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学阶段练习一.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1.( D )是指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所构成的集合。
A样品B总体C样本容量D样本2.质量管理中常见的离散概率分布有(ABC )。
A超几何分布 B 二项分布C 泊松分布D 正态分布3.分层随机抽样的优点是( A )。
A样本代表性好B随机性最好C抽样手续比较简单D以上都不对4.关于正态分布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B )。
A 对称、单峰的曲线B 由位置参数和形状参数决定C 曲线越陡,数据离散程度越大D 以上都正确5.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控制图界限都是采用(C )来确定控制界限。
A ±σB ±2σC ±3σD ±4σ6.当过程能力指数大于1.67时,工序控制可以采取的措施是(B )。
A 增加检验频次B 降低设备精度要求C改进工艺 D 不必采取措施7.利用不合格品数控制工序质量的控制图称为( D )。
A 缺陷数控制图B 缺陷率控制图C 不合格品率控制图D 不合格品数控制图8. 过程能力指数越大,则质量特性值分布的曲线越( A )。
A 陡峭B 平缓C 保持对称D 没有直接的影响9. 控制图判断异常的准则分为(AC )两大类。
A 点出界就判断异常B 连续25点有1个点出界C 界内点排列不随机判断异常D 界内点连续递减或递增10. 平均值-极差控制图的优点有(AB )。
A适用范围广B灵敏度高C精度高D简单直观11. 过程能力决定于以下几种质量因素(ABCDE )。
A人B料C机D法 E 环12. 计数值控制图有(BCD )。
A平均值-极差控制图B不合格品数控制图C不合格品率控制图D缺陷数控制图13. 控制图分为( A )和控制用控制图两类。
A分析用B技术用C管理用D统计用1. 数批产品在初次检验时发现的平均不合格品率即为( A )。
A过程平均不合格品率B不合格品率C批不合格品率D产品批2. ( B )是用预先规定的抽样方案对批进行初次检验,判为合格的批直接接收,判为不合格的批经过全数检验,将批中不合格品挑出换成合格品后再提交检验的过程。
A计数序贯型抽样检验B计数挑选型抽样检验C百分比抽样方案D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3. “三检制”是将(BCD )结合起来进行过程质量检验的一种管理制度。
A 复检B 自检C 互检D 专检4. 质量检验的基本类型包括(ABD )。
A进货检验B工序检验C巡回检验D完工检验5. OC曲线的影响因素包括(AB )。
A 批量NB 样本容量nC 批合格判定数A D批不合格率p6. 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适用于(ABCD )。
A连续批产品B库存品复检C工序管理和维修操作 D 以上均可7. 以下关于质量功能展开正确的论述有(ABCD )。
A可以提前发现和展示后续过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和瓶颈B源于日本C产品从概念产品阶段向具体设计阶段过渡的支持工具D以上都对8. 最简单的计数型抽样方案中需要确定的两个参数是(AB )。
A 抽取的样本量n B合格判定数AC产品批的不合格品率p D批量N9. 关于AQL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BC )。
A计数调整型抽样系统的基础B是可允许和不可允许的最低过程平均的分界线C描述过程平均质量的参数D是一个令人满意的质量水平10. 抽样检验适用于(ABD )情况。
A 破坏性检验B流程性材料检验C希望检验结果更精确D希望节省时间和检验费用11. 服务质量的关系来源指的是( C )。
A服务设计和服务实现的关系B服务提供和服务设备之间的关系C服务人员与顾客之间的关系D服务企业和顾客之间的关系12.服务质量包括(AC )两方面的内容。
A技术质量B设计质量C功能质量D培训质量13.以下属于预防成本的是(AC )。
A质量培训费B保修费用C质量改进措施费D成品检验费用1.产品合格与否的判定依据是( B )。
A质量是否达到标准B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C质量检验结果D工人的操作技术是否过关2.统计质量阶段的管理特点是( D )。
A把关与部分预防相结合B事后把关为主C以用户为主,重在产品适用性D防检结合3.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的主要理论包括(AC )。
A质量螺旋B质量环C三步曲D质量功能展开4.全面质量管理主要是“三全”的管理,“三全”指的是(ABC )。
A全面的质量B全员参加C全过程的质量D全部工序的质量管理5.质量管理发展的阶段包括(ABD )。
A产品质量检验阶段B统计质量控制阶段C局部质量事后控制阶段D全面质量管理阶段E产品试制阶段6. 广义的质量,是指(ABCD )。
A产品的质量B工作质量C服务质量D过程质量7. 过程的结果是( B )。
A程序B产品C活动D输出8. ISO指的是( A )。
A国际标准化组织B国际电工委员会C欧洲电工标准委员会D合格评定委员会9.等效采用是指(AD )。
A 技术内容相同B 编写方式完全对应国际标准C 技术内容不同D编写方式不完全对应国际标准10. 在PDCA循环中,检查、验证执行效果,及时发现计划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的工作,发生在( C )。
A. P阶段B. D阶段C. C阶段D. A阶段11. ( D )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A质量策划B质量改进C质量计划D质量控制12.质量管理8项原则提出了组织应该正确处理好的三个关系,即(ACD )。
A 组织与员工的关系B 组织与政府的关系C 组织与顾客的关系D 组织与供方的关系13. ISO9000族核心标准包括(ABCD )。
A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B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C 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D ISO19011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14.ISO9004:2000所带来的结果与ISO9001:2000相比,不同在于能够( D )。
A提供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B提高组织的效率C提供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充分性D提高总体业绩15.( A )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A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B全员参与C以顾客为关注焦点D与供方互利1. 按照审核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ABC )。
