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shangke
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shangke
【重难点突破1】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主张及特点
[史料一]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 百余年……①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史料二]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 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②天下无地而得安 宁者,为君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史料运用] (1)史料一反映了李贽追求个性自由、反对迷信孔子的思想,据 此分析其思想的主要特点
明 末 清 初主 的张 思 想 活 跃 局 面
政治:反对专制
强调经世致用
②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①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 ②哲学思想 (略)
思想:批判传统儒学
①批判继承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早期民 影响: 主启蒙思潮);
②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重难点突破一思想】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共同点
2.了解明清时期科学技术成就,分析明清科技的特点
3.知道京剧的形成。
4.了解明清小说的作者、主要内容和反映的时代特征。
教材分布
必修三 必修三
专题一 专题二
第三课 第一课
P16
第四课
P18-22
P26、27、29
必修三 必修三
专题二 专题二
第二课 第三课
P35、36
P42、43
考情分析
考点范围 考查角度 分值 考查频率
D
解析:根据材料中“官腔”“雅乐”“郡邑大夫”等信息可以 看出,昆曲主要是在士大夫中很受欢迎,因此D正确。昆曲与 陆王心学并无联系,因此与其传播广泛与否无关,故A错。京 剧产生于清朝道光年间,比昆曲晚很多,故B错。C选项材料 无法体现。
知识结构梳理
要求: 1.利用教材,将本课知识结构梳理在积累本上。 2.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大胆表达自己对教材的理解。 3.学生展示,教师或学生点评。 4.时间:5分钟
[史料] 清初之儒……最有影响于近代思想者,则《明夷待访 录》也。……梁启超、谭嗣同①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 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史料运用]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对传统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 响? 提示: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不是对传统儒学的否定,而是 继承和发展,它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主张如反对君主专制、 对明清之际思想的评价 倡导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等都具有进步意义,是儒家思想 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提示:反传统、反权威。
(2)史料二中黄宗羲提出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的早期民主思想, 这等同于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吗?
提示: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但由于当时资本主义尚处于萌芽阶段,他们还没有提出推 翻封建制度的时代要求,本质上仍属于封建儒家思想的范 畴,因此二者不等同。
【重难点突破1】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影响
B
【解析】B 王守仁穷“理”的途径就是发明本心。
(全国2卷27)3.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 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 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 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 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二)原因 (三)评价
(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
1368——
文化
(一)科技 (二)艺术 (三)文学
成就、特点 书法、绘画、京剧 明清小说代表作、流行原因、时代特色
知识· 梳理
李 贽 黄宗 羲 顾 炎 武 王夫 之
反正统意识
①最精彩之处——批判君主专制: ②具体制度——限制君权的主张 ③经济思想——反对重农抑商 ①批判君主专制
2018年(全国1卷27文化 全国2卷27戏曲,3卷 26药学,27文化)
2017年(新课标全国Ⅰ卷27)从官员饮食器具使用变化 反映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4
4 4 6年7考 10 10 4 4
思想文化
(浙江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选考6)明清之际思想家思想
(2016·全国Ⅲ,40)从儒家思想角度考查明清时期救济制
高2016级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 ——明清时期
第4课时 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
【考纲和复习目标】
考纲:1.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2.科技成就;3.京剧等剧种的 产生和发展; 4.文学成就 复习目标:
1.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主要观点,简要说明明清
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分析明清时期进步思想产生的社会原因。
度的目的、方式 (2014·全国Ⅰ,40)考查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学成
果比较(宋应星)
(2013·全国Ⅱ,27)考查明清小说的特色 (2013·全国,28)考查京剧艺术的特点
【预习检测】
1.(浙江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选考6)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 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 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A
【解析】A 三大家提出了反君主专制,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儒家思想仍 居正统地位,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正是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才出现了反君主专 制的声音,故C项错误;只是个别人微弱的声音,没有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故D项 错误。
2.明代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致良知”是其心学主旨,认为良知 从具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即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致 良知”的途径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行优于知
【知识结构梳理】
(一)表现 明 清 年时 ︶期 的 思 想 文 化 ︵ 1840
明末清初 的进步思 想
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思想主张、著作、评价)
黄宗羲的“天下为主, (思想主张、著作、评价) 君为客”说 顾炎武思想的 启蒙精神
(思想主张、著作、评价)
王夫之的孤秦陋 (思想主张、著作、评价) 宋批判
共 同 主 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毕竟还属儒家学派中的改革派。他们并不完 全否定儒家思想,而是希望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时代的内容。 ——著名历史学家臧嵘
根据材料结合知识指出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有哪些革新儒 家思想的共同主张?
(1)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2)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 业的发展,“工商皆本”;(3)学术思想上:批判地继承 儒学,主张“经世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