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折线统计图

四年级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沂水县沂城街道中心小学刘晓娜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折线统计图,能读懂图意,初步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绘制特点,完成简单的折线统计图,在发现与回答问题过程中进行合理的预测和推断。

3.通过对简单数据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和概括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难点:发现、分析、表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预测和推断发展趋势。

三、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聪聪和明明要参加学校的踢毽子比赛,班主任王老师利用一周的时间对他们进行了强化训练。

看,王老师把他们每天踢毽子的最好成绩记录下来。

(课件出示数据)怎样能看的更明白呢?(制成条形统计图。

)是个好办法,王老师也是这么想的。

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

师:我们先来看聪聪的成绩,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每天踢的数量,踢的最多是70个,踢的最少是52个……
师:怎么看出来的?(数,条)条越高,数越大,条越矮,数越小。

师:是的,从条形统计图上,我们很容易看出每天踢的数量的多少。

还看出了什么?
引导生联系起来看:第二天比第一天少踢了3个……
师:每一次的变化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你能伸出手指来比划一下它是怎么变的吗?从星期一开始,先(下降),再(上升),再(平的),再(上升),再(上升),再(上升)。

师生一起比划。

师:把我们刚才比划的在屏幕上画出来是什么样子的?想看看吗?
(课件演示,出现了点、线,线连接。


师:瞧,我们比划出了一条什么线?
生:曲线……
师:这其实是一条有起有伏的折线。

(课件隐去条形)
师: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条形没有了。

师:为了便于观察,我们把它放在方格纸上。

出现了一种新的统计图,知道这叫什么图吗?(折线统计图)你是怎么知道的?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统计图吗?
生1:我在报纸上看到过。

他们有时为了统计人口的增长,用到折线统计图。

生2:炒股时,上面有很多像这样的折线统计图。

……
师:是的,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折线统计图。

比如在股票中、医院做的心电图、某商品的销售情况、某地方的平均气温情况等等都用到了这样的图。

看来,折现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时十分广泛的。

好,孩子们,看到这,你的小脑袋瓜里有没没有产生什么
问题啊?
生提出问题:为什么用折线统计图……
师:好的,这些都是我们想要知道的,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折线统计图的课堂,一起去研究它们,好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折线统计图的学习是由条形统计图迁移而来的,所以先从条形统计图入手,便于学生后面联想、比较两种统计图。


(二)探索新知
1、读折线统计图
师:我们再来看记录聪聪成绩的这个折线统计图。

从这个统计图中,你看到了什么?生:聪聪踢的最多的是70个,最少是52个。

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生:第2天的点最低,第7天的点最高。

师:瞧,他关注了什么?(点)点越高表示(数量越多),点越低表示(数量越少)这和什么有些相似呢?对,条形统计图中的条越高,数越大;条越矮,数越小,条形统计图中的条和折线统计图中的点都表示(数量的多少)。

(板书:点:数量的多少。


真不错,还看出了什么?
生:第三天和第四天踢的一样多。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1:都是56个,
师:你是看的这个点是56,对吗?
师: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呢?
生2:线是平的,说明数量没有变。

(板书:平:不变)
师:(课件演示线)多了不起的发现啊,不仅可以从点上看,还可以从线上看。

(板书:线)在这条折线中,只有平的线吗?伸出手指沿着折线走一走,看看从线中还能发现什么呢?
生:有下降的线,有上升的线(师板书:下降、上升)
生举例。

师:线上升、下降说明了什么?
生:下降踢毽子的数量(减少)(板书:降:减少)
线上升说明踢毽子的数量(增加)(板书:升:增加)
师:多有价值的发现啊,刚才我们从线的方向上看的,再仔细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呢?生1:有的线长,有的线短。

生举例说明。

师:为了便于比较,我们以连续上升的这三条线段为例,线长、线短又说明了什么呢?生:增加的快,慢……
师:从线的长短可以看出它变化的快慢,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变化的快慢呢?
生2:有的占一格,有的占四格,
……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

