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南省社情分析

海南省社情分析

海南省社情分析一、简介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

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

全省陆地(主要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南岛陆地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至2007年底,全省有2个地级市,6个县级市,4个县,6个民族自治县,1个经济开发区,1个办事处(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县级);基层设置183个镇,21个乡,18个街道办事处。

地级市:海口市、三亚市县级市:五指山市、文昌市、琼海市、万宁市、儋州市、东方市县:定安县、屯昌县、澄迈县、临高县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开发区:洋浦经济开发区办事处: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县级)人口2007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845.03万人,比上年增加9.15万人。

人口出生率为14.62‰,人口死亡率为5.7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91‰。

民族海南省汉族、黎族、苗族、回族是世居民族,其余民族是解放后迁入的干部、职工和移民,分散于全省各地。

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

世居的黎、苗、回族,大多数聚居在中部、南部的琼中、保亭、白沙、陵水、昌江等县和三亚市、通什市;汉族人口主要聚集在东北部、北部和沿海地区。

根据2004年户籍人口数,汉族占总人口的82.7%,少数民族占17.3%。

方言海南居民语言种类多,主要使用的方言有10种。

1.海南话:狭义的海南方言,属汉藏语系汉语闽南方言。

海南话使用最广泛、使用人数最多,全省有500多万居民通用,主要分布在海口、琼山、文昌、琼海、万宁、定安、屯昌、澄迈等市县的大部分地区和陵水、乐东、东方、昌江、三亚等市县的沿海一带地区。

在不同地方,海南话语音和声调有所不同,一般以文昌人的语音为标准口音。

2.黎话: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系,有本地、美孚、加茂等5个方言。

全省黎族人民使用,主要分布在琼中、保亭、陵水、白沙、东方、乐东、昌江等自治县和三亚市、通什市。

3.临高话: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比较接近壮语。

约50万居民使用,主要分布在临高县境内和海口市郊西部的长流、荣山、新海、秀英等地区。

4.儋州话:属汉藏语系汉语粤语方言系统。

40多万人使用,主要分布在儋州、昌江、东方等市县的沿海一带地区。

5.军话:属汉藏语系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系统,是古代从大陆充军来海南岛的士兵和仕宦留下的语言。

10万多人使用,主要分布在昌江县、东方市、儋州市和三亚市的部分地区。

6.苗话: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

主要在中部、南部地区各市县以及少数在其他县的约5万苗族居民中通用。

7.村话:属汉藏语系壮侗语。

约6万人使用,主要分布在东方市、昌江县昌化江下游两岸。

8.回辉话:目前学术界认为属海南岛语系,是语群中的一个独特语言。

据《琼州府志》记载,回辉话是大约在宋、元朝期间从外国迁来的居民使用而流传下来的语言,当时汉人称之为“番语”。

世居的回族居民约6000人使用,主要分布在三亚市回辉、回新2个村,白沙县、万宁市少数居民使用。

9.迈话:属粤语方言系统,比较接近广州话。

是汉人使用的语言,但使用人数不多,分布不广泛,目前只有三亚市市郊的崖城和水南一带居民使用。

10.蛋家话:属粤语方言。

仅三亚港附近的汉族居民使用。

此外,还有三亚市、陵水县等沿海渔民使用船上话,港口、铁路、矿山、国有农场职工使用白话、客家话、潮州话、浙江话、云南话、福建话等。

海南话使用最广泛、使用人数最多,全省有500多万居民通用,主要分布在海口、琼山、文昌、琼海、万宁、定安、屯昌、澄迈等市县的大部分地区和陵水、乐东、东方、昌江、三亚等市县的沿海一带地区。

在不同地方,海南话语音和声调有所不同,一般以文昌人的语音为标准口音。

2.黎话: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系,有本地、美孚、加茂等5个方言。

全省黎族人民使用,主要分布在琼中、保亭、陵水、白沙、东方、乐东、昌江等自治县和三亚市、通什市。

3.临高话: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比较接近壮语。

约50万居民使用,主要分布在临高县境内和海口市郊西部的长流、荣山、新海、秀英等地区。

4.儋州话:属汉藏语系汉语粤语方言系统。

40多万人使用,主要分布在儋州、昌江、东方等市县的沿海一带地区。

5.军话:属汉藏语系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系统,是古代从大陆充军来海南岛的士兵和仕宦留下的语言。

10万多人使用,主要分布在昌江县、东方市、儋州市和三亚市的部分地区。

6.苗话: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

主要在中部、南部地区各市县以及少数在其他县的约5万苗族居民中通用。

7.村话:属汉藏语系壮侗语。

约6万人使用,主要分布在东方市、昌江县昌化江下游两岸。

8.回辉话:目前学术界认为属海南岛语系,是语群中的一个独特语言。

据《琼州府志》记载,回辉话是大约在宋、元朝期间从外国迁来的居民使用而流传下来的语言,当时汉人称之为“番语”。

世居的回族居民约6000人使用,主要分布在三亚市回辉、回新2个村,白沙县、万宁市少数居民使用。

9.迈话:属粤语方言系统,比较接近广州话。

是汉人使用的语言,但使用人数不多,分布不广泛,目前只有三亚市市郊的崖城和水南一带居民使用。

10.蛋家话:属粤语方言。

仅三亚港附近的汉族居民使用。

此外,还有三亚市、陵水县等沿海渔民使用船上话,港口、铁路、矿山、国有农场职工使用白话、客家话、潮州话、浙江话、云南话、福建话等。

二、犯罪信息采集自2008年以来一共立案查办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643件896人。

