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复习要点1、国际收支的含义(三点)(理解掌握):反映的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对外货币收支的综合状况。
a是一个流量概念(一个时间段,存量概念指时间点);b记录本国居民与外国居民之间进行的交易;c是以经济交易为统计基础的。
{居民:经济实体的境内居住一年以上的政府、个人、企业和事业单位,有居住年限的限制;公民则有国籍的限制。
}2、国际收支平衡表:(1)三大项内容: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平衡或结算项目(误差与遗漏项目);(2)编制原则:复式记账法原理,“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原则;(3)贷方、借方如何统计?外汇流入——贷方+;外汇流出——借方—。
(掌握)3、国际收支失衡:a主要来源: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b不平衡原因:经济周期、国民收入、货币价值、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宏观结构)(理解)4、特别提款权SDRS不属于一国自有储备,因为国际储备最稳定最可靠的来源是经常项目形成的顺差,而特别提款权的资本项目流动性大。
5、资本项目利息收入应列入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之中。
6、一国的官方储备主要包括4个组成部分:黄金、外汇、特别提款权SDR、在IMF的储备头寸。
7、利率平价含义:主要研究短期内汇率的变化情况,是关于汇率短期决定方式的重要理论(两种形式:抵补利率平价、无抵补利率平价)8、购买力平价论的主要观点: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它在外国具有商品的购买力,两种货币的汇率是由两国货币各自在本国的购买力之比(购买力平价)决定的,是一定时期内物价指数之比。
9、马歇尔—勒讷条件(弹性论):a前提:进出口商品供给弹性无穷大。
b本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取决于:|Em+Ex|>1国际收支改善;|Em+Ex|<1国际收支恶化;|Em+Ex|=1不变。
(Em: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Ex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理解)10、J曲线效应:马歇尔—勒讷条件告诉我们,只要进口和出口中至少有一个因素对汇率变动的反应较大,本币贬值就有可能改善一国的贸易差额。
而需求弹性较大意味着进口和出口的数量对汇率的变化能作出比较充分的反应。
在现实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比较充分的这种反应由于存在时滞,因而可能很不充分,从而使马P14311、国际储备:a主要目的: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维持货币汇率稳定。
P215b构成(特别提款权看看):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储备头寸(普通提款权)、特别提款权。
12、特别提款权a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补充会员国储备资产而分配给成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非实际(实体)货币,是一种加权价值,是记账货币。
P218b特征:人为创设、无偿分配(解决两个问题:总量上消除国际储备供应来源的不足,成员国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根据一篮子货币定值、使用收到局限(缴纳份额;作为本国货币汇率的基础;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捐款或贷款;用于成员国之间的互惠信贷协议;清偿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间的债务;经货币发行国同意后,以划账的形式兑换成该国货币)。
P224统称为欧洲货币,办理这些境外货)欧洲货币(又被称为离岸货币)并非指欧洲国家发行的货币,而是指某种货币在其发行国境外的银行被用于存贷业务,广义的欧洲货币包括了亚洲等所有地区的境外货币。
P305、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原则:基本原则是坚持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合理统一。
通常P23815、、第一、二、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看看:第十章P327)16、国际货币体系的进程(阶段):国际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固定汇率制度)、牙买加协议。
17、国际金本位制度的特征:a黄金充当了国际货币,是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b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他们各自的含金量比决定,黄金输送点为汇率波动上下限;c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价格18、汇率(1)定义(理解):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即用一国货币所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是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反映一国货币的对外价值。
(2按汇率允许波动的程度:固定和浮动;b按汇率确定的方式:基本和套算;c按银行买卖外汇:现钞买入价<买入现汇汇率<中间汇率<卖出汇率<现钞汇率;d按外汇的到账速度:电汇>信汇>票汇;e按外汇交割的时间:即期、远期;f按政府在汇率确定中的作用:官方、市场;g按汇率的统一性:单一、复汇率;h按外汇买卖成交的时间分类:开盘、收盘;i按经济含义分类:名义、实际、有效、均衡。
1920a经常项目交易的外汇管制b资本管制c汇率管制;(221、直接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单位外国货币 = 若干(N)本国货币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单位本国货币 = 若干(N)外国货币联系:a方法上不同,没有实质的区别;b汇率互为倒数,两者的乘积等于1。
22、1美元=1.2412瑞士法郎,在美国,是间接标价法,瑞士则是直接标价法。
23、美国对英镑采取直接标价法。
24、即期外汇交易:交割日必须双方都营业才行,节假日顺延。
a当日交割(成交当日)即交割日(Spot Transaction)——买卖双方将资金交付给对方的日期;b次(翌)日交割(成25、外汇市场参与者:商业银行(主体)、外汇经纪商、商业客户及中央银行。
