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菌感染ppt课件

细菌感染ppt课件


口腔 葡萄球菌、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乳酸杆菌 白假丝酵母菌
Í â ¶ ú µ À ± Ç Ñ Ê Ç »
Æ Ï Ì Ñ Ç ò ¾ ú ¡ ¢ ¼ ×£ ¬ ± û Ð Í Á ´ Ç ò ¾ ú · Î Ñ ×Ç ò ¾ ú ¡ ¢ Ä Î Ê Ï ¾ ú ¡ ¢ À à ¸ Ë ¾ ú µ È ± í Æ ¤Æ Ï Ì Ñ ¼ ×£ ¬ ± û Ð Í À à ° ׺ í ¸ Ë Ä Î Ê Ï ¾ ú ¡ ¢ Â Ý Ð ý Ì å ¡ ¢ Ç ò ¾ ú Á ´ Ç ò ¾ ú ¡ ¢ È é ¸ Ë · Å Ï ß
Ñ Û ½ á Ä ¤ · Ç Ö Â ² ¡ Ð Ô · Ö Ö ¦ µ È
° ×É « Æ Ï Ì Ñ Ç ò ¾ ú ¡ ¢ ¸ É Ô ï ¸ Ë ¾ ú
Æ Ï Ì Ñ Ç ò ¾ ú ¡ ¢ À à ° ׺ í ¸ Ë ¾ ú Â Ì Å §¸ Ë ¾ ú ¡ ¢ · Ç Ö Â ² ¡ Ð Ô · Ö Ö ¦ ¸ Ë ¾ ú
不同部位的细菌数量和种类不同 各部位细菌种类和数量相对恒定
肠道正常菌群随年龄变化
胎便
3个月幼儿 正常粪便涂 片
肠道正常菌群随年龄变化
健康壮年 粪便涂片
健康老年 粪便涂片
(二)正常菌群生理学意义
生物拮抗 正常 菌群 营养作用 免疫作用 抗衰老作用 抑瘤作用害产物
二、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
正常人的体表和同外界相通的腔道中 寄居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当人 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这些微生物对人体 有益无害,是正常微生物群。
人体自身细菌电脑合成图
上人 的类 细皮 菌肤 管状肠埃 希氏菌 利用3个 尾状物在 人消化道 游来游去
杆状菌
肺炎链球菌
每个人有500种细菌
数量约1000万亿个 占人体活细胞的90%
¿ Ú Ç »
¾ ú · Î Ñ ×Ç ò ¾ ú ¾ ú ¡ ¢ Ë ó ¸ Ë ¾ ú ¾ ú ¡ ¢ ° ×Ä î Ö é ¾ ú
Æ ¤ë Ä
皮肤 葡萄球菌、链球菌、 白假丝酵母菌等
Ä ò µ À
° ×É « Æ Ï Ì Ñ Ç ò ¾ ú ¡ ¢ À à ° ׺ í ¸ Ë ¾ ú ¡ ¢ · Ç Ö Â ² ¡ Ð Ô · Ö Ö ¦ ¸ Ë ¾ ú
机制是什么?
二、细菌的致病性(机制)
致病性:细菌对宿主感染致病能力 致病性与以下有关 细菌的毒力 侵入的数量 侵入途径 机体免疫力
细菌的毒力
毒力
细菌致病力的强弱程度,与毒力相关 的物质统称毒力因子。 半 数 致 死 量 ( LD50) 或 半 数 感 染 量 (ID50)-测定毒力的指标
Æ Ï Ì Ñ Ç ò ¾ ú ¡ ¢ Â Ì Å §¸ Ë ¾ ú ¡ ¢ ° ×Ä î Ö é ¾ ú ± û Ë á ¸ Ë ¾ ú ¡ ¢ À à ° ׺ í ¸ Ë ¾ ú ¡ ¢ · Ç Ö Â ² ¡ Ð Ô · Ö Ö ¦ ¸ Ë ¾ ú
³ ¦ µ À
阴道 乳酸杆菌、类白喉棒状 杆菌、非致病分枝杆菌
正常菌群
不致病
与宿主间 平衡失调
条件致病菌
致病
1、条件致病菌概念 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在某些特定 条件下能引起疾病的细菌。
2、条件致病菌致病条件
寄居部位的改变
免疫功能低下
致病条件
菌群失调
菌群失调:
机体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 之间的种类、数量、比例发生较大 幅度变化,导致微生态失衡。
菌群失调症(二重感染、重叠感染) 概念:菌群失调可使宿主发生一 系列临床症状
´ ó ³ ¦ ¸ Ë ¾ ú ¡ ¢ ² ú Æ ø ¸ Ë ¾ ú ¡ ¢ ± ä Ð Î ¸ Ë ¾ ú Â Ì Å §¸ Ë ¾ ú ¡ ¢ Æ Ï Ì Ñ Ç ò ¾ ú ¡ ¢ Ñ á Ñ õ Ð Ô Ï ¸ ¾ ú Õ æ ¾ ú ¡ ¢ È é ¸ Ë ¾ ú £ ¬ Ë « Æ ç ¸ Ë ¾ ú µ È
原因:多是在应用广谱抗生素治 疗原有感染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 感染 常见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 丝酵母菌
鹅口疮
三、细菌的致病性
病例
患者,男,26岁。2天前因不洁饮食后出现
腹痛腹泻,有粘液血便,伴里急后 重,体温38.5℃,血压120/80mmHg
血常规检验:白细胞12x109/L 粪常规检验:粘液(++),红细胞3个/HP, 白细胞8个/HP。 思考: 1、你认为患者最可能患哪种疾病? 2、感染了哪种病原菌?其致病因素和
细菌的感染
Infection of Bacteria
教学要求:



1、掌握正常菌群的概念、分布,及其生理作 用。条件致病菌及条件致病菌形成的特定条件。 菌群失调症的概念,细菌的致病性。 2、理解内、外毒素的区别。理解感染、致病 菌、非致病菌、医院获得性感染、微生态学、 毒力、半数致死量、半数感染量、毒血症、菌 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内毒素血症、带菌 者和带菌状态的含义。非特异性免疫的构成因 素;屏障结构,吞噬细胞的杀菌机理、吞噬后 果。特异性免疫:化脓菌、胞内菌和外毒素感 染的免疫机理。理解细菌感染的来源及类型。 3、了解感染的来源及类型。外毒素的作用机 制。环境因素对感染的影响。
细菌的毒力
侵袭力 毒力 毒素
细菌的毒力-侵袭力
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的免疫防御
机制,并在体内定居、生长繁殖和
正 常 菌 群 在 各 部 尿道 位 分 葡萄球菌 布 类白喉棒状杆菌
Ò õ µ À
´ ó ³ ¦ ¸ Ë ¾ ú ¡ ¢ È é ¸ Ë ¾ ú ° ×Ä î Ö é ¾ ú ¡ ¢ À à ° ׺ í ¸ Ë ¾ ú
肠道 大肠埃希菌 Ë È å Ì Ú Ä 双歧杆菌 ý Õ £ ³ 产气肠杆菌 ú ¾ º È 葡萄球菌 Ä µ · Ö 肠球菌 ¼ ² 乳酸杆菌
因 肺 结 核 病 逝
林徽因(1904-1955)
全世界每年因细菌感染
死亡2000万人 约占总死亡人数的30%
基 本 概 念
细菌的感染 细菌侵入机体,生长繁殖、释放 毒物引起宿主病理变化的过程 致病菌或病原菌 能使宿主致病的细菌 非致病菌或非病原菌

一、正常菌群
(一)正常菌群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