其中,涉及厅级干部8人,县处级干部82人。

今天,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符兴、陈海波一行到省检察院考察。

符兴等人听取了省检察院2008年以来的工作汇报,参观了省检察院办案工作区、政务管理中心和案件管理中心。

据了解,自2008年以来,省检察院一共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2.4万余人。

其中,黑恶势力、严重暴力、抢劫、抢夺和毒品犯罪,金融诈骗、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盗伐滥伐林木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成为省检察院查办案件的重点。

此外,省检察院近年来一共立案查办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643件896人。

其中,查办大案343件494人,厅级干部8人,县处级干部82人;办理民事督促起诉案件774件,督促挽回流失的国有、集体、公共资产1.6亿元,协助收回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590余万元。

三、维稳信息采集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供数据显示,毒品犯罪案件数量从2007年的1142件上升到2010年的1693件,仅今年1至5月份,全省法院一审毒品犯罪案件就高达723件890人。

2010年全省法院审理“两抢一盗”犯罪案件1507件,占刑事案件总数的24.8%,毒品犯罪案件1693件,占刑事案件的比重达到27.9%,超过“两抢一盗”,成为海南省刑事案件数量最大的犯罪类型。

海南省高院有关负责人预计,今年全年的毒品犯罪案件还将超过“两抢一盗”成为海南刑事案件数量最大的犯罪类型。

近年来,海南省未成年人毒品犯罪也呈增长趋势,以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法院为例,2007年仅有2宗4名未成年人毒品犯罪案件,到2009年增加到11人。

近两年还出现了校学生贩毒品犯罪的情况,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法院从2007年至2010年审理了7名在校生毒品犯罪案件。

年仅15岁的海口市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刘某在海口市金龙路上邦百汇城的一个KTV包厢内,以人民币300元的价格将一小包毒品K粉卖给王某,被公安人员当场抓获,从王某身上缴获一小包毒品,经鉴定,含氯胺酮成份,净重3.4213克。

龙华区法院以犯贩卖毒品罪,判处被告人刘某拘役五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

海南省高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法院要将审判工作向前延伸,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参与和服务社会管理,预防毒品犯罪现象的发生。

实现将法院的审判工作向后拓展,注重对缓刑适用对象的跟踪考察,主动参加对毒品犯罪分子的帮扶、帮教工作,将办理毒品案件与禁毒宣传、禁毒教育相结合,通过以案说法等方式,宣传禁毒知识。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维稳信息情报的收集报送工作,畅通信息渠道,提供准确依据,增强维稳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有效地防范和控制影响社会的各类问题发生,更好地保障和促进我省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大好局面。

根据省委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通知要求,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维稳信息情报报送工作:一、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把加强维稳信息情报工作当成大事来抓。

情报信息工作是做好稳定工作的第一要件,建立和规范维稳信息情报报送机制,是一项推动维稳工作发展,扭转维稳工作被动局面,增强工作预见性和主动性的至关重要的手段和措施。

主要领导应亲自过问,带头抓落实,下大力畅通信息渠道,准确把握动态,努力把维稳工作的重心由事后处置转移到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上来。

二、完善信息情报网络,明确报送工作责任人,落实迟报、漏报、瞒报责任追究制。

要在分析总结2006年维稳工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现有信息情报网络进行完善和规范。

各单位要明确信息联络员、信息员及信息责任人。

各单位负责维稳工作的领导是本级信息情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同时要明确负责向省建设厅报送信息情报的具体责任人。

必须严格落实迟报、漏报、瞒报责任追究制。

对发生迟报、漏报、瞒报重要问题的单位第一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将在全省建设系统范围内通报批评,并上报省维稳办;对因迟报、漏报、瞒报错失处置良机,酿成事端,引发重大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要进行倒查,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坚持重要信息情报特急报告制度。

凡发生:1、大规模集体上访、请愿、游行、罢市,非法集会,械斗,暴狱及其它影响极坏的恶性突发事件;2、爆炸、重大火灾、恶性交通事故;3、抢劫银行或运钞车案件等恶性刑事案件;4、集体进京(5人以上)、到省(10人以上)上访等重要社会动态;5、其它重要情况及有价值的重要维稳信息情报。

必须在事发30分钟内电话报省建设厅值班室,2个小时以内电传等到形式书面上报要情,事态进展及处置情况及时续报。

四、确保人员在岗,联系畅通。

各单位要迅速行动,完善信息情报网络,明确责任人。

如有人员变动,要事先安排,搞好交接,并及时上报,确保联系畅通,信息网络无空档。

四、犯罪类型目前我省较为突出的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包括以下5类: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网上传播淫秽色情、盗窃网络银行资金和网上非法经营。

目前,利用互联网发布虚假信息进行诈骗,是目前我省最为突出的网上违法犯罪。

此类案件由原来集中在儋州逐渐向全省蔓延,发案率不断攀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