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维生素C的故事

维生素C的故事

18维生素C的故事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一些重点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

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均衡饮食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认识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板书维生素C,简介维生素C。

同学们,在预习课文的时候,你们一定了解了许多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资料吧。

那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指名说;(点击出示)VC缺乏的典型症状是动物的坏血病、牙龈肿胀、出血、溃疡、牙齿松动、骨软弱、抗病力和生产力下降。

维生素(vitamin/ヴィタミン)又名维他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

维生素在体内的含量很少,但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食物中维生素的含量较少,人体的需要量也不多,但却是绝不可少的物质。

膳食中如缺乏维生素,就会引起人体代谢紊乱,以致发生维生素缺乏症。

如缺乏维生素A会出现夜盲症、干眼病和皮肤干燥;缺乏维生素D可患佝偻病;缺乏维生素B1可得脚气病;缺乏维生素B2可患唇炎、口角炎、舌炎和阴囊炎;缺乏PP可患癞皮病;缺乏维生素B12可患恶性贫血;缺乏维生素C可患坏血病。

2、导入。

关于维生素C的发现,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板书完整课题)点击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回到16世纪,了解维生素被发现的经过。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理解新词,读通课文。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齐读;指名在读音和书写上有什么应该注意的。

(2)出示其它词语,指名读,相机理解词语。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1、哥伦布是16世纪意在得伟大的航海家,他常常带领船队在大西洋上乘风破浪,远航探险,为人类开辟了许多新的航线。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帮助人们发现了维生素C,这是怎么回事?请大家读读课文,说说维生素C被发现的经过。

2、指名交流;(“海上凶神”降临船队——含泪弃病号于荒岛——返航发现被弃船员还活着——将奇迹告诉医生——研究发现维生素C)点击出示四、学习课文1、2自然段1、哥伦布常常带领船队在大西洋上乘风破浪,远航探险,那时的海上生活是怎样的?指名读第2自然段。

指名说;(航海生活不光非常艰苦,而且充满危险。

)这是中心句。

2、再读读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航海生活不光非常艰苦,而且充满危险。

”3、生活艰苦:“船员们在船上只能吃黑面包和咸鱼”。

追问:为什么?4、充满危险:“最可怕的是在…………‘海上凶神’”。

体会“海上凶神”蕴涵的意思(先,然后,接着),可以补充资料。

(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绕地球一圈,有三分之二是因为坏血病而死亡。

)那你觉得在生活艰苦和充满危险这两个困难中,哪个是最主要的困难呢?指名说;从哪儿看出来?(“而且”,“最可怕”)5、指导朗读。

6、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其实那种怪病就是坏血病,是船员们体内缺乏维生素C而导致的。

船员们的体内为什么会缺乏维生素C呢?(因为长期在船上生活,吃的是黑面包和咸鱼,很少、甚至吃不上蔬菜和水果,这就导致了船员体内严重缺少维生素C。

)7、小结:仅仅是因为缺少维生素C,不知有多少船员葬身于茫茫大海,真是太可悲了。

五、作业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3、把人们发现维生素C的经过说给别人听。

18《维生素C的故事》第二课时设计一、复习导入1、出示词语:路程尸体物质适量蔬菜维生素师:注意读准翘舌音、平舌音的字。

(指名读;一起读。

)2、依次出示三行词语,一起读:第1组读:危险乘风破浪远航探险第2组读:沉重噙着眼泪又惊又喜3、4组读:狂奔蓬头垢面不治而愈※想一想:这三行词语中藏着什么秘密呢?(分别是写什么的?)3、你能根据词语的提示,用两三句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自己说;指名说)过渡: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哥伦布和他的船员们的航海生活。

【出示第 2 自然段】二、第 2 自然段1、请同学们各自读读这段话。

2、同学们:当时的航海生活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启发:你再读读,争取对航海生活有新的体会。

)讲解重点:※“不光……而且……”还有哪个关联词和它关系相似?(不但…而且…;不仅…还…;不光…还…)它讲了两个方面,侧重后者。

请读清楚两个方面,并侧重后者。

※“只能……”一句:“只能”说明什么?(除了“黑面包”,就是“咸鱼”。

)对于这样的饮食生活,你感觉如何?※“最可怕的是……”一句:此病“可怕”在哪儿呢?(自由交流)(很容易得浑身无力走不动路全身出血慢慢死去)※“海上凶神”一句:你以前听过“海上凶神”这个名词吗?这四个字带给你什么感觉?3、朗读(自由朗读):体会“航海生活不光非常艰苦,而且充满危险”。

(“海上凶神”之“凶”、之“可怕”。

)(指1、2名)(一起读)过渡:“海上凶神”到底是什么病?能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吗?三、第 8 自然段【出示】:原来,所谓的“海上凶神”就是“坏血病”,它是由于人体内长期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

当身体内补充了适量的维生素C,坏血病就不治而愈了。

(1)缺乏维生素C,主要原因是什么?(课文有答案吗?)(2)谁了解“黑面包”和“咸鱼”的营养?师:黑面包,用小麦磨成面粉制作而成,主要含有淀粉、糖类和纤维素;咸鱼,含有大量的盐份和一种叫“二甲亚硝酸钠”,它是全球公认的三大致癌物质之一。

(3)接读第8小节:“长期”、“适量”:平衡就健康!你怎么理解“不治而愈”?过渡:船员们到底是怎样“不治而愈”的?请看这次“艰难”而又“危险”的航程。

介绍哥伦布【出示】:默读第3-6自然段,思考:在“海上凶神”降临的过程中,哥伦布的心情出现了哪些变化?找到关键词,认真体会他心情变化的原因。

四、第3—6自然段1、默读思考。

2、交流。

板书:十分沉重?噙着眼泪?越来越沉重?又惊又喜?3、[指着板书]能否把四次心情变化的原因(板书:????),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清楚?可以同桌共同完成。

