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压疮分型及护理

新版压疮分型及护理

当身体同一部位受到不同 方向的作用力时,就会产 生,比压力更易致压疮
摩擦
摩擦力作用于皮肤,易 损害皮肤的角质层,增 加皮肤的敏感性。
这三力分别作用于不同部位,产生 不同的损伤,共同作用产生压疮。
潮湿也可以造 成皮肤的损伤
(大小便失禁、 引流液及出汗 引起潮湿刺激 导致皮肤浸渍、 松软、易受剪 切力、摩擦力 等损伤)
这里的颜色改变不包括皮肤变 为紫色、褐色,如有这种变化提示 有深部组织损伤。
即皮肤完整,没有破损, 皮肤完整,指压不变 白的红斑
若以指压红斑印移开时,红斑印不会消退
2期压力性损伤
表皮和部分真皮缺损,表现为完 整的或开放/破溃的血清性水疱,也 可以表现为一个浅表开放的粉红色 创面,周围无坏死组织的溃疡,有 时甚至较干燥。
压疮的高危人群
神经系统疾病:自主活动受限,长期卧床,身体局部组织 长时间受压 老年人 肥胖;加大了承受部位的压力 身体衰弱、营养不良:受压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 水肿;降低了皮肤抵抗力 疼痛:处于强迫体位,活动减少 石膏固定:翻身活动受限 大小便失禁:皮肤经常受到污物、潮湿的刺激 发热:排汗过多 使用镇静剂:自身活动减少
此期压疮应与皮肤撕脱伤、胶 带撕脱损伤、会阴部皮炎、失禁性 皮炎、皮肤浸渍或表皮脱落相鉴别 。如出现局部组织淤血、肿胀,需 考虑可能有深部组织损伤。
即脂肪组织或深部组织不可见,没有肉芽 组织、腐肉和焦痂 通常是由于骨盆处局部微循环不佳合并剪 切力或足跟处的剪切力所致。
3.期压力性损伤
全层皮肤组织缺损,可见皮 下脂肪,常伴有肉芽组织和伤 口边缘内卷、伴有潜行和窦道 。
三力作用
损伤深层的皮肤 剪切力
损伤肌肉组织
垂直 压力
损伤表皮
摩擦力
压疮的最新分期
1期压疮 2期压疮 3期压疮 4期压疮 深层组织损伤 不可分期压疮
压疮的分期及临床表现
1期压力性损伤
皮肤完整,指压不变白的红斑 皮肤完整,局部有指压不变白的红 斑,但在深色人种中会有所不同。 先前可表现为局部指压变白的红斑 或感知觉、温度、硬度的变化。
新版压疮分型及护理
内分泌科 龙艳 2017年1月
压疮概述
• 压疮是活动障碍、慢性病 及老年患者常见的严重并 发症之一
• 压疮的发生率是评估护理 质量的重要指标
• 压疮的预防护理是基础护 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 压疮是长期困扰护理领域 的难题
压疮概述
压疮的危害 对病人而言
肉体:局部疼痛,感染,加重病情,严重 时可危及生命 精神:不良情绪,影响患者的进一步治疗 经济:治疗费用增加 对医务工作而言 影响医护质量,增加人力和时间的额外投 入,造成不和谐的医患关系
压疮概述
➢压疮的国际新认识 • 压疮部分是可以预防的,但并不是全部
(5﹪的压疮不可预防) • 若入院时局部组织已有不可逆损伤,入院
后24—48小时就有可能发生压疮 • 护理不当能发生压疮,但不能把所有的压
疮都归咎于护理
压疮概述
➢压疮发生率 • 一般医院的发生率为3﹪~4﹪ • 急救医院,发生率为9.2﹪ • 脊髓损伤病人的发生率在25﹪~85﹪,且
此期压疮的深度随解剖部 位的不同而具有不同表现,肥 胖者可发展为较深的伤口。不 伴有筋膜、肌肉肌腱,韧带或 骨的暴露。
即表皮层、真皮层及皮下组织均破损,延 伸至筋膜层有深坑,基本无痛感
4期压力性损伤
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伴有溃 疡面显露或者直接触及筋膜、 肌肉、肌腱、韧带、软骨或骨 骼。可能可见腐肉和/或焦痂。 疮缘内卷(边缘卷起)、潜行 和/或隧道经常出现。深度因解 剖部位而异。如果腐肉或焦痂 掩盖了组织缺失的程度,即是 一个不可分期压伤。
8﹪与死亡有关 • 住院老年人的发生率为10﹪~25﹪,患病未
入院而在家中治疗发生率为50﹪ • 手术患者压迫超过2小时发生率为
4.7﹪~6.6﹪ • 压疮病人的护理量增加50﹪
压疮的定义
1989年 (NPUAP) 由于身体局部
组织长期受压, 血液循环障碍, 组织营养缺乏, 致使皮肤失去正 常功能而引起的 组织破坏和坏死
不可分期压疮
被掩盖的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因为 被腐肉或焦痂掩盖,不能确定溃疡 中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的组织损伤 程度。如果腐肉或焦痂被清除,将 显露出3期或者4期压伤。在缺血的 四肢或足跟部固定的焦痂(即:干 燥、附着紧密、完整无红斑或波动 感)不应该被除去。
特征:失去全层皮肤组织 临床表现:溃疡的底部被伤口床的腐痂或痂 皮覆盖
2007年 (NPUAP) 皮肤或深部组
织由于压力或复 合有剪切力或和 摩擦力作用而发 生在骨隆突处的 局限性损伤
2009年
( NPUAP)
压疮是一种皮肤和 (或)皮下组织的 局部损伤,通常出 现在骨隆突部位, 常因压力或压力与 剪月新定义
• 压力损伤(pressure injury 以下简称压 伤):压伤是皮肤和/或皮下软组织的局部 损伤,通常发生在骨突部位或相关医疗或 其它器械压迫部位。损伤可表现为完整的 皮肤或一个开放的溃疡,可能伴有疼痛。 损伤的发生是由于较强的和/或长时间压力, 或压力联合剪切力作用的结果。软组织对 压力和剪切力的耐受性可能会受微环境、 营养状况、灌注状况、合并症情况以及软 组织状况的影响。
压疮发生的原因
发生机制
压力
压疮形成的关键是压力的强度和持 续时间,皮肤及其支持结构对压力的 耐受力。
外因
外因包括剪切、摩擦和潮湿。
内因
内在因素包括高龄、体重、营养 不良、代谢性疾病、活动减少等
压疮的危险因素
压力 剪切
皮肤毛细血管最大承受压力 为16-33mmHg(2.014.4KPa),持续超过易发生 缺血坏死。
即 伤口穿透皮下组织,有广泛的损坏, 有坏死组织 或黑痂;深至筋膜、肌肉和骨头
5期深层组织损伤
持续指压不变白的深红色、 褐色或紫色指变色,皮肤完整或 不完整,或表皮分离伤口床颜色 发黑,或有水泡,通常先表现为 颜色和温度的改变,这种损伤通 常是由于骨与肌肉层受到强烈或 长时间的压力或剪切力作用所致, 此期伤口可迅速发展为实质性的 组织缺失,也可不伴有缓解而不 伴有组织缺失
压疮概述
• 国内目前现状 • 对压疮认识不足,存在误区,新发压疮漏
报、瞒报情况严重,没有压疮发生率和患 病率的基数值(国内无具体发生率数据)
• 在压疮预防和治疗方面无论医务人员还是 病人、家属都还在使用一些过时或不恰当 的方法和手段
• 在压疮的治疗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反馈监督 机制
• 缺乏压疮治疗的专业人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