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书法篆刻启蒙(适合高中以上教材)
书法篆刻启蒙(适合高中以上教材)
毛边纸、元书纸 宣纸昂贵,一般习字多用毛边纸。这种纸 本来是用于印书的,但因为纸质好,有人买了书之后裁来练 字,因刀裁纸会出毛边,所以称为“毛边纸”。此纸原料,以 竹为主,色呈牙黄。元书纸和毛边纸近似。
文房四宝——砚
砚即砚台,为研墨的工具,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
砚台主要由石、泥、玉、青瓷、紫沙等材质制成,其中石砚最为 常见,据考究,西晋期间,多为青瓷砚,端砚出现于唐代。宋元明清则以 端砚和锡砚为主,清代还有少量玉砚和紫沙砚。多数砚台为石砚,石砚的 种类较多、有端砚、锡砚和澄泥砚等。其中端砚和锡砚为上品,宋代的文 人雅仕最喜此两种砚台。 端砚石产于广东肇庆市(古称端州)东郊羚羊峡斧柯山的端溪水一带。 锡砚石产于江西省婺源县歙(sh è )县,其特点是质地细腻、光滑、高密 度,受气即能凝聚成水,极适宜研墨,上佳的砚石中可见"金丝","银丝" 及各种"眼",加上在巧妙的构思和雕刻下,更显神韵。
魏碑(隶与楷的过度)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 (公元420-588年)北朝文字 刻石的通称,大体可分为 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 摩崖刻石四种。北魏书法 是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 来的过渡性书法体系,对 当时的隋和唐楷书体的形 成产生了巨大影响。
楷书
楷书,又称正楷、楷体、 正书或真书,是汉字书法中 常见的一种字体。其字形较 为正方,不像隶书写成扁形。 楷书仍是现代汉字手写体的 参考标准,也发展出另一种 手写体——钢笔字。
草书
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 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 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 的。有章草、今草、狂草 之分。
今草是一种在继承章草 的基础上,适应隶书向楷、 行体发展趋势和形体上的 变化,进一步省减了章草 的点划波磔,成为更加自 由便略的草体。
篆刻
即雕刻印章。因印章多用 篆文刻成,故称篆刻。
狼毫笔 笔头是用黄鼠狼尾巴上的毛制成的。以东北 产的鼠尾为最,称“北狼毫”、“关东辽尾”。狼 毫比羊毫笔力劲挺,宜书宜画,但不如羊毫笔耐用, 价格也比羊毫贵。
文房四宝——笔
紫毫 笔头是以兔毛制成的,因色泽紫黑光亮而得名 。此种笔挺拔尖锐而锋利,弹性比狼毫更强,以安 微出产的野兔毛为最好。
兼毫 笔头是用两种刚柔不同的动物毛制成的。常见 的种类有羊狼兼毫、羊紫兼毫,如五紫五羊,七紫 三羊等等。此种笔的优点兼具了羊狼毫笔的长处, 刚柔适中,价格也适中,为书画家常用。种类有调 和式、心被式。
篆书(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 中国后(前221年),推 行“书同文,车同轨”, 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 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 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 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 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 字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 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 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 书所取代。
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是 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 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 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 形状,讲究“蚕头雁尾”、 “一波三折”。隶书起源 于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 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 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行书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 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 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 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 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行”是“行走”的意思, 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 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 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 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 “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 叫“行草”。
文房四宝——纸
宣纸 今日最名贵之书写用纸便是玉板宣了(俗称生宣纸) 。玉板宣,合桑、短节木头、稻杆与檀木皮以以石灰浸之制 成,吸墨性最强,质地最优。宣纸以安徽宣城而得名,但宣 城本实不产纸,而是周围诸地,皆以宣城为散集地之因。此 纸非人人有法驾驭,因吸墨能力强,故运笔过慢,则书之辛 苦了,运笔稍顿,必墨渗纸阴,乌墨成团!因为生宣纸过于 吸墨难写,所以就有人加以改良:或用砑光,或加胶矾,还 有加浆而成的。经过改良之后的宣纸吸墨性略减,比较容易 书写(俗称熟宣纸)。
甲骨文
是中国已发现 古代文字中时代最 早、体系较为完整 的文字。甲骨文主 要指殷墟甲骨文, 又称为“殷墟文 字”、“殷契”, 是殷商时代刻在龟 甲兽骨上的文字。
篆书(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 周青铜器上的铭文, 也叫钟鼎文。商周是 青铜器的时代,青铜 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 乐器以钟为代表, “钟鼎”是青铜器的 代名词。
文房四宝——墨
墨的历史也比较久远,仅次于笔。早期是利用天然的石墨或蒸煮后用 鬲、鼎之腹下的黑胭脂即炭黑。在竹木简牍上一度用漆书,秦晚期出现了 调制成型的墨丸。 秦汉魏晋南北朝分石墨、油烟墨和松烟墨。
松烟墨是以松烟、丁香、麝香、干漆和胶制成。手握成丸,亦称螺。墨色 浓淡之变化,可表现书法之韵味,如此书法之美遂多彩多姿。墨如绘画之 颜色,作用很大。 石墨乃自然之物,是一种“悉如墨”之山石。上古无松烟墨,要写书法唯 有使用石墨,以石墨做书之证亦有不少。但石墨做书自魏晋以后无闻,石 墨之用于做书,乃在魏晋之前,后则为松烟所取代。 油烟墨多以动植物油脂取烟制成,色淡而光泽度极佳。
中国书法与篆刻
什么是书法?
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指用圆锥形毛笔书写 汉字(篆、隶,正、行、草)的法则。技法上 讲究执笔、用笔、用墨、点画、结构、分布 (行次、章法)、风格等。是一种汉子的书写 艺术。
艺术大师毕加索曾评价书法为:“世界上最抽 象的艺术。”
书法美学本质
抽象线条的艺术组合作为书法美的本质属 性,就是说线条在书法中不是直接地反映形象, 描绘各种事物,它只依靠文字线条的艺术组合 要求去书写,从而产生美感。
篆刻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 合的传统艺术,迄今已有两三 千年的历史,又称玺印、印或 印章等。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 品。
篆刻家的作品与刻字铺印 章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讲究 章法篆法,后者主要靠描,并 不计较章法篆法。
文房四宝——笔
依据制笔的原料不同分为羊毫笔、狼毫笔、紫毫 笔、兼毫笔几种。
羊毫笔 笔头是用山羊毛制成的。羊毫笔比较柔软, 吸墨量大,适于写表现圆浑厚实的点画。比狼毫笔 经久耐用。此类笔以湖笔为多,价格比较便宜。
——它只是代表一定概念的约定俗成的符号。
最简单的例子:田字格与汉字“田”
书体
书体就是我们常说的字体。 分为 “真”“行”“草”“隶”“篆”以
及各种过度书体,如行楷,魏碑,草隶,草篆, 简帛体,等等。 汉字的发展史则是由:甲骨—篆—隶—魏 碑—楷书——如今的简体字。行草书则贯穿于 整个发展史。 字形变化则是:简——繁——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