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习题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第9章热力学基础一. 基本要求1. 理解平衡态、准静态过程的概念。
2. 掌握内能、功和热量的概念。
3.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能熟练地分析、计算理想气体在各等值过程中及绝热过程中的功、热量和内能的改变量。
4. 掌握循环及卡诺循环的概念,能熟练地计算循环及卡诺循环的效率。
5. 了解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的概念。
6. 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了解两种表述的等价性。
7. 理解熵的概念,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及无序性。
二. 内容提要1. 内能功热量内能从热力学观点来看,内能是系统的态函数,它由系统的态参量单值决定。
对于理想气体,其内能E仅为温度T的函数,即当温度变化ΔT时,内能的变化功热学中的功与力学中的功在概念上没有差别,但热学中的作功过程必有系统边界的移动。
在热学中,功是过程量,在过程初、末状态相同的情况下,过程不同,系统作的功A也不相同。
系统膨胀作功的一般算式为在p—V图上,系统对外作的功与过程曲线下方的面积等值。
热量热量是系统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量度。
热量也是过程量,其大小不仅与过程、的初、末状态有关,而且也与系统所经历的过程有关。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增加内能,一部分用于对外作功,即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分式为3.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几种过程的A、Q、ΔE的计算公式(1)等体过程体积不变的过程,其特征是体积V =常量;其过程方程为在等体过程中,系统不对外作功,即0A。
等体过程中系统吸收的热量与系统内V能的增量相等,即(2) 等压过程压强不变的过程,其特点是压强p =常量;过程方程为在等压过程中,系统对外做的功系统吸收的热量 )(12T T C M MQ P mol P -=式中R C C V P +=为等压摩尔热容。
(3)等温过程 温度不变的过程,其特点是温度T =常量;其过程方程为pV =常量在等温过程中,系统内能无变化,即(4)绝热过程 不与外界交换热量的过程,其特点是dQ=0,其过程方程pV γ=常量在绝热过程中,系统对外做的功等于系统内能的减少,即7. 循环过程 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过一系列状态变化后又回到了初始状态的整个变化过程。
其特点是内能变化为零,即在循环过程中,系统吸收的净热量(吸收热量1Q 与放出热量2Q 之差。
注意这里及以后的2Q 均指绝对值)与系统对外做的净功(系统对外作的功1A 与外界对系统作的功2A 之差)相等,即若循环沿过程曲线的顺时针方向进行(称为热循环),则其效率8. 卡诺循环 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的循环,其效率习 题9-1有两个相同的容器,容积固定不变,一个盛有氦气,另一个盛有氢气(看成刚性分子的理想气体),它们的温度和压强都相等,现将5J的热量都传给氢气,使氢气温度升高,如果使氦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氦气传递的热量是:(A)6J (B)5J (C) 3J (D) 2J [ ]9-2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起使温度为T,体积为V,该气体在下面循环过程中经过下列三个平衡过程:(1)绝热膨胀到体积为2V,(2)等容变化使温度恢复为T,(3)等温压缩到原来体积V,则此整个循环过程中(A)气体向外界放热。
(B)气体对外作正功。
(C)气体内能增加。
(D)气体内能减少。
[ ]9-3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acb过程时吸热200J,则经历acbda过程时吸热为(A)-1200J (B)-1000J Array(C)-700J (D)1000J[ ]9-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完成一个循环过程,此过程在V—T图中用图线1→2→3→1描写,该气体在循环过程中吸热、放热的情况是(A)在1→2、3→1过程吸热,在2→3过程放热。
(B)在2→3过程吸热,在1→2,3→1过程放热。
(C)在1→2过程吸热,在2→3,3→1过程放热。
(D)在2→3,3→1过程吸热,在1→2过程放热。
[ ]9-5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分别由初态a经1过程ab和由初态a′经2过程a′cb到达相同的终状态b,如P—T图所示,则两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1、Q2的关系为(A)Q1<0,Q1>Q2 (B)Q1 >0,Q1>Q2(C)Q1<0,Q1<Q2 (D)Q1>0,Q1<Q2 []9-8设高温热源的热力学温度是低温热源的热力学温度的n倍,则理想气体在一次卡诺循环中,传给低温热源的热量是从高温热源吸取的热量的(A )n 倍 (B )n -1倍 (C )n1倍 (D )nn 1 倍 [ ]9-10如图所示的两个卡诺循环,第一个沿A 、B 、C 、D 、A 进行,第二个沿A 、B 、C /、D 、A 进行,这两个循环的效率1和2的关系及这两个循环所作的净功A 1和A 2的关系是(A )1=2,A 1=A 2(B )1>2,A 1=A 2 (C )1=2,A 1>A 2 (D )1=2,A 1<A 2[ ]9-14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分别经历如图(1)所示的abc 过程,(图中虚线ac 为等温线),和图(2)所示的def 过程(图中虚线df 为绝热线)。
判断这两种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A )abc 过程吸热,def 过程放热(B )abc 过程放热,def 过程吸热(C )abc 过程和def 过程都吸热(D )abc 过程和def 过程都放热 [ ]9-15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P—V图上初态a经历(1)或(2)过程到达末态b,已知a、b两态处于同一条绝热线上(图中虚线是绝热线),问两过程中气体吸热还是放热(A)(1)过程吸热、(2)过程放热。
