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5.1透镜教案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5.1透镜教案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透镜教案观察导学案图中的入射光线在位置上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入射光线与主光轴的位置关系。

猜想平行主光轴的光线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沿什么方向传播,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我们怎么才知道我们的猜想对不对,用实验验证。

演示实验1:利用激光笔在磁性黑板上演示三条平行光线,根据演示实验在黑板上描出入射光线,再放凸透镜。

引导学生观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

我们把凸透镜对光线的这种作用就叫会聚。

板书: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指导学生用作图法把上面实验中的折射光线在导学案中画出来。

引导学生理解会聚: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向中间偏折,中间的位置其实就是主光轴。

因此,会聚就是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靠近主光轴。

光线平行主光轴学生猜想,学生说出:上边的光线向下偏折,下边的光线向上偏折,类似于三棱镜。

学生认真观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规律,学生代表发言:折射光线向中间偏折。

在导学案相应位置上完成光路图。

在教师引导下理解会聚;记笔记。

瞎猜,要有根据的猜想让学生不盲从,要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知道观察什么,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观察的焦点上。

在教材上没有给出会聚的定义,在笔记上补充什么是会聚,突出对会聚的理解,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靠近主光轴,补充会聚,为接下来学习凸透镜对不平行光是否会聚有了一个判断标准。

同时也避免了学生片面的理解会聚,就靠死记硬背的学习物理,把这个图背下来去应付考试。

2、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活动 3 ] 结合上述实验,阅读教材:在学生在教材上找到焦点的基础上,提问凸透镜的焦点在哪?老师边指着演示实验中的焦点,边强调透镜的焦点在主光轴上,在透镜外。

由于这个焦点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我们叫它实焦点。

指导学生在导学案上画出焦点。

凸透镜有几个焦点呢?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让一束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从凸透镜的右面射向左面,它是否也能会聚于一点呢?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实验。

演示实验2:用激光笔和凸透镜在磁性黑板上演示,激光从凸透镜右边射向左边。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结合导学案从教材中找到并圈出焦点和焦距。

请一位学生回答: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用F来表示。

请一位学生板图:画出焦点,其他学生在导学案相应位置上完成。

学生猜想、交流、讨论学生集体回答,大部分学生说不会聚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看教材的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通过演示实验强调焦点在透镜外,演示实验现象很清晰,学生很信服。

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比文字,更容易接受的是图形,此处设计是让学生把文字转化成图形,加深理解。

通过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启发学生分析现象说PPT演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看谁能最快说出谁到谁的距离是焦距,用什么表示?强调焦距是从光心到焦点的距离,请在导学案对应的图上标出焦距。

小结:(1)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2)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另侧通过焦点讨论:不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透过凸透镜是否会聚?让我们一起来验证。

演示实验3:利用激光笔和凸透镜在磁性黑板上演示,教师根据演示实验在黑板上描出入射光线。

不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透过凸透镜是否会聚?引导学生判断是否会聚的标准: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是否靠近主光轴。

小结:凸透镜对所有光线都起会聚作用学生说出:把实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学生在导学案上标出焦距。

在老师引导下小结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观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是靠近主光轴还是远离主光轴。

小组交流后请一位学生回答:折射明的问题,让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单纯的灌输知识。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学生很信服,效果好。

让学生把教材上的文字转化成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焦距。

通过两次对比实验,加强对会聚的理解,突破难点,同时消除学生的错误认识。

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靠近主光轴,因此凸透镜对不平行光线也起会聚作用。

3、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演示实验 4 :利用激光笔在磁性黑板上演示三条平行光线,根据演示实验在黑板上描出入射光线,再放凹透镜。

引导学生类比凸透镜,观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

板书: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指导学生用作图法把上面的实验画出来。

结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解释发散:发散: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远离主光轴。

根据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学生很容易猜想回答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认真观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

学生在学案相应位置上画出折射光线,观察比较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与主光轴的位置关系。

回答: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远类比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迁移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

离主光轴。

4.凹透镜的虚焦点和焦距。

[活动4] 光经过凹透镜后的发散是不是也有规律可循?结合上述实验,阅读教材92页焦点和焦距。

提问:折射光线相交吗?那把折射光线反向延长呢?教师利用演示实验,把折射光线反向延长,引导学生观察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哪。

PPT演示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

引导学生小结: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

讨论:不平行凹透镜主光轴的光透过凹透镜是否发散?演示实验5:利用激光笔和凹透镜在磁性黑板上演示不平行凹透镜主光轴的光透过凹透镜是否发散?引导学生观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是靠近主光轴还是远离主光轴。

小结:凹透镜对所有光线都起发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从教材中找到并圈画焦点和焦距。

学生观察并说出:折射光线不相交,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

学生说出: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

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小结。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观察比较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与主光轴的位置关系:请一位学通过演示实验和PPT让学生直观的看见,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在另一侧并交不相交。

引导学生在凸透镜焦点和焦距的基础上,解释凹透镜的虚焦点和焦距。

两次对比实验,学生很直观的看见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再次突出重点。

反馈练习测,及时反馈与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针对学生在不同的问题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

板书设计§5.1 透镜凸透镜:书90页凹透镜:书91页会聚: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靠近主光轴发散: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远离主光轴课后反思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导学案班级:姓名:[课前做一做]请画出入射光线透过三棱镜或玻璃砖,再折射进入空气中的大致光路图,看谁画得正确。

[课堂活动]一、透镜的种类[活动1] 请大家用手摸一下,感受实际中的镜片各部分薄厚上有什么特点?练习:识别下列透镜并归类。

属于凸透镜的是属于凹透镜的是1、主光轴和光心[活动2]阅读教材,在方框中标出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想一想:光心在哪?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有什么特点?三、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观察下图中的入射光线与主光轴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画出平行主光轴的光线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

凸透镜对光起作用会聚:[活动3] 结合上述实验,阅读教材91页焦点和焦距。

小结: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另侧通过讨论:不平行主光轴的光透过凸透镜是否会聚?[活动4]猜想:凹透镜对光的作用,这两条哪条是平行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2、凹透镜:画出平行主光轴的光线透过凹透镜的折射光线凹透镜对光起作用发散:[活动5] 结合上述实验,阅读教材92页焦点和焦距小结: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讨论:不平行主光轴的光透过凹透镜是否发散?课堂检测:1、如图所示,下列透镜中哪些是凸透镜()。

A.1、2、3B. 4、5、6C. 1、3、5D. 2、4、62、凸透镜对光有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

3、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 cm。

4、根据下图中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中的虚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

5、完成光路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