26、点是国际外汇市场上最常用的单位,是小数点后最后一位,通常也就是小数点后的四位,日元汇率为小数点后两位。
27、基础货币是指一个货币对中写在前面的货币;非基础货币是指一个货币对中写在后面的货币。
28、a直接报价法:以本国货币表示每一单位外国货币的价格。
(本国货币是价格,外国货币是商品)如:在日本,1美元=118.35日元。
b间接报价法:每一单位的本国货币折合若干的外国货币。
(本国货币是商品,外国货币是价格)如:在英国,1英镑=1.5980美元。
29、在间接标价法下,外币数字增大时,则本币币值升值。
30、我国外汇管理改革于1996年9月1日宣布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
31、即期汇率(现汇汇率)——买卖即期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
32、自主性交易(事前交易)——指事前纯粹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主动进行的交易。
二、1、外汇风险管理(掌握并理解一下)a交易风险:以外币计价的国际贸易、非贸易收支及外汇的买卖活动中,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应收(付)款项的实际价值发生变化的风险。
b折算风险:经济实体在将各种外币资产负债转换成记账货币(本币)的会计处理业务中,因汇率波动而出现账面损失的可能性。
c经营风险:企业的未来预期收益因意料外的汇率变化而可能受到损失的风险。
它是对企业影响最大,企业最关心的一种外汇风险。
2、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a通货膨胀率—长期(一国物价水平上涨,其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能力的削弱,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该国货币贬值。
另外,物价的上涨会使实际利率下降,引起资本外流,进一步影响到人们对本币贬值的预期。
而一旦人们预期本币将产生贬值,会加速货币替换,使预期贬值变为现实;(2)国际收支—中期(一国外汇的供给和需求体现着国际收支平衡表所列的各种国际经济交易引起的资金流动。
因此逆差意味着在外汇市场上外汇供不应求,结果是外汇汇率升值,本币汇率贬值;反之,顺差则意味着外汇供过于求,外汇贬值;(3)利率水平—短期(利率相对提高,资本流入套利,改善资本账户收支,本币升值;反之则贬值);(4)其他(政治、心理、投机、偶然)(中长期掌握)3、国际金本位制(International Gold Standard System):(1)是以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为国际本位(储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黄金是货币体系的基础,是世界上首次出现的国际货币制度;(2)典型特点:自由铸币、自由兑换、自由输出输入;(3)发展历程:a金铸币本位制(典型)b金块本位制c金汇兑本位制;(4)汇率决定与调整:两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Mint Par)是决定汇率的基础。
实际汇率受外汇供求的影响,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波动的幅度(界限)受黄金输送点(Gold Transport Point)的制约,以黄金输出点(铸币平价+运送黄金的费用)为上限,以黄金输入点(铸币平价-运送黄金的费用)为下限;(5)自动调节机制:价格—现金流动机制;(6)崩溃的原因:a黄金无法满足国内商品流动的增长需求;b黄金在各国的贮存不平衡;c第一次世界大战,阻碍了黄金自由兑换与自由输出输入。
4、理解固定、浮动汇率制度(定义)(1)a固定汇率制度——是以某些相对稳定的标准或尺度,如货币的含金量作为依据,以确定汇率水平的一种制度;b类型: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度;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2)a浮动汇率制度——一种汇率的变动主要由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求决定,因而不受任何指标限制的汇率制度;b汇率浮动方式: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单独浮动、钉住(某单一货币、一篮子货币——人民币)浮动和联合浮动。
5、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力的关系:P229(1)国际清偿力=自有储备(国际储备)+借入储备;国际清偿力包括国际储备,国际储备是国际清偿力的核心部分;(2)国际储备仅是一国具有的现实的对外清偿能力,而国际清偿力还包括潜在的对外清偿能力;(3)国际储备仅包括无条件的清偿能力,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地用于对外支付;而国际清偿力由两部分内容组成,还包括有条件的对外清偿能力,即筹措对外支付手段的潜在能力,如各种贷款。
(4)因此国际清偿力是一个比国际储备的内涵和外延更广的概念,能更完整地反映一国的对外支付能力,国际清偿力是一个更全面、更完整、更重要的考察一国对外支付能力的概念。
6、货币危机:(1) 概念——如果由于贬值预期引起的对货币的投机攻击使得一个采取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或地区放弃了固定汇率制度,或者使得采取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大幅度贬值,就认为发生了(狭义的)货币危机。
P325传染的原因:a共同的冲击;b贸易联接和竞相贬值;c金融联接;d多重均衡;e唤醒效应。
P343(3)与金融危机存在根本区别。
货币危机是考察一种货币的对外价值,即汇率的变动,而金融危机的范围更广,还包括发生在股票市场和银行体系等国内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以及金融机构的经营困难和破产。
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是使资本在企业或项目中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当金融体系在实现该项功能时出现了严重障碍,常见的金融危机。
7、布雷顿森林体系:(1)特点:一固定(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双挂钩(美元与黄金、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其他国家货币通过与美元的直接挂钩达到与黄金的间接挂钩)、上下限(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平价上下1%波动)、政府干预、允许调整(允许该国货币公开升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