A 体系审核B 过程审核C 产品审核D 外部审核2. 管理评审是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对质量管理体系的(ABC )进行的评价。
A适宜性B充分性C有效性D合理性3. 由组织的顾客或其他人以顾客的名义进行,可按合同规定要求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称为(B )。
A 第一方审核B第二方审核C第三方审核D外部审核4.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第三方认证的一种制度是( C )。
A百分之百检验B形式实验C形式试验加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认定,再加认证后监督D抽样检验5. 以下哪些产品属于产品质量监督的三大类产品的范围(ABC )。
A药品B假冒伪劣产品C农药D影音制品6.合格评定中的认可包括(ABCD )。
A检验机构认可B认证机构认可C审核机构认可D审核员资格认可7.负责生产领域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是( B )。
A工商行政管理机关B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C产品质量监督司D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8.HACCP是( D )的缩写。
A药品生产质量规范B市场准入制度C强制性认证D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9.特殊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包括(ABCD )。
A许可证制度B强制性产品认证C新产品试制制度D以上都对10.负责商品领域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是( D )。
A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B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C产品质量监督司D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二.判断题1.质量管理中,通过样本数据的研究来推断总体的状况,因此必须对总体具有代表性,需要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2.偶然因素是随机变化的,难以去除,因此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较大。
(错)3.可以连续取值的数据如压力、重量等属于计量值数据。
(对)4.如果两个分布的标准差相同,但平均值相差很大,标准差不能确切的评价其相对波动的大小(对)5. 简单随机抽样的优点是抽样误差小,缺点是抽样手续比较繁琐。
(对)6. 控制图上有三条线:CL是控制中心线,LCL是上控线,UCL是下控线。
(错)7. 过程能力指数值越大,表明产品的离散程度相对于公差范围越大,因而过程能力就越低。
(错)8. 控制图和排列图都是用折线来表示的,因此这两个图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
(错)9. 只有具有重复性的过程适宜用控制图进行控制。
(对)10. 控制图上的点子排列有倾向性,若连续7个点子上升,就表明异常,如果下降则正常。
(错)11. 过程能力与生产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对)12. 分析用控制图的主要目的是分析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统计稳态,生产过程的过程能力是否满足技术要求。
(对)13. 当产品的技术标准确定之后,T就为定值。
标准差反映的是产品质量特性值的波动大小,标准差越大,波动就越大,因而过程能力就越低,而过程能力指数的值越小。
(对)14. 当没有点子落在控制界限之外时,控制图就不会出现异常的可能情况。
(错)15.统计控制状态是指过程中只有偶然因素产生变异的状态。
(对)1. 质量功能展开于20世纪7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
(错)2. 质量功能展开示提高企业改造老产品、开发新产品能力的重要手段。
(对)3. 作为检验对象汇集起来的一批产品就是检验批。
(对)4. 散点图可以对变量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的形式、紧密程度作大致的判断。
(对)5. 分层法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原因的方法。
(错)6. 田口方法是区别偶然因素与异常因素带来的产品质量波动的方法。
(错)7. 质量检验的职能包括鉴别职能、保证职能、预防职能、报告职能。
(对)8. 过程检验的方式包括首件检验、巡回检验、末件检验。
(对)9. 推行六西格玛管理就是将可能的失误减少到最低限度,使企业质量最高、成本最低、利润最大,全方位使顾客满意。
(对)10. 在制造过程中所有与质量相关的成本都属于质量成本。
(错)11.服务的特征之一是服务具有无形性,所以很难直接确定服务质量的好坏优劣。
(对)12.服务质量体系主要有管理者职责、资源、质量体系结构三个关键方面,而与顾客的接触则是三者的核心。
(对)1. 质量每经过一次循环,就意味着产品质量的一次提高。
(对)2. 缺陷与不合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缺陷是一种特定范围内的不合格。
(对)3. 质量是检验出来的。
(错)4. 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是为了消灭废品。
(错)5.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质量管理8项原则的核心。
(对)6.ISO9004:2000所带来的结果与ISO9001:2000相比,不同在于能够提供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并且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总体业绩。
(错)7. “质量第一”就是“质量至上”。
(错)8. 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著名管理专家戴明。
(错)9.过程方法鼓励组织不仅要对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而且还要对其所有的过程有一个清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