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的操作,其中排序正确的是()。
A.样品处理、凝胶色谱操作、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B.样品处理、凝胶色谱操作、纯化C.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D.样品处理、纯化、粗分离、纯度鉴定2.下列对在凝胶柱上加入样品和洗脱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加样前要使柱内凝胶面上的缓冲液下降到与凝胶面平齐B.让吸管管口沿管壁环绕移动,贴壁加样至色谱柱顶端,不要破坏凝胶面C.打开下端出口,待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层后直接连接缓冲液洗脱瓶开始洗脱3.在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中,下列对样品处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血浆中的葡萄糖、无机盐B.洗涤时离心速度过小,时间过短,白细胞等会沉淀,达不到分离的结果C.洗涤过程选用质量分数0.1%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D.透析的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4.下列是有关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相关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可采集猪血作为实验材料B.用蒸馏水重复洗涤红细胞C.血红蛋白释放后应低速短时间离心D.洗脱液接近色谱柱底端时开始收集流出液5.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技术是蛋白质研究的重要技术。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蛋白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的特性,可将样品中各种不同的蛋白质分离B.根据蛋白质所带电荷性质的差异及分子大小等,可通过电泳分离蛋白质C.根据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可通过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D.根据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密度不同,可通过离心沉降法分离蛋白质6.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使用的凝胶是交联葡聚糖凝胶(SephadexG—75),其中G、75的含义分别是()。
A.G表示凝胶的使用量,75表示加75 g水B.G表示凝胶的交联程度,75表示需加热75 ℃C.G表示凝胶的交联程度、膨胀程度及分离范围,75表示每克凝胶膨胀时吸水7.5 g D.G表示凝胶的膨胀体积,75表示每克凝胶膨胀后体积可达75 cm37.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
A.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B.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快C.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慢D.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8.下列关于蛋白质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样品处理步骤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细胞的洗涤:加入蒸馏水,缓慢搅拌,低速短时间离心B.血红蛋白的释放:加入生理盐水和甲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充分搅拌C.分离血红蛋白:将搅拌好的混合液离心,过滤后,用分液漏斗分离D.透析:将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然后置于pH为4.0的磷酸缓冲液中透析12 h 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电泳使样品中各分子分离的原因的是()。
A.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B.分子的大小C.分子的形状D.分子的变性温度10.下列有关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的程序叙述错误的是()。
A.样品的处理就是通过一系列操作收集到血红蛋白溶液B.通过透析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此为样品的粗提取C.可通过凝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杂质蛋白除去,即样品的纯化D.可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血红蛋白的纯度11.下列有关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透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利用蛋白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特性B.采用透析法使蛋白质与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分离开来C.离心沉降法通过控制离心速率使分子大小、密度不同的蛋白质分离D.蛋白质在电场中可以向与其自身所带电荷相同的电极移动12.()。
A.α1—球蛋白B.α2D.γ—球蛋白13.释放血红蛋白时,下列有关红细胞膜破裂的原因中,不包括的是()。
A.红细胞吸水膨胀B.磁力搅拌器的充分搅拌C.血红蛋白的变性D.甲苯对细胞膜的溶解14.细胞破碎后,各种蛋白质就会被释放出来,再根据蛋白质的不同特性进行提取。
下列关于蛋白质提取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酸性蛋白质可用稀碱性溶液提取B.水溶性蛋白质可用透析液(中性缓冲液)提取C.脂溶性蛋白质可用有机溶剂提取D.碱性蛋白质可用强酸性溶液提取15.凝胶柱的制作常用玻璃管,在选择玻璃管时应该考虑的因素有()。
①玻璃管的高度②玻璃管的直径③样品的体积④缓冲溶液的pH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6.利用凝胶色谱法先洗脱出来的蛋白质是()。
A.相对分子质量大的B.溶解度高的C.相对分子质量小的D.所带电荷多的17.将经处理破裂后的红细胞混合液以2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后,离心管中的溶液分为四层,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是()。
A.血红蛋白、甲苯层、脂溶性物质层、沉淀层B.甲苯层、沉淀层、血红蛋白、脂溶性物质层C.脂溶性物质层、血红蛋白、甲苯层、沉淀层D.甲苯层、脂溶性物质层、血红蛋白、沉淀层18.下列关于电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B.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C.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率取决于它所带净电荷的多少D.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19.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其分子大小、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B.若五种物质为蛋白质,则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时,甲的移动速度最快C.将样品以2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若分子戊存在于沉淀中,则分子丙也存在于沉淀中D.若五种物质为蛋白质,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则分子甲和分子戊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近20.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范围内,缓冲溶液能够抵制外界的酸、碱对溶液pH的影响,维持pH基本不变B.缓冲溶液通常由1~2种缓冲剂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C.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二、非选择题21.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完成的,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携带O2或CO2,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取新鲜血液,要在采血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取血回来,马上进行离心,收集血红蛋白溶液。
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对样品进行处理时,主要包括________、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透析等步骤。
其中透析技术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甲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将得到的蛋白质进行分离,在电泳过程中,影响蛋白质迁移速率的因素包括蛋白质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以及分子的形状等。
(4)同学乙利用凝胶色谱法进行血红蛋白分离(如图),他在操作中加样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在执行图一中②所示操作时,色谱柱下端连接的尼龙管应该________(打开或关闭)图一加样示意图图二图三(5)图二、图三分别是同学甲、乙利用同一种样品分离得到的结果,则图三中与图二中蛋白质P对应的是________。
22.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携带O2或CO2,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前取新鲜的血液,要切记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檬酸钠,取血回来,马上进行离心,收集血红蛋白溶液。
①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以上所述的过程即是样品处理,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血红蛋白溶液。
(2)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如何知道红细胞已洗涤干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离红细胞时的离心速度及离心时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过长结果会怎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收集的血红蛋白溶液放在透析袋中进行透析,即样品的粗分离。
①透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透析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然后通过凝胶色谱法将样品进一步纯化,最后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
样品纯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负责血液中O2或C O2的运输。
请根据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流程图回答问题。
(1)将实验流程补充完整。
凝胶色谱法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达到蛋白质分离的有效方法。
(2)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________,洗涤次数过少,无法除去________;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使________一同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
洗涤干净的标志是__________。
释放血红蛋白的过程中起作用的是__________。
(3)在洗脱过程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mol/L 的磷酸缓冲液(pH 为7.0)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红色区带__________,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
24.凝胶色谱技术是六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而又简单的分离技术,由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有机溶剂,对高分子物质有很高的分离效果,目前已经被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分子免疫学以及医学等有关领域广泛应用,不但应用于科学实验研究,而且已经大规模地用于工业生产。
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a 、b 均为蛋白质分子,其中先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己制作凝胶色谱柱时,在色谱柱底部d 位置相当于多孔板的结构可由________替代。
(3)装填凝胶色谱柱时,色谱柱内不能有气泡存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