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聚酰亚胺薄膜及挠性覆铜膜(FCCL)等新材料项目环境分析评估报告书

聚酰亚胺薄膜及挠性覆铜膜(FCCL)等新材料项目环境分析评估报告书

聚酰亚胺薄膜及挠性覆铜膜(FCCL)等新材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一)建设项目概况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包括环保投资),并附工程特性表;3.建设项目选址选线方案比选,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

(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3.按不同环境要素和不同阶段介绍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4.对涉及法定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应单独介绍对环境敏感区的主要环境影响和预测评价结果;5.按不同环境要素介绍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6.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8.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9.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10.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四)公众参与1.公开环境信息的次数、内容、方式等;2.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次数、形式等;3.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4.公众意见归纳分析,对公众意见尤其是反对意见处理情况的说明;5.从合法性、有效性、代表性、真实性等方面对公众参与进行总结。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六)联系方式建设单位、环评机构的联系人和详细联系方式(含地址、邮编、电话、传真和电子邮箱)。

一、建设项目概况1、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项目名称:高新电子信息材料及制品项目项目性质:新建项目地点:建设背景:HWG新材料有限公司依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雄厚的技术力量,借助该院在五十余年建设系列重大装备和众多国家重大工程中与国内著名研院所形成的良好合作关系和组织完成重大工程的经验,决定在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桥工业园内投资100亿元建设高新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基地,计划用地1000亩,广安市发改委以“川投资备(51160013060801)0006号”文出具了该项目备案通知书,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建产业项目生产车间、倒班宿舍与经营管理场所等:(1)绿色环氧树脂与高性能有机硅电子信息材料;(2)高性能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刚性覆铜板(CCL)(3)聚酰亚胺薄膜及挠性覆铜膜(FCCL)(4)多层共挤高阻隔聚合物薄膜;(5)聚合物基结构复合材料与制品;(6)高性能镁合金及其制品。

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HWG新材料有限公司文件出具“关于高新电子信息材料及制品项目环评内容的说明(HF发〔2013〕35号)”明确电解铜箔和高性能镁合金及其制品因故暂不建设,不纳入此次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建设内容调整为:新建产业项目生产车间及配套公用辅助设施,生产的产品主要为4类:(1)高性能树脂产品;(2)中高端薄膜产品(3)绿色高端覆铜板产品(4)结构复合材料产品。

2、建设规模、内容、生产工艺、工程投资、建设周期、环保投资(1)建设规模表1 项目建设规模一览表(2)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内容为主体工程、公辅工程、储运工程、环保工程、办公生活设施及绿化工程等。

项目主要包括高性能树脂生产装置、中高端薄膜生产装置、绿色高端覆铜板生产装置以及结构复合材料装置,并配套建设脱盐水站、循环水站、制氮站、冷冻站、空压站、总变电所、区域变电所、污水处理站、废液转运站、固废库、事故池、消防泡沫站、机修车间等公辅设施和环保工程。

表2 建设项目组成表(3)生产工艺1)TPI树脂生产工艺热塑性聚酰亚胺树脂(TPI)为连续生产,主要分为两步。

第一步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完成反应和改性,第二步挤出机后通过冷却、破碎得到树脂粒料产品。

①热塑性聚酰亚胺树脂制备二胺单体4,4'-双(3-氨基苯氧基)联苯(简称BAPB,原料,粉状晶体,失重式加料器)、二酐单体均苯四甲酸二酐(简称PMDA,原料,粉状晶体,失重式加料器)按配比称重后分别通过失重式加料器从加料口1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螺筒前段,耐冲击改性剂4,4’-二苯基甲烷型双马来酰亚胺(简称BMI,固体粉末,失重式加料器)、润滑剂聚有机硅酮(固体粉末,失重式加料器)、阻燃剂三聚氰胺(简称ME,固体粉末,失重式加料器)三种改性剂通过加料口2加入螺筒中段。

通过螺杆旋转产生的剪切和推动作用将物料进行混合分散并向前推进,螺筒中保持350℃以上(电加热),真空度0.7 kPa的条件,在该条件下,原料迅速进行熔融聚合反应,反应中产生的反应生成水形成蒸汽并通过真空系统排水中排出,在螺筒后段树脂与改性剂完成树脂的改性,最后改性完成的树脂由螺杆挤出机挤出并进入下一步冷却工序。

该工序中主要污染物为:原料和改性剂加料粉尘和真空系统排水、排气。

原料加料粉尘通过顶吸式集气罩收集后由袋式除尘器处理,收尘灰作为原料返回生产;真空系统排水与生活污水一起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真空系统产生的不凝气直接送RTO焚烧炉处理后通过排气筒达标排放。

②冷却、切粒螺杆挤出机挤出的条状树脂中间品由于温度较高,有一定的柔韧性,经冷却水槽直接冷却后进入封闭的切粒机,切割到一定粒度(<2mm)后得到TPI树脂产品,进入包装工序。

该工序中主要污染物为:切粒机粉尘和噪声。

项目树脂采用水直接冷却,定期补充新鲜水不更换;冷却产生的废热气主要为水蒸汽,产生量很小,直接排放;切粒机在封闭装置内,切粒粉尘定期收集后返回原料投加工段。

③包装经挤出造粒后的树脂纸塑袋包装,规格25kg。

2)BT树脂生产工艺BT树脂为批次生产,在一个聚合反应釜内进行,分为合成和改性两个阶段。

①聚合工序BT树脂的合成反应4,4'-二苯基甲烷型双马来酰亚胺(简称BMI,原料,固体粉末,失重式加料器)经加料器计量后加入全自动在线合成反应釜中,在170ºC~240ºC下加热熔融成液态。

