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食药监办…2011‟122号宁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上报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的报告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报送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材料的通知》(闽食药监办电﹝2011﹞56号)文件要求,现上报《宁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请予审阅。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八日宁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一、上半年工作总结今年来,宁德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在省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海峡西岸食品药品安全先行区目标和省局年初确定的八项目标任务,努力转变监管方式,不断夯实监管基础,有力推进了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实现了“六个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凝聚执法合力,在加大稽查工作力度上有提升。
针对宁德属“老少边岛渔”地区,海岸线长,医药网点零散,执法力量相对薄弱这一现状,我们将“大稽查、大监管”做为全年工作的基本思路之一,积极转变稽查、监管方式,整合执法资源,形成执法合力,进一步加大了稽查工作力度。
一是实化量化。
改变过去将“大稽查、大监管”做为口号喊、与实际工作脱节的做法,研究出台了系统“大稽查、大监管”工作方案,将“大稽查、大监管”目标细化为具体工作任务,量化为可考核指标,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通过采取季度通报评比、年终考核等措施全面推进,确保各基层局、业务科室均有责任、有任务,均受制约,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同一个局,一张黑脸,一张白脸”问题。
二是共挖共享。
推行“案源共挖共享”制度,规定稽查案件“谁发现就是谁的成绩”,并通过开展异地交叉执法检查等措施,鼓励各单位打破县(市、区)之间地域限制,深挖细挖案源,坚决打击隐匿的药械违法犯罪行为。
在今年开展的异地交叉执法检查中,各单位共查处案件22起,案件数与往年同期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
三是互动联动。
与交界的浙江省2市5县签订协作协议,做到信息互通互报、资源互用互享、人员互动互利,增强了执法合力,提升了工作成效。
通过全面落实“大稽查、大监管”工作机制,充分调动了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今年全市系统“三品一械”稽查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有效落实了国家局等六部委出台的《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方案》以及我省、我市具体实施意见,在开展省局年初部署的7个专项整治行动基础上,重点开展了打击“黑诊所”、邮寄假药、药师不在岗、中药材中药饮片、进口药品、健康讲座、保化产品以及非法添加剂、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药品、无证无照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
上半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561人次,检查涉药单位3038家次,查处案件175起,取缔无证经营13家,案件总值77万元,罚没款金额42.6万元,入库64万元,完成监督性抽验310批次,不合格率达13.8%。
(二)创新工作机制,在深化日常监管实效上有提升。
将今年确定为“三品一械”日常监管“提升年”,市局制定工作方案,各县(市)局和机关各业务科室围绕“一县一科一特色”的要求,确定了年度重点工作,通过突出重点抓亮点,抓好重点带全面,进一步创新了日常监管机制,有效促进了日常监管工作的全面提升。
在生产环节,我们突出风险防范。
进一步落实驻厂监督员和质量受权人制度,从原料投入到成品产出,通过加强数据管理,实现全程监管、全程跟踪、追根溯源。
同时采取“飞行督查”的方法,市局不定期对全市药品生产企业进行不事先通知的检查,对驻厂监督员的工作进行督查,确保监管不漏死角,不存空隙,上半年,共监督特药生产投料30批次。
进一步加强ADR 工作,成立了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充实了人员,完成ADR 病例报告838份,比增40%,新的、严重的病例200例,比增150%。
在流通环节,我们突出靶向监管。
一方面,认真抓好周宁、柘荣两个药品安全示范县试点工作,以点带面,典型引路,示范推进,全面提升日常监管水平。
另一方面,我们注重建立数据平台,对监管对象进行适时监控,并通过数据分析,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监管,提高监管的靶向性。
在整治药师在岗履职、凭处方购药等工作中,采取梯度推进的方法,根据日常监管掌握的信息,对企业进行分类评级,对屡教不改的企业予以告诫,促进企业全面规范;在票据管理工作中,通过采取明察暗访、布置线人、群众访谈等方式,及时发现违法行为,并予严肃处理,既节约了执法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成效;积极推进基本药物电子监管网络建设,目前,我市11家药品批发企业已全部完成了基本药物电子监管网络建设,基本药物全部实现电子监管,基本药物、特药及四大类药品已实行电子监管核注核销。
在使用环节,我们突出分类监管。
深入开展“驻乡巡村”工作,广泛宣传和组织实施我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并以省局下发的《日常监管手册》为抓手,建立医疗机构日常监管档案,通过对监管档案的分析,根据医疗机构规范守法情况,对其进行分类监管,确定检查频次,提高了工作针对性。
(三)发挥两网功效,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上有提升。
按照省局提出的“城乡药械同质量、配送同品种、检测全覆盖、监管同标准和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农村“两网”作用,将“两网”建设与行政许可、医改等工作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城乡监管一体化建设。
监督网络方面,我们统筹原有的网络资源,努力实现“两个拓展”,即将药品监督网拓展到“三品一械”监督网,将农村监督网拓展到社区。