研读、交流:【第 3 自然段】有一次,船队又出发了。

不久,“海上凶神”就悄悄地降临了。

船队才航行不到一半的路程,已经有十几个船员病倒了。

望着四周一片茫茫的海水,哥伦布的心情十分沉重。

1、点红“十分沉重”。

(说原因)2、“不到一半”、“十几个”加红点。

3、看着船员纷纷病倒,望着茫茫的海水,哥伦布在想些什么呢?【出示大海图】望着茫茫的海水,哥伦布想……【航海的伟大业绩】4、看着纷纷病倒的船员,想到航海的宏伟计划,哥伦布的心情怎能不沉重呢?让我们读好这段话(自己读,个别读,一起读)。

【第 4 自然段】那些病重的船员为了不拖累大家,对哥伦布说:“船长,您就把我们送到附近的荒岛上吧。

等你们返航归来的时候,再把我们的尸体运回家乡。

”哥伦布噙着眼泪点了点头……(“噙”?)1、你们能想象那些船员们说话时的神情、语气吗?把这段提示语补充得既具体又恰当:【出示】:那些病重的船员为了不拖累大家,地对哥伦布说:“船长,您就把我们送到附近的荒岛上吧。

……”2、朗读,感受船员们的恳切、真诚。

(自己练读;1、2名读;齐读)3、听到这些绝望但又真诚的话语,哥伦布怎能忍住眼泪呢?哥伦布什么话都没有说,可是标点符号会“说话”呀!(……)【出示】:哥伦布噙着眼泪,心想……4、齐读【第 5 自然段】1、谁理解哥伦布?知道他的心情为什么“越来越沉重”?【出示】:船离那些重病船员所在的荒岛越来越近,哥伦布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

【大海荒岛图】交流:(1、荒岛上的船员曾经和他并肩作战,共同完成伟大航海事业)(2、船员门刚刚染病时痛苦不堪的样子…)(3、船员们恳求哥伦布送往荒岛时的痛苦的神情和悲凉的话语)(4、荒岛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十几个船员的尸体和白骨…)3、【出示】:这次探险的成功,是用十几个船员的生命换来的呀!朗读:同学们体会得很好,那就把哥伦布发自内心的话读好。

(指名;男生体会;一起读。

)[第 6 自然段]过渡:[指着板书“越来越沉重”]师:是啊,运什么都行,运自己战友的尸体,怎能不叫人心情沉重呢?可后来哥伦布的心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呢?为什么?[出示:第6自然段]1、请默读第6自然段,用一句话来说明理由。

2、点蓝“蓬头垢面”(?),看着这个词语,你能想象那十几个船员在荒岛上的生活吗?(爬树采野果,吃野果,风餐露宿,搭棚住宿,互相取暖,坐在海边天天盼望... ...)如今,看到了船队就像看到了救星,看到了生的希望……3、哥伦布“又惊又喜”的心情能用其他词语形容吗?(喜出望外欣喜若狂)4、把这段“又惊又喜”的对话读好。

(同桌两人练读;指一对同桌?;评读;师生分角色朗读)[第 7 自然段]小结,过渡:这次航海,既充满“危险”,又充满“神秘”;哥伦布既喜出望外,又疑惑不解。

他不禁把怀疑的目标锁定在了“野果子”,难道秘密……难道野果子能……1、他的思考给医生等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线。

板书:思考研究2、让我们来看看研究结果吧!【出示】接读:后来经过研究,人们发现野果子和其他一些水果、蔬菜都含有一种名叫维生素C的物质,正是维生素C救了那些船员的生命。

(学生齐读,点绿词语。

)3、那些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C呢?学生说,出示图片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补充阅读:《维生素的故事》板书:维生素C的故事十分沉重噙着眼泪越来越沉重思考又惊又喜研究补充阅读维生素的故事维生素也称维他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它是由波兰的科学家丰克为它命名的,丰克称它为“维持生命的营养素”。

人体中如果缺少维生素,就会患各种疾病。

因为维生素跟酶(méi)类一起参与着肌体的新陈代谢,能使肌体的机能得到有效的调节。

人类对维生素的认识始于3000多年前。

当时古埃及人发现夜盲症可以被一些食物治愈,虽然他们并不清楚食物中什么物质起了医疗作用,这是人类对维生素最朦胧的认识。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远洋船队从南美洲东岸向太平洋进发。

三个月后,有的船员牙床破了,有的船员流鼻血,有的船员浑身无力,待船到达目的地时,原来的200多人,活下来的只有35人,人们对此找不出原因。

1734年,在开往格陵兰的海船上,有一个船员得了严重的坏血病,当时这种病无法医治,其他船员只好把他抛弃在一个荒岛上。

待他苏醒过来,用野草充饥,几天后他的坏血病竟不治而愈了。

诸如此类的坏血病,曾夺去了几十万英国水手的生命。

1747年英国海军军医林德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建议海军和远征船队的船员在远航时要多吃些柠檬,他的意见被采纳,从此未曾发生过坏血病。

但那时还不知柠檬中的什么物质对坏血病有抵抗作用。

1912年,波兰科学家丰克,经过千百次的试验,终于从米糠中提取出一种能够治疗脚气病的白色物质。

这种物质被丰克称为“维持生命的营养素”,简称Vitamin(维他命),也称维生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