再将氰酸酯树脂(简称CE树脂,原料,粉状晶体,失重式加料器)按一定比例加入反应釜中,开动搅拌器,并同时加入四醋酸铁(简称Fe(Ac2)2,催化剂,油状液体,精密计量泵)进行共聚反应。

合成反应的条件为:温度:170ºC~240ºC,反应时间5h。

BT树脂的改性合成反应结束后,通过反应釜夹套水冷降低温度至100ºC,将环氧树脂(简称EP,原料,粘稠液体,精密计量泵)泵送至反应釜内,搅拌继续改性反应3 h。

然后按比例加入消泡剂BYK-A(主要成分为聚硅氧烷,液体,精密计量泵)和固化剂三乙烯四胺(液体,精密计量泵),再反应0.5 h,即得到粘稠的液态BT树脂产品,从反应釜中放出送至包装工序。

反应生成物、副产物和催化剂等全部作为产品直接送包装工序,因此该工序污染物只涉及加料时的产生的无组织排放和反应釜产生的少量尾气。

原料加料粉尘通过顶吸式集气罩收集后由袋式除尘器处理,收尘灰作为原料返回生产;产生的有机废气直接送RTO焚烧炉处理后通过排气筒达标排放。

②包装单元:将聚合后的树脂送入包装单元中,包装产品BT树脂,材质镀锌桶,规格20 kg。

3)有机硅灌封胶生产工艺有机硅灌封胶的制备工艺流程分为两步,第一步为合成乙烯基硅油,批次式;第二步将乙烯基硅油与其它原料混合、搅拌得到的混合物料即为有机硅灌封胶产品。

①乙烯基硅油的合成向反应釜中连续通入高纯氮气进行保护,按比例加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简称D4,原料,液体,精密计量泵)和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简称D4Vi,原料,液体,精密计量泵),开动搅拌,加热到90℃,反应1h;之后加入一定量的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氧烷(又名乙烯基双封头,简称MMVi,液体,精密计量泵),搅拌均匀后,再加入适量催化剂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催化剂,液体,精密计量泵,分解温度120℃),将反应釜升温至110℃(夹套蒸汽加热)再反应3h,得到液体产物乙烯基硅油,整个过程连续通入高纯氮气进行保护。

反应产物(包括反应物、未反应物和催化剂,不进行除杂、提纯)放出后进入乙烯基硅油中间品贮槽,进入有机硅灌封胶生产工序。

该工序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连续通入反应釜与物料直接接触的废氮气,原料等加料产生的含尘废气和有机废气。

废氮气排出反应釜后将携带部分的有机污染物,直接送RTO焚烧炉处理后通过排气筒达标排放。

原料加料粉尘通过顶吸式集气罩收集后由袋式除尘器处理,收尘灰作为原料返回生产。

②加成型有机硅灌封胶的制备有机硅灌封胶包括A、B两个组分,制备时分别按配方要求制备出A组分和B组分,应用时再混合均匀。

组分A:常温下,将乙烯基硅油(中间产品,液体,精密计量泵)、导热填料硅微粉(原料,粉末,风送)及铂催化剂(催化剂,液体,精密计量泵)在捏合机(捏合机是混合搅拌设备,具有两个Sigma 桨叶,快桨叶通常是以42转每分钟,慢桨通常是28转每分钟旋转,不同的桨速使得物料能够迅速均质搅拌。

)内进行搅拌混合,形成的胶料通过三辊研磨机将进一步进行研磨分散后,使用20kg镀锌桶包装。

组分B:常温下,将乙烯基硅油(中间产品,液体,精密计量泵)、含氢硅油(原料,液体,精密计量泵)、导热填料硅微粉(原料,粉末,风送)及抑制剂甲基丁炔醇(原料,液体,精密计量泵)在捏合机内进行搅拌混合,形成的胶料通过三辊研磨机将进一步进行研磨分散后,使用20kg镀锌桶包装。

使用时,将A、B组分按1:1质量比混合均匀即得产品有机硅灌封胶。

该工序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硅灌封胶生产使用硅微粉,粒度很细,从密闭筒仓内采用风送工艺直接送至捏合机,在捏合机内未与其它物料接触的硅微粉从排风口带出,采用袋式除尘器收集后,废气达标排放,收尘灰作为原料返回工序。

4)新型环氧树脂生产工艺新型环氧树脂两个产品:环氧灌封胶和绿色环氧树脂,其工艺流程都包括含磷环氧树脂的合成。

在后处理阶段,绿色环氧树脂可直接包装出成品。

环氧灌封胶还包括配料搅拌、挤出冷却、破碎包装工序,两产品均为批次式生产,具体工艺流程如下:①含磷环氧树脂的合成液体,高粘度泵)直接加入含磷环氧树脂合成反应釜,并逐步升温至100℃,待物料完全熔融后,加入催化剂三苯基膦(催化剂,白色粉末,真空上料机),继续升温至160℃,反应6h,反应完毕后得到浅黄色的含磷环氧树脂。

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为粘稠液体,最终反应生成物、未反应物和催化剂等全部作为中间产品送下一个工序。

该工序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连续通入反应釜与物料直接接触的废氮气,原料等加料产生的含尘废气和有机废气。

废氮气排出反应釜后将携带部分的有机污染物,直接送RTO焚烧炉处理后通过排气筒达标排放。

原料加料粉尘通过顶吸式集气罩收集后由袋式除尘器处理,收尘灰作为原料返回生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