目前,全市共建立药品监督网络领导机构134个,乡镇协管机构125个,聘请协管员、信息员2649名,社区监督网络覆盖面达到80%以上,乡镇覆盖面达100%,具备涉药网点的村实现全覆盖,一个信息员协管一个行政村的占90%以上。
同时,我们注重监督网络“功能化”建设,充分发挥农村药品协管队伍在药品监管中的协管作用,上半年共有278人次协助开展检查活动,举报案件21起(占举报案件总数的67.7%),协查11起。
供应网络方面,统筹相关工作,重点解决空白村、空白点药品供应问题。
一方面,结合参与医改工作,落实药品集中采购制度,进一步优化供应网点,督促相关涉药单位做好配送、使用环节的对接,充分发挥药品供应主流渠道作用。
另一方面,按照“两网建设示范县”的标准和目标,以“老少边岛渔”地区为重点,加强对药品供应空白村、空白点和便民药柜留存率的调查,积极引导药品经营企业向农村拓展,及时补充调整“便民药柜”,加强“便民药柜”使用的培训,确保农村供应网络全覆盖和用药安全。
上半年,我市新开办的零售药店有12家设在农村,占新开办总数的61%。
(四)抓好项目落实,在帮促药业经济发展上有提升。
充分发挥监管职能作用,通过提高服务效率,抓好重点项目帮扶等,努力促进“三品一械”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1—5月,全市药械工业总值8.1亿元,比增17.3%;医药商业总值6.1亿元,比增13%。
其中,柘荣县加快药城发展步伐,在进一步做大做强医药工业的基础上,促进医药商业发展,1-5月,该县药械工业总值达6.13亿元,比增16.1%,柘荣县医药公司征地100亩,拟发展医药物流业,4月16日,省委孙春兰书记亲自到柘荣的药城进行了调研;蕉城祥瑞制药厂征地70亩用于建设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第一期2万平方米的厂房已经建成;福安“澳柯玛五洲医疗器械产业园区”已破土动工,有望于年底前投产;福建今古通药业公司在柘荣征地150亩建厂;屏南祥兴经贸公司已建好厂房,与省中医学院合作,生产关节护膝;宁德爱亿家电子有限公司取得了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等。
(五)夯实监管基础,在建立保化监管机制上有提升。
经过努力,市政府已同意将我市食安办移交相应部门,目前我们仍在与市编办协调移交相关工作。
在食安办未移交之前,我们“站好最后一班岗”,按照市政府要求,先后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了非法添加剂、桶装饮用水、“地沟油”等专项整治行动,尤其是“地沟油”整治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在5月底我市霞浦县、福鼎市170多人发生紫贻贝(淡菜)中毒事件后,我们认真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承担了市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促成部门联动,全力以赴,严防事件升级。
同时,重点抓好保化产品监管工作,开展了化妆品经营使用环节调查等调研活动,组织全市700多家保化产品经营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培训,并深入开展了保健食品标签标识、说明书,套用批号,广告宣传等专项整治行动,全市590家保健食品企业全部建立了电子监管档案和纸质“一户一册”档案,实现了两个100%,保化产品监管机制初步建立,监管基础进一步夯实。
(六)突出履职尽责,在加强系统和谐建设上有提升。
以建党90周年和机构组建10周年为契机,深入推进和谐系统建设,为监管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加强班子队伍建设。
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通过领导上党课、邀请专家授课、开设“科长讲堂”、专题学习研讨等多种方式,努力提升干部职工的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
强化干部人事工作,出台了系统《科级干部交流轮岗方案》,选拔14名干部到合适岗位锻炼,进一步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强化作风建设,在全市系统推行“八不让”服务承诺和主题实践活动,改进了机关作风,提升了行政效能。
二是深化创先争优活动。
以开展绩效评估、行评、文明创建等工作为载体,创新“三级联创”方式方法,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促进了工作开展。
今年,在全市系统实现文明创建、机关党建和行评工作“满堂红”的基础上,市局和霞浦、周宁县局申请并接受了省级文明单位检查;市局作为唯一的垂直管理单位在全市纠风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全市系统共在各类新闻媒体上刊登信息近600条,其中《闽东日报》民生版头版头条每月都在6条以上,并与《闽东日报》联合开设了“安全用药科普知识”专栏,每周编发一篇安全用药科普知识文章。
三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
紧紧围绕“两个安全一起抓,两个安全一起保”的工作思路,通过抓廉政教育、抓制度建设、抓廉情预警等措施,努力在系统上下营造“不敢为”、“不愿为”、“不能为”的反腐倡廉氛围,有效强化了廉洁自律,避免了职业失范。
为落实好今年八项工作任务, 6月份,市局组织开展了以“大稽查、大监管”、“一县一科一特色”、“两网”建设三项工作为重点的调研督查活动,由市局主要领导牵头,党组成员带队,成立了2个督查组,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明察暗访活动,对9个县(市、区)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开展情况作了全面的调研、督查、评价,督促相关单位、科室抓紧整改,补缺补漏,确保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调研督查中,我们也发现了工作上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如,各县(市)局工作开展仍然不够平衡,干部队伍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等,这些都要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下半年,我们将在省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着眼于建设食品药品安全先行区目标,围绕贯彻落实关于强化社会管理的有关要求和省局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局李局长来宁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克服存在的困难与不足,着力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进一步转变监管方式,全面推进我市食品药品监管事业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