与汇丰银行签订金融服务协议,主要是借助汇丰银行丰富的金融管理经验,帮助地铁集团有效规避财务风险,降低财务费用和资金成本。

但是,大量向银行借贷蕴藏风险自不待言。

一是谈判时间较长,项目审批手续复杂,二是信贷多为短期项目,对于武汉地铁集团来说,到期后一次性还款面临较大的现金流压力。

有没有一种更新的方式,既可以实现融资,又减小集团的现金流压力?武汉地铁集团也在探索。

融资租赁“一拍即合”武汉地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部长杨邦文用“一拍即合”来形容与工银金融租赁公司的合作。

武汉地铁集团是工商银行湖北分行的客户,一次偶然的机会,银行工作人员告诉杨邦文,新成立的工银金融租赁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融资租赁,这让杨邦文眼前一亮。

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获得银监会开业批准的创新型金融租赁公司,由中国工商银行独资设立,注册资本20亿元人民币,注册地为天津滨海新区。

融资租赁是一种集信贷、贸易、租赁于一体,以租赁物件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特征的融资方式。

与银行信贷相比,企业采用租赁模式,不仅手续简便,方式灵活,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原有资产先行启动投资项目,陆续再用信贷资金置换,或是通过其他途径筹集资金,逐步扩大资本金规模。

对于武汉地铁来说,融资租赁可以与银行贷款进行资金配比,而且在未来中央对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调整时,也可以有效避免利率风险。

对于刚成立一年多时间的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来说,租赁业务多是飞机、船舶等大型设备,单个设备价值较高。

而地铁融资租赁还是一个从未涉足的领域。

但工银租赁经营者也在积极思索,能否采用租赁方式加大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

详细考察后,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设备金融事业部执行总经理邵宾发现,轨道交通使用的机车等设备也具有可移动性,单体金额较大,再加上地铁项目投资较大,资金需求旺盛,因此理论上也适于开展金融租赁业务。

双方需求一致,谈判非常顺利,多元化融资协议很快就签下来了。

从谈判、签约到放款,不超过一个月。

作为直接承办人,邵宾及其小组很快就与武汉地铁集团达成协议:采用“售后回租”方式,将现有的轻轨部分设备和车辆资产出让,融资20亿元;未来采购的新设备则采取“直租”方式。

工银租赁的资金采取分期投放的方式:售后回租部分是一次性投放;直租部分将随着地铁2号线和4号线的建设进度,到设备采购阶段再投放。

“武汉市政府和武汉地铁集团的超前思维,是促成这次融资协议达成的重要因素”,邵宾对《中国投资》说。

还租方式灵活根据双方协议,武汉地铁采取的“融资租赁”方式,既包括“直租”,也包括“售后回租”。

“地铁资金需求量分为两部分,一是新设备采购,二是解决对现有资产盘活资金的需求”,邵宾说。

按照武汉地铁建设规划,2号线一期和4号线一期两个项目还处于待建状态,需要购买包括机车等在内的大量新设备。

而一般来说,新设备从采购、生产、安装有一个时间跨度,更适合于直租。

“之所以把直租纳入租赁协议里,主要考虑是后期采购金额较小,与售后回租组成一个…包‟后,到直租时可以避免二次谈判,操作起来更简单一些”,邵宾说。

租赁的一般原则是“三方两合同”,三方就是出租人、承租人和供货方,两合同就是采购合同和租赁合同。

尽管目前还在进行车辆选型,未涉及采购合同,但地铁集团在后期和厂商签署采购协议时,地铁集团会和工银租赁再签署一份采购合同,由工银租赁直接付款。

“很多企业尽管有新扩大生产、采购新设备的需求,但更多的是解决现有资金盘活的问题”,邵宾说,对于地铁集团来说,盘活现有资金更是对租赁的最大需求。

在这次协议中,武汉地铁把已经运营的1号线一期的部分机车等设备和资产采取售后回租的方式。

武汉地铁向工行租赁以上资产,一定期限内根据工程建设需要提款20亿元,在付清全部租金并支付资产残余价值后,重新取得所有权。

在租赁期内,工银租赁享有租赁物的名义所有权,而武汉地铁集团则享有资产的占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

