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地持轻物掷远》小学三年级

《原地持轻物掷远》小学三年级

《原地持轻物掷远》教学设计
教师:李洋龙
学校:曼洪小学
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身体、心里、社会适应三维健康理念”为主线,通过改变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投掷能力,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择了动作简单、易学易练的侧向沙包掷远,它是小学水平二投掷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

侧向沙包掷远的教学重点学会肩上屈肘、背后过肩、前上挥臂的投掷方法。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向后引申和向前快速挥臂的动作意识,发展灵敏、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加强安全教育,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学生富于想象,本节课通过投掷器材的开发和有效使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其创造一个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侧向投掷的动作方法,享受战胜自我获得成功的乐趣。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激发学生对投掷项目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的欲望,增强安全意识。

能知道投掷不仅要用手臂的力量,还要用上全身力量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自选、自练,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体验在游戏竞争时的心理感受,能主动为同伴加油助威,表现出良好的合作行为。

五、教材重难点
重点:背后过肩、肩上屈肘。

难点:用力协调、发力有序。

六、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主线清晰,结合学生的知识建构进行导入学习。

合理分解技术动作,由易到难,逐步递进,层次分明地实施教学。

采取引导启发、合作互助和游戏比赛为主的学习方式,完成课前所指定的教学目标,又达到了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目的。

课后反思: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评价表
注:评价等第分为:优、优-、良、良-、一般五等。

观课·议课
本节课是以创设生活情境,置身愉悦环境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愉快的易于接受的学习气氛中。

“持轻物投准”课程在热身游戏中拉开序幕,我引导学生以游戏的方式进入学习状态,进行游戏练习,给学生自主想象的空间练习自己想象的投掷方法,这样课堂一下就变得情趣万千,充满勃勃生机。

练习时间充足,游戏贯穿始终让游戏伴随着学生学习与活动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体育课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实践、游戏的过程。

在热身游戏后我们进入主题“持轻物投准”用沙包做投准练习,把沙包看成手榴弹。

看看谁投的准,谁投的稳。

他们在玩中学、玩中练、玩中体验着体育课的童趣、情趣。

参与热情浓厚,互动其乐融融二年级的学生都喜欢跑动,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基本环节的后半部分游戏环节中我设计以投准为目的的“越障碍投准接力跑”为了让学生能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我采用小组竞争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游戏中学生们你争我赶,体验着成功与喜悦。

纵观整节课,设计比较紧凑,但是还有部分细节设计不到位,认真总结得失,争取克服不足,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教学再设计
加入“用各种方式原地持轻物掷远”
1.创造成功体验:运动动作不是从运动技能开始的,而是从生活动作开始的。

根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掌握的投掷动作,和教师对投掷方向的要求创造出各
种投掷方法。

使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成功的体验,同时对投掷教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过程,为下一环节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

2.动作学习体验:通过学生左右手投掷动作的对比,体验器材远离自己和飞向目标的视角感受,学会基本的动作技术。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启发学生思维和行为上。

3.自我挑战体验:主要目的是检验教学效果,通过游戏“打靶” 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体验成功感。

设计左右手“打靶” 比赛,通过比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与进步程度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正确认识自己身体发展的不平衡性,有意锻炼自己不灵活的部位,为下次课提供设计基础。

4.舞蹈美感体验:本课在开始和结束设计了儿童有氧健身操与舞蹈。

将音乐、舞蹈、体操融为一体,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节奏感。

主要培养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和热爱集体的行为。

相关主题