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卷第 1 页 共 3 页
2006─2007 学年 第二学期 《油藏工程》课程考试试卷(A 卷)
注意:1、本试卷共 2 页 2、考试形式: 一纸开卷 3、考试时间: 120分钟 4、适用专业: 石油工程 5、班级、学号、姓名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1 水驱特征曲线
累积产水和累积产油在半对数坐标下,所表示的线形关系曲线 (3分)
2 递减率
单位时间的产量变化率 (3分)
3 注采比
单位时间注入的水量与采出液量的地下体积的比值 (3分)
4 井网密度
单位面积上的油水井数 (3分)
5 驱动方式
油层在开采过程中依靠哪种能量来驱油 (3分)
6面积注水
把注水井和生产井按一定的几何形状和密度均匀地布置在整个开发区上 (3分)
二、问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油田开发方针的制定应考虑哪几个方面的关系?
答:编制油田开发方针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①采油速度,以什么样的速度进行开发; ②油田地下能量的利用和补充;
③油田最终采收率的大小; (3分) ④油田稳产年限; ⑤油田开发经济效果;
⑥各类工艺技术水平; (6分)
⑦对环境的影响。
以上几个因素往往是相互依赖和相互矛盾的,在编制开发方针时应统筹兼顾,全面考虑。
2 切割注水的适用条件及特点是什么?
答:条件有三:①油层大面积稳定分布,注水井排上可以形成比较完整的切割水线②保证
一个切割区内布置的生产井与生产井都有着较好的联通性③油层具有一定的流动系数,(3分)
特点 ①可根据油田地质的特征,选择井排形式,最佳方向及切割距;② 可根据开发间得到的详细地质构造质料,修改所采用的注水方式; ③可优先开采高产地带,使产量很快达到设计水平;④在油层渗透性有方向性时,用切割井网控制注入水的流向,可得到较好的开发效果;⑤切割区内的油井普遍受到水驱的效果。
(6分)
3 简述影响井网密度的因素.
答:影响井网密度的因素如下:
① 非均质性, ② 油层深度, (2分) ③黏度的变化,
④是否强化注水, (4 分) ⑤ 渗透率 ( 6分)
4 影响采收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 地质因素:①天然能量的类型和大小;②油藏岩石和流体性质;③油气藏地质构造形态。
(2分) (二) 油田开发和开采工艺技术对采收率的影响:
①油气藏层系的划分;②布井方式和井网密度的选择;③油井工作制度的选择和油藏压力的保持程度;④完井方法和开采方式;⑤增产措施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效果;⑥提高采收率的二次、三次采油方式的应用规模和效果。
( 6分)
5 简述溶解气驱油藏的开发特征?
答: (1)地层压力随时间增长而较快减少; (2分)
B 卷第 2 页 共 3 页
(2)油井产量也随时间增长以较快速度下降; (4分) (3)气油比开始上升很快,达到峰值后又很快下降。
(6分)
三、计算题(共10分)
画出歪四点井网示意图并求出注采井数比和水井单井控制 面积(10分)
(5分)
注水井与采油井之比 1∶2 (7分)
水井单井控制面积 32
a (10分) a 为注水井与生产井的距离
四、计算题(共15分)
已知有气顶无边水底水和注入水油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为:
gi
gi
g t g s p p B B B mBoi
Boi B ]B )R R (Bo [N N -+--+=
式中:m 为原始状态下气顶自由气的体积与油藏体积之比。
设Boi B ti =,请导出能求得地质储量N(地面体积)和气顶气的体积G(地面体积)的公式,并划出示意图。
解:方程变形为:()()()[]
g si p t p gi g ti t B R R B N B B G B B N -+=-+- (5分)
等式两边同除以()ti t B B -得:()[]
()ti
t gi g ti t g si p t p B B B B G
N B B B R R B N --+=--+/
以
ti
t gi g B B B B --为横坐标,以()[]
()ti t g si p t p B B B R R B N --+/为纵坐标做图。
(10分)
直线的斜率为气顶气体积 G ,截距为原油地质储量N. (15分)
或等式两边同除以
()()[]
()()()
gi g ti t gi g g si p t p gi g
B B B B N G B B B R R B N B B
--+=--+-/得:
以
()()
gi g
ti t B B
B B --为横坐标,以
()[]
()gi g g si p t p B B B R R B N --+/为纵坐标作图。
直线的斜率为原
油地质储量N ,截距为气顶气体积G
N
五、计算题(共10分)
某油藏水驱特征方程为B N A W lg p p +⋅=,求累积产油量为p
N 时的产水率.
解: B N A W lg p p +⋅=对等式两端求导(对时间)得
A Q o Wp Qw
=3.2 (3分)
而A W 3.20
Q Qw R p ==,又f
f
R -=
1 (5分) 故)f
1f (3.2A 1Wp -=
(6分) 密 封
B 卷第 3 页 共 3 页
把Wp 代入原等式得
B N A W p p +⋅=lg (7分)
即)f
1f (3.2A 1lg -=B N A p
+⋅ B
AN B AN p p 10
3.2110
A 3.2f ++⨯+⨯=
(10分)
六、计算题(共17分)
已知某油田的产量服从产量衰减规律,试分别推导出产量、累积
产量及递减率与时间的关系表达式。
解:n
Qi )t (Q ai )t (a ⎥⎦
⎤⎢⎣⎡= ,()Q 1dt dQ t a ⋅-= (3分) 当n=0.5时,为产量递减 由上式可得:
dQ Q Q dt a 5.15.0i i -⋅-= (5分)
上式积分得初始条件为t=0,Q= i Q
()
5.0i 5.0i i Q Q Q 2t a ---= (8分) 从而得出产量:()()
2
i i
t a 5.01Q t Q +=
,把其积分得累积产量 (10分)
⎪⎪⎭⎫ ⎝
⎛+-=
t a 5.0111a 5.0Q N i i
i
p
把 ()()2
i i
t a 5.01Q t Q +=
代入n
Qi )t (Q ai )t (a ⎥⎦
⎤⎢⎣⎡=得, (12分) ()()5
.0i 2i i i 5
.0i
i Q t a 5.01/Q a Q
Q
a t a ⎥⎥
⎦
⎤⎢⎢⎣⎡+=⎪⎪⎭
⎫
⎝⎛= (15分)
得递减率:()()1
i i t a 5.01a t a -+= (1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