“售后回租”方式之所以能为企业接受,一个重要原因是,银行信贷或其他渠道获得的流动资金一般都是短期的,而租赁合同的还款期多为中长期。

在融资租赁安排中,企业可以用一个长期融资方式来解决短期流动资金的不足,对于短期流动资金的替代性相对比较好。

通过融资租赁手段盘活存量资产后,企业获得一笔资金,可以投资于新项目,这对于缓解企业还贷压力和开展新的投资计划都是有利的。

按照租赁协议,武汉地铁将按季度向工银租赁支付等额租金,租期为15年。

《中国投资》获悉,从2008年11月至今,武汉地铁已开始按期支付租金。

邵宾表示,租期主要取决于租赁物件的使用年限和法定折旧年限。

一方面是银监会对租赁资产有要求;另一方面,从租赁公司风险防范角度来说,一是不超过租赁物件的法定折旧年限,二是不超过租赁物件的使用年限。

有些设备尽管法定折旧年限很长,但使用过多的话,实际使用年限并没有那么长。

与贷款利息相比,租金支付方式相对灵活一些。

“租金可以按承租人的现金流来配备”,邵宾说。

与银行信贷资金到期需要一次性还本不同的是,租金的支付可以“前期少还,后期多还”“前期多还,后期少还”或是“前期少还,中间多还,后期少还”等多种方式。

企业新投资一个项目,前期现金流小,租金可以少收,只收利息。

随着企业现金流的增加,后期可以加大还租,灵活配比财务结构。

市政府担保“城市地铁建设和运营多数依靠政府财政支持。

我们在评估风险时主要看当地政府的财政实力和诚信度及其对地铁的支持力度”,邵宾介绍说,市政府一般都设有轨道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地铁运营的补贴支出。

对于工银租赁来说,承担的风险要比银行小。

融资租赁和抵押贷款最大的区别就是所有权确认的问题。

对于抵押贷款来说,抵押物的所有权还在债务方,银行并不拥有抵押物的所有权,因此法律效力弱一些。

而银行更愿意拥有抵押物的所有权,并且是可以处置的,与抵押权相比,所有权的风险相对小一些。

由于银行是不被允许投资实物的,而租赁模式可以实现银行拥有实物的所有权。

“在风险评估方面,信息资源十分重要”,邵宾表示。

由于武汉地铁集团一直是工商银行湖北分行的一个长期客户,分行对当地市场和企业颇为了解,对企业信用体系和风险体系已经有了深入评估。

“地铁运营都是亏损的,更何况是建设期的还款,因而最终还是要靠政府财政来维持运营”,邵宾坦言。

在武汉地铁项目上,武汉市政府是出具了信用担保的,由市财政出具一个支持函。

对于地铁集团来说,租赁最大的风险在于,如果工银租赁出现改制或是经营困难,需要将其租赁资产进行转移,企业就要准备相应的资金进行回购,届时将面临现金流的困难。

杨邦文表示,由于租金是分阶段支付的,从现金流角度看,对地铁集团的经营不会形成较大的财务压力。

未来地铁票价并不会因为企业要支付租金而定得很高。

“严格来说,租金主要是对建设期投资成本有所增加,而我们是采用其他方式来弥补的,和票价无关”。

邵宾表示,租赁公司将随时了解建设期工程进度以及设备采购、安装和验收情况,并每3个月或半年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

融资租赁前景广阔武汉地铁项目的开展,很可能为金融租赁行业开辟出一块更大的市场。

“融资租赁是一种挖掘现有存量资产、盘活资金的有效途径”,邵宾告诉《中国投资》,对于金融租赁公司来说,当前是一个拓展业务的好时机。

尤其对于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来说,在银行信贷额度有限的情况下,采取租赁方式可以满足客户对资金流动性的不同需求。

邵宾认为,4万亿扩大内需投资很大一块需要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地方财政压力比较大。

由于融资需求增加,银行总体对信贷额度有所控制,不可能所有资金都通过间接融资解决。

“对一些不易流动的资产,比如水务、公交、燃气等市政领域,也可以采取租赁方式进行融资”,邵宾说。

对售后回租方式而言,可以对现有固定资产按照折旧后的账面净值进行盘活。

对资产比较大的企业来说,盘活后可以获得一笔现金,把资金投入到其他领域。

邵宾表示,目前工银租赁已与武汉市政府就上述领域开展融资租赁谈判。

从实际操作来看,由于租赁公司具有了租赁物件的所有权,因而在风险上也比银行传统信贷融资小。

在税收方面,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制定了融资租赁公司按利差纳税的优惠政策。

“目前,银行业务同质化竞争很激烈,只有不断开辟新的业务和产品品种,才能提升金融机构的竞争力”,邵宾表示,监管部门也有相应的措施和规定,不会出现银行取道租赁公司变相放贷的情形。

在发达国家,融资租赁被视作银行贷款和证券投资外的第3大方式,其在融资体系的比例达到30%。

美国和日本租赁融资更为普遍。

特别是在飞机、船舶等行业,融资租赁更是重要的融资方式。

在中国,这一比例仅为1%-2%,银行系租赁公司总资产约为600多亿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