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务系统的风险管理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铁路工务系统的风险管理【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谈谈铁路工务系统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
也就是通过风险识别、风险控制、规避风险等一系列活动来防范风险的管理工作。
理想的风险管理,是一连串排好优先次序的过程,使当中的可以引致最大损失及最可能发生的事情优先处理、而相对风险较低的事情则押后处理。
现实情况里,优化的过程往往很难决定,因为风险和发生的可能性通常并不一致,所以要权衡两者的比重,以便作出最合适的决定。
风险管理亦要面对有效资源运用的难题。
这牵涉到机会成本的因素。
把资源用于风险管理,可能使能运用于有回报活动的资源减低;而理想的风险管理,正希望能够花最少的资源去尽可能化解最大的危机。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
所以,在日常工作中一是要确立安全工作无小事的意识,安全工作是铁路工作的根本,凡是涉及安全的都是大事;二是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做任何工作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考虑,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做到,影响到安全的工作、服务于安全的工作、保证安全的工作、解决影响安全问题的工作都是第一位的工作;三是明确影响安全的问题必须立即解决的工作要求,绝不允许拖拉、延误,更不允许存在任何侥幸心理。
另外,我们铁路工作一定要把客车安全作为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包括高铁和普速列车的安全必须予以保证;二是要把加强安全管理作为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各级组织、各级干部的层层负责,通过有效的安全工作机制,把安全工作的要求一层一层地落实下去;三是要把抓落实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管理的重点在于抓落实,在于把各项规章制度、工作部署和要求、保安全的措施一条一条地落实下去,确保每一个层级和岗位都做到位。
以上“三个共识”、“三个重中之重”的观点就是科学的风险管理在铁路系统的具体实施过程。
对于工务系统来讲,我们的任务就是:“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使列车能以规定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并尽量延长线路设备使用寿命”,同时还得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一、风险管理必须识别风险。
那么,针对我们工务系统,风险点大体可分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作业质量不达标,二是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三是设备故障,四是管理失责,五是违章作业。
风险识别是确定何种风险可能会对企业产生影响,最重要的是量化不确定性的程度和每个风险可能造成损失的程度。
1、作业质量没有达到《修规》要求,可能就会影响列车以规定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轻微的缺陷会影响列车的平稳性,严重的就会影响到列车的安全。
2、工务系统有的作业是利用列车间隔进行的,也就是火车是不停的,这势必对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现在客车的速度一般都在100公里以上,车来了,干活的不知道,还在线路上,后果可想而知。
无防护上道、晚下道,都会发生这种问题。
3、设备故障,轻的会使列车间断运行,重的会影响列车的安全。
我国的铁路是大众化交通工具,繁忙地段每日的通过总重近百万吨,也就是平均每隔3—5分钟就有一列火车通过,对线路的冲击破坏力很大,如果,设备在制造上有轻微缺陷,或者维修质量不达标,或者设备伤损未发现等都会出现设备故障事故。
4、管理失责。
工务系统最小的管理单位是班组,管理者是工班长,在往上是车间、段的职能科室,如果这些管理者失责,没按“三个共识”、“三个重中之重”的要求去做,那么,就会增加“风险”。
5、违章作业。
工务系统的作业大部分是要先破坏线路,然后再恢复到可行车状态。
为此,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如果不执行,或执行不彻底,线路没完全恢复到规定的行车条件,很易发生行车事故。
另外,不执行操作规程,也会发生人身伤害、行车事故。
违章指挥,盲目放行列车;天窗外、超范围作业;不按规定巡检;机具侵限等皆属违章范畴。
二、风险管理要着眼于风险控制,我们要采用积极的措施来控制风险。
通过降低其发生的概率,缩小对行车的影响、不发生人身伤害来达到控制目的。
控制风险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编制多个备选的方案,最大限度地对我们所面临的风险做好充分的准备。
当风险发生后,按照预先的方案实施,可将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1、对于作业质量,严格执行《修规》要求,达到作业验收标准,做到每处作业工班长必须回检,车间必须验收,不达标必须返工。
2、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上道必须设防护,无防护可拒绝上道;搞好联控互控,来车前不抢活。
3、设备故障。
严格执行设备检查周期,薄弱地段加密检查,发现伤损及时更换;对重点地段重点盯控,超限处所及时整修;更换的设备上线前一定要检查出厂缺陷,严重的不能上道。
4、管理失责。
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自己岗位职责,知道自己的岗位权限,不违章指挥,牢固树立“三个共识”、“三个重中之重”的安全理念。
三、风险管理要学会规避风险。
在既定目标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方案的实施路径,从根本上消除特定的风险因素。
1、避免风险:我们不能消极躲避风险。
比如,怕出人身我们就不上道干活,人身风险规避了,但是由于不进行线路维修作业,线路质量不达标,又会出现行车事故这个风险。
所以,避免风险,就要采取事前控制,超前防范。