这一条条线段就像一座座小山坡,有的坡比较缓,有的坡比较(陡),哪条线比较陡呢?
生:第六天到第七天。

师:陡就说明数量变化的(快)(板书:陡快)从线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数量发生的(变化)情况。

(板书:数量的变化)
【设计意图:发现、分析、表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研究点时
联想到条形统计图中的条,都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研究线时,放手让学生观察,总结出线的变化情况。


2、从整体看线的趋势。

刚才我们研究了每段线的具体变化情况,那从整体上看,你们说聪聪成绩是上升还是下降呢?
生1:我觉得整体是上升的,因为图中的线是上升的。

生2:我反对,这里面有下降的,还有平的。

怎么能说是上升的?
生3:从整体上看是上升。

师:同意她的观点吗?(同意)我们不妨眯着眼睛来看这条线,把眼睛眯小一点,再小一点,感受到整体变化情况了吗?虽有下降和水平的,但整体上却是上升的。

师:刚才大家是通过什么看出整体上升趋势的?
生:通过线看出来的。

总结:是啊,这就是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我们通过点能看出数量多少,通过线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变化情况。

【设计意图:前面是分段研究,但是折线统计图的最大特点是能看出一个事物的总体变化趋势,所以在此引导学生从整体去观察。


3、预测发展趋势
师:那根据它的整体变化趋势,大家来预测一下比赛的时候聪聪的成绩会是什么样的?生1:上升。

生2:很多东西不可能总上升,可能会下降。

生3:可能会和最后一次一样多。

……
师:同学们的猜想都有一定的道理,根据变化趋势,聪聪的成绩会上升,但是由于种种的原因,可能会下降,可能会持平,都是可以理解的。

那我们就预祝聪聪取得好成绩吧!【设计意图:根据变化趋势进行合理的预测和推断。

但也要联系实际情况,会有其他的可能性。


(三)实践应用
1、画折线统计图
刚才我们一直研究的是聪聪的成绩,如果把明明的成绩也制成折线统计图,会是什么样的?由于时间紧,王老师没画完,你们能帮帮她吗?请大家拿出作业纸,对照条形统计图中的数量完成折线统计图。

如果在画的过程中有困难,可以和同桌交流。

展示生的作业,交流完善。

(课件演示过程。


明确:这一个个的点表示的是?这条线表示的是?
思考:(1)明明从哪天到哪天的成绩上升的最快?上升了多少?
(2)明明这一周的成绩整体趋势是()。

2、下面是一个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图。

(机动)
师:仔细观察分析这幅图,你能了解到他们的体温变化情况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思考:(1)病人的体温在哪段时间里下降的最快?
(2)从体温看,这个病人的病情是恶化还是好转?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会看折线统计图的变化趋势,分析事物的变化情况。


3、大家能看懂折线统计图了吗?好,来考考你。

出示没标数据的统计图。

学生表示没数据看不懂。

师:有2个学生也看不懂,他们是这样猜测的。

你们看看谁猜的有道理。

课件出示:小刚:这可能是1—5月的平均气温变化情况。

小强:这可能是某生最近5次的测验成绩变化情况。

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讨论得出:小刚说的不合理,气温应该越来越高。

小强说的是合理的。

【设计意图:开放性题目,通过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分析事物的变化情况是否合理。

】(四)回顾整理
师:好,回过头来看我们前面举的这些例子,现在知道为什么要用折线统计图了吗?(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变化。

)是的,在折线统计图中,通过点,我们可以看出?,通过线,可以看出?
之前我们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它的特点是?(看出数量的多少)
师: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用处。

生活当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师:想一想,我们开始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在学习的过程中,你会不会又有新的问题了呢?折线统计图的知识远远不止这些,请大家课下带着思考继续去研究,好吗?【设计意图:对比两种折线统计图,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它们都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但折线统计图能更好的看出事物的变化情况。

学会分析、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板书:折线统计图
点:数量的多少
线:数量的变化升:增加降:减少平:不变陡:变化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