(B)(1)过程放热、(2)过程吸热。
(C)两种过程都吸热。
(D)两种过程都放热。
[]9-16对于室温下的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的情况下,系统对外所作的功与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之比A/Q等于(A)1/3 (B)1/4 (C)2/5 (D)2/7 []9-18理想气体在卡诺循环过程的两条绝热线下的面积大小(图中阴影部分)分别为S1和S2,则二者的大小关系是:(A)S1 S2(B)S1= S2(C)S1 S2(D )不能确定 [ ]9-22一气缸内贮有10mol 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压缩过程中外界作功209J ,气体升温1K ,此过程中气体内能增量为 ,外界传给气体的热量为 。
9-24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对外作功为200J ,若此种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气体,则该过程中需吸热 J ;若为双原子分子气体,则需吸热 J 。
9-29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压下膨胀所作的功为A ,则传给气体的热量为 。
9-32 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进行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
已知气体在状态A 的温度T A =300K ,求(1)气体在状态B 、C 的温度;(2)各过程中气体对外所作的功;(3)经过整个循环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的总热量(各过程吸热的代数和)。
9-33如图所示,abcda 为1mol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循环过程,求:(1)气体循环一次,在吸热过程中从外界共吸收的热量;(2)气体循环一次对外作的净功;(3)证明T a T c =T b T d 。
9-34一定量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A 态出发经等压过程膨胀到B 态,又经绝热过程膨胀到C 态,如图所示。
试求:这全过程中气体对外所作的功,内能的增量以及吸收的热量。
9-36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P —V 图上同一初态A 开始,分别经历三种不同的过程过渡到不同的末态,但末态的温度相同。
如图所示,其中A →C 是绝热过程,问(1)在A →B 过程中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为什么(2)在A →D 过程中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为什么9-37 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开始时处于压强、体积、温度分别为Pa P 60102.1⨯=,3301031.8m V -⨯=,T 0=300K ,的状态,后经过一等容过程,温度升高到T 1=450K ,再经过一等温过程,压强降到P=P 0的末态。
已知该理想气体的等压摩尔热容与等容摩尔热容之比35=VpC C 。
求:(1)该理想气体的等压摩尔热容C P 和等容摩尔热容C V 。
(2)气体从始态变到末态的全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9-39一定量的某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装在封闭的气缸里,此汽缸有可活动的活塞(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无摩擦且无漏气)。
已知气体的初压强P 1=1atm ,体积V 1=1L ,现将该气体在等压下加热直到体积为原来的两倍,然后在等容下加热,到压强为原来的两倍,最后作绝热膨胀,直到温度下降到初温为止,试求:(1)在p —V 图上将整个过程表示出来。
(2)在整个过程中气体内能的改变。
(3)在整个过程中气体所吸收的热量。
(4)在整个过程中气体所做的功。
9-40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 经b 到达c 。
(如图,abc 为一直线)求此过程中(1)气体对外作的功。
(2)气体内能的增量。
(3)气体吸收的热量。
9-47 在-热力学中做功和“传递热量”有本质的区别,“作功” 是通过 来完成的;“传递热量” 是通过 来完成的。
9-48 如图所示,理想气体从状态A 出发经ABCDA 循环过程,回到初态A 点,则循环过程中气体净吸的热量为 。
答 案9-1 (C ) 9-2 (A ) 9-3 (B ) 9-4 (C ) 9-5 (B ) 9-8(C )9-10 (D ) 9-14 (A ) 9-15(B ) 9-16 (D ) 9-18 (B )9-22 ; 9-24 500; 700 9-29 2A 79-32 T C =100K ;T B =300K ;AB :400J ;BC :-200J ;CA :0 ;200J9-33 800J ;100J 9-34 5109.14⨯=A J ;ΔE=0;5109.14⨯=Q J9-36 AB 过程中气体放热,AD 过程中气体吸热 9-37 R 25;R 23;41035.1⨯J9-39 (图略)E=0;2106.5⨯=Q J ;2106.5⨯==Q A J9-40 A= ;E=0 ;Q=9-47 宏观位移;分子间相互作用。
9-48 16208J热学(第8、9章)自测题一、 选择题:6.(本题3分)用公式T C E V ∆=∆ν(式中V C 为定容摩尔热容,视为常量,ν为气体摩尔数)计算理性气体内能增量时,此式(A )只适用于准静态的等容过程。
(B) 只适用于一切等容过程。
(C) 只适用于准静态过程。
(D) 适用于一切始末态为平衡态的过程。
[ ]7.(本题3分)如图, bca 为理性气体绝热过程,b1a 和b2a 是任意过程,则上述两过程种气体做功与吸收热量的情况是:(A ) b1a 过程放热,做负功;b2a 过程放c 21热,做负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