2、预防风险:采取措施消除或者减少风险发生的因素。
例如发现设备超限立即整修,发现伤损立即更换,这些危急行车安全的问题是不能计较企业成本的;按照周期进行设备大修、中修、维修;严格执行各种规章、规范,提高职工素质等。
总之,科学的安全风险管理可使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风险导向安全。
对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的探索与思考[字号][][]在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部党组明确了2012年铁路工作的重点任务,其中把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确保运输安全稳定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我认为贯彻落实好全国铁路工作会议精神,确保铁路安全生产有序可控、持续稳定,就必须要牢固树立“三个重中之重”和“三个共识”的要求,全面落实安全风险管理,促进各项工作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通过学习全国铁路工作会议精神,使我深刻认识到推行安全风险管理重要性。
一是遵循安全生产规律的需要。
就是要牢固树立“安全大如天、万事排最先”的理念,提前对生产中存在的各类安全风险点进行预想,提前制定防范措施,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才能做到安全生产平稳有序;二是筑牢安全基础的需要。
就是要结合季节安全工作重点,编排有针对性的措施计划,加大设备的整治力度,夯实设备基础,提升安全基本保障能力;三是规范安全管理的需要。
就是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形成规范的风险控制数据库,细化出台标准,形成科学、严谨、规范的管理体系,从而达到科学管理;四是实现安全发展的需要。
就是要围绕“严格管理+人文关怀”的管理理念,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湛、勤勉务实的一流职工团队,为安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要统一思想提升认识,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一是抓教育提升安全意识。
全国铁路工作会议后,我们结合当前全路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以及部党组的全新要求,首先利用中心组学习会在段、车间两级领导班子中开展学习活动。
同时,在干部职工中狠抓宣传教育,并及时将上级精神汇编成册,下发学习文件,在全段干部职工中开展广泛的学习,还利用局域网、信息、展板、标语等平台及时将部党组的新部署、新要求进行广泛宣传,迅速把“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灌输到全段干部职工中,增强干部职工心系安全的责任意识。
二是强引导提升工作干劲。
结合部、局会议精神,深化“岗位成才、实现价值”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撰写即鼓舞士气又符合铁路现状的宣讲报告,成立宣传小组,由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深入一线班组,与职工面对面谈心交流。
同时,还采用领导宣讲、典型报告、班组学习等方式,广泛宣传铁路大好前景和取得的成绩,教育、引导、激励干部职工解放思想、适应转变,提升职工工作干劲。
三是造氛围提升保障能力。
围绕盛部长对安全工作提出的“三点共识”和“三个重中之重”的要求,组织力量起草段安全文化建设规划,并在段机关、沿线各车间醒目位置悬挂“安全大如天,万事排最先”的安全理念标语;在各个工区生产房醒目位置全面更新安全理念牌匾;在工长办公室揭挂段上制定的“工长布置工作五必须和上道作业五必须”,在职工上班途中、必经之路的墙上、门口刷写“不设防护不上道、不经登记不作业”的警示标语,让全段职工在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中树牢安全第一的思想,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2、要加强安全风险防范,激发管理内在动力一是理清安全风险关键。
安排专业人员,提前上手围绕人员、设备、管理三大要素分析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理清安全风险点,严格制定检查标准和各岗位工作标准,并对曲线、道岔、道口等关键设备和防断准备、应急抢险等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盯控。
同时,开展季节性专项整治活动,围绕施工、防洪、防胀、防断、轨道车、人身安全等工作专业管理,强化安全措施落实盯控,细化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安全风险考核评估,确保安全风险点清晰可控。
二是完善管理制度建设。
在全段健全安全检查监控体系建设,建立起段、车间两级安全信息网络,实现安全信息资源共享交流。
进一步明确严格落实“登记→整改→销号→反馈”的闭环管理制度。
同时,严格段、车间两级安全问题库管理,健全督查督办问题的落实和考核机制,实行整改前后用图片和文字形式反馈、现场跟踪落实情况,对安全卡控硬性规定及安全制度、文件重新梳理修订、细化,逐步形成完善的安全制度体系。
三是加大考核问责力度。
围绕“动态考核客车径路、月评考核基础管理、日常考核站线保养、重点考核钢轨焊修、巡查考核机械维护”的“五考”思路,重新修订《线桥设备动、静态质量检查考核办法》,对道岔“91/48”超临修、曲线正矢超限实行“明码标价式”奖惩。
建立实施互控联挂考核机制,职工违章违纪,联挂考核同班作业人员以及所在班组,班组发生安全问题要联挂考核包保干部的制度。
围绕班前教育和上道作业“五必须”对班前教育、带班作业、现场检查和控制等方面进行规范。
对违反五项硬性规定的,对车间党政正职给予撤职处理,并对责任人定A类违章。
3、要过程控制夯实基础,巩固风险防御能力一是强化现场控制。
要提升“互控、他控、联控、共控”安全卡控意识,领导班子带队加强一线包保盯控,全段所有包保干部深入一线,督促工区落实标准化作业程序,结合上级要求,在全段开展安全隐患、违章违纪的大排查;通过动态添乘、徒步检查等方式,加大道口,封闭网、路外安全等问题的排查;对全段所有线路进行拉网式排查,特别是对客车进路的道岔、站线以及道口、曲线等关键设备和区段进行记名式检查,发